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前景 >> 不足半掌的面积最多能雕刻几个字82岁老人
这是一次特殊的拍摄,摄像机镜头要借助显微镜的放大,才能看清拍摄的内容。
在这块长8厘米,宽2.5厘米的骨片上,密密麻麻地刻了《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全文,共个字。整块骨片还不到成年人手掌的一半大,这意味着在不足芝麻粒大的地方就要刻下8个字左右,而想要看清这篇《金刚经》,需要把画面放大倍。
这幅微雕作品的作者,名叫陈福,是一名旅居澳大利亚的微雕艺术家,今年已经82岁高龄。
这幅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的微雕作品,是陈福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的,在这三个月期间,为了雕刻出完美的作品,陈福把自己封闭在书房里,好像古代人闭关一样,不受外界打扰。
陈福说:“所谓闭关就是隔绝跟外界所有的,包括声音、人员各方面的打扰,因为刻的时候必须要非常的安静,而且是心静,要把自己的心态,自己的状态调整得很平稳、很安静,在这个时候才能够慢慢刻下去,所以这一段时间很艰苦。”
他表示:“有时候从下午一直刻到半夜,肚子饿了,就是用无花果这些干果来充饥,尽量的不去吃饭,因为吃饭了以后,胃、血液循环都会变化,刻字的时候,人的血液循环、脉搏、心跳都会影响到刻字,你感觉这个手很平稳,但是你不知道你的心在跳,你的脉搏就在动,你的手一直是微微在跳,所以说你如果心不安、心不静,你不能把心跳降到一定慢的程度,利用两次心跳中间刻一个字,那么,要刻大篇的东西就很难。”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的一种工艺门类,纤毫毕现,精致入微,是这门技艺的特点。
微雕在技术上的追求是不断地在更小的空间里,容纳下更多的内容。陈福在雕刻这幅作品的时候,已经71岁了,他当时想挑战一下高难度的微雕作品,来展示自己的微雕技艺。
经文雕刻需要一气呵成,它要求创作者的心完全静下来,如果有一点微小的事情打扰,就会前功尽弃。历经无数次失败和探索,陈福终于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完成了,在平方毫米的面积上,雕刻了个字,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年,他把这件作品捐赠给了中国工艺美术馆。
陈福,年出生在中国浙江海宁的一个书香门第,受父辈影响,陈福自小也喜欢传统文化,并开始学习雕刻艺术,到了20多岁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篆刻,在看了一次微雕展览会之后,便开始自己钻研微雕艺术。
平刻微雕的操作面积极小,没有扎实的雕刻功底和熟练运用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经过多年的实践钻研,40多岁的陈福在当地的微雕艺术界已经开始小有名气。当时,陈福打算去海外发展,同时把微雕艺术带出国门。
年,陈福来到了澳大利亚悉尼,刚落地没几天,就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自己的微雕创作。在陈福的悉心创作下,作品接二连三的诞生了,每一个都倾注了他的心血。然而,让陈福没想到的是,当他拿着这些得意之作来到悉尼珠宝店做宣传的时候,却直接被浇了一盆冷水。他遭遇到了怎样的窘境?又将如何面对呢?
如今,陈福从事微雕创作已经超过60年了,积累了很多微雕技艺的经验,他一直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人,把自己掌握的这门中国古老传统工艺传承下去。
更多精彩故事
尽在本周CCTV4《华人故事》
播出时间
5月22日(本周六)13:00
锁定CCTV4《华人故事》
与您不见不散
来源:CCTV4《华人故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新媒体
END
世界精彩尽在掌握
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