工艺门

苍南宜山这个老人,掌握着一门快失传的绝学

发布时间:2023/12/16 13:58:24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种蓝得靛,衣被乃染;雕花夹布浸,蓝白相与间。盛行于唐代的夹缬工艺,是用蓝靛草在土纺的纯棉布上印各种图案,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一民间工艺在元代以后便式微。而在浙南地区,直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用夹缬工艺制作的“敲花被”,依然是温州人婚嫁的必备之物。到如今,宜山镇八岱村农民薛勋郎则成了这一民间工艺的最后守望者,守护着历史的最后一抹蓝靛。苍南夹缬11月17日,央视《中国影像方志》摄制组来到宜山,拍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苍南夹缬”,采访苍南夹缬传人薛勋郎师傅,听他讲述他与“夹缬”的故事。据悉,《中国影像方志》是一部大型纪录片,在全国各县(市)进行拍摄,每地1集,每集40分钟,在CCTV-10央视科教频道进行首播,并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的黄金时段播出。该片以局部折射整体,以地方表达中国,从中华文明演进和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深刻解读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讲述生动传奇的地方故事,展示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领略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纪录当下中华民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创新,彰显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拍摄花絮传奇夹缬唐代把通过印染制作出有花纹的织物,叫作“缬”。中国传统印染物有“四缬”,根据不同印染工艺形成“缬”的方法而命名为“夹缬”、“蜡缬”、“绞缬”、“灰缬”。夹缬曾是唐代流行的印染工艺,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所穿着的便是夹缬彩装,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也都有少量实物作为“国宝”珍藏。这种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工艺,一直在浙闽交界的苍南地区一代一代传承着。江浙一带农村妇女经常穿着的蓝印花布衣服,就是由该工艺制作而成的,堪称我国传统印染工艺活化石、具有不可估量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手工技艺。苍南夹缬图案,蓝底白花,色彩调和、对比强烈。夹缬在浙南地区又称“方夹被”、“双纱被”、“敲花被”、“百子被”、“雕花被”和“状元被”等,多用于新婚被面、门帘床沿、头巾服饰等。它于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年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中国故事文化展示,年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缬传人薛勋郎先生,年出生,苍南夹缬唯一的浙江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年开始从事夹缬工艺,至今已50年之久。其间多次师从民间著名夹缬印染师傅,身体力行,亲历亲为,克服种种困难,渡过了20世纪最艰难的六、七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人们思维观念的更新,生活需求的改变,更兼现代工业的繁荣,色彩斑斓的各类现代布制品的出现和兴起,传统夹缬印染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日渐萎缩,因滞销而停产。专事生产靛青的地方也没人种蓝草制靛青了,专事雕版的师傅,也都纷纷改行了。当时,在整个温州地区,只有宜山镇薛勋郎在苦苦支撑,自己种蓝草制靛青,找木雕师刻印版,除了薛勋郎,整个业界可说基本无人生产已近全部失传!20世纪80年代开始,得到日本老太久保麻纱资助,信心十足地坚守着这门技艺的薛勋郎师傅,对苍南夹缬进行抢救性的生产。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盛行于隋唐至元代业已消亡的夹缬技艺,因薛勋郎保护传承而千年绝技隐苍南,薛勋郎的夹缬印染作坊便成为全国惟一完整地保存夹缬传统工艺、且尚在生产夹缬的作坊,自然深获中国及世界印染界、美术界专家学者、印染爱好者兴趣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2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