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前景 >> 如何推动贵州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他们
座谈会现场
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6日,贵州省学习贯彻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座谈会在贵阳召开。来自文化旅游部门、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相关院校、非遗企业及传承人代表等齐聚一堂,通过交流座谈、思想碰撞推动文件落实,深化推进贵州传统工艺振兴,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
会上,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史静一对《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贵州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工艺保护能力显著提升,传承实践日趋活跃。史静一表示,在传统工艺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工艺保护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为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门印发《通知》,系统阐述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必将产生深远影响。贵州文化旅游系统将认真把握核心要义、细化工作任务、逐项抓好落实。
现场分享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龙佑铭介绍了近年来贵州省传统工艺振兴的成果和经验。年贵州成立省级非遗保护中心,贵阳市、安顺市、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相继成立市(州)级非遗保护中心。30个县市(区)成立专职非遗保护中心。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实施“八个工程”保护措施,开展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大力实施传承人群培训计划,贵州省文旅厅会同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民宗委、省妇联等五家单位印发《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年)》,联动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共计培训7万余人。对一些濒临失传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完成了三批共计30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12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在文化和旅游部验收中获得优秀。自年7月起,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贵州省、上海市、浙江省开展“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试点工作。
与会专家
与会专家、研培院校代表、非遗行业代表等分别以《新时代背景下贵州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实践与展望》、《促进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文化底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之精髓》等为主题发表了各自建议。贵州著名作家、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余未人认为,文化底蕴的深浅决定了传统技艺能否有效传承,能够走多远、是否有后劲、能够达到何等高度。传承并非一成不变,需要跟随时代的变化来创新,而创新需要基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上,才能创新而不离谱。此次国家十个部委文件的下达,是我省传承发展工艺美术教育的重大机遇,需要上下齐心,抓住文化底蕴传承不放松,沿着保护、传承、发展的道路来提升贵州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品质和后劲。
更多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