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前景 >> 赤坎印象穿越百年骑楼,在赤坎华侨古镇读懂
希腊式立柱,罗马、哥特式拱券,中式壁画……全新升级的赤坎华侨古镇项目(一期),有望于年元旦试运营。
“三百年开埠建墟,两家族竞耀争辉,一侨领彪炳史册。”这是对广东江门开平市赤坎华侨古镇百年华侨史的精妙概述。从设墟开埠时期得水而兴,起楼建市时期因侨而盛,到如今赓续传承,赤坎华侨古镇已成为极具保护传承价值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而作为开平华侨漂洋过海的“始发站”之一,赤坎华侨古镇维系着开平众多海外华侨的“乡愁”,连接着千万侨胞的根与魂。也正因为如此,赤坎华侨古镇成为江门市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的重要载体之一,正奋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
走进古镇的大街小巷,穿越百年骑楼的浮沉,触摸尘封扣人的历史。诉说赤坎过去,展望侨乡未来,焕然一新的古镇正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
原点
因水而兴的时代印记
潭江之滨,江水缓缓静流。骑楼林立,河岸烟火不断。
从上空俯瞰赤坎华侨古镇,潭江贯穿其中。这个由“赤土高地”而得名的小镇,由司徒、关氏两族在旧镇东西两端奠基逐步发展形成,距今已经有年。
沿江而建,因水而兴。赤坎华侨古镇开埠于清朝顺治年间,临潭江而建,因水路运输便利而逐渐崛起。“在清朝至民国年间,赤坎是潭江重要水运枢纽,从清朝末年起逐渐形成沿河而建的墟埠,商业也进入鼎盛时期。”开平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道。
作为潭江水运枢纽,赤坎在历史上还是先辈远洋寻梦的一个原点。从古镇码头出发,一代又一代华侨漂洋过海,在海外闯出一方天地。远赴海外的华侨最终又把辛苦打拼下来的家财寄回故乡,并引入外国建筑工艺融入本土艺术精华,创造性地建设了具有赤坎特色的骑楼建筑群,也成就了繁盛一时的侨乡古埠——
建街道,修长堤,整饰市镇,归侨和附近乡民纷纷投资扩建楼房铺业,筑骑楼,镇堤东路绵延多米的骑楼街依水而建,酒店、电影院、戏院、茶楼、贩卖洋货的商号等一应俱全。
如今,长达3公里的多座骑楼,是中国规模最大、界面最连续、保存最完整的侨乡骑楼建筑群,时常出现在旅游爱好者的航拍镜头里。骑楼连绵一片,夹道林立,不难想象曾经车水马龙的热闹喧嚣,足见古镇昔日之繁华。
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情,使赤坎华侨古镇成为众多影视作品的首选拍摄地,《一代宗师》《三家巷》《风雨西关》等知名影视作品在这里取景拍摄。更重要的是,华侨文化、影视文化、宗族文化及其衍生的手工艺文化、饮食文化、语言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等,使赤坎成为独具魅力的华侨文化特色小镇。
开放多元的华侨文化,也让赤坎华侨古镇在戏曲、电影、摄影、音乐、书画、雕塑等领域涌现了不少英才:著名爱国侨领司徒美堂、归侨飞机设计师司徒璧如、华侨教育家司徒赞、知名爱国侨领司徒眉生、中国电影拓荒者关文清……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成为古镇辉煌的时代印记。
在岁月的长河里,华侨文化在古镇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延续着千万侨胞的根与魂,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江水浩浩荡荡,三百年来去,全面修缮后的赤坎华侨古镇即将揭开神秘面纱,迸发出万象更新的蓬勃生机。
交融
中西合璧的文化遗产
开平,因碉楼闻名世界。但说起当地现存最早的碉楼在哪里,也许答案并不十分为人所熟知。
答案是:位于赤坎的迎龙楼。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开平现存最早的碉楼,距今已有约年历史,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楼由赤坎镇三门里村村民关圣徒夫妇在村里的制高点修建而成,并用“迓龙”二字期盼给村民带来平安好运,后因“迓”字少用,遂改为“迎龙楼”。
“迎龙楼”坐西北朝东南,占地平方米,楼高三层,砖木结构,具备开平其他碉楼上常见的典型元素:不仅具有防洪的作用,而且在碉楼四周修建了射击孔,还具有极强的防卫功能。
在迎龙楼之后,开平碉楼的大规模兴建,成为了中国近代乡村建筑史的一个奇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现存有座大大小小的碉楼。它们矗立在田间地头,成为开平乡间最独特的风景,也承载着一代代华侨心中的乡愁。
年6月,“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由此,碉楼已成为开平最具辨识度的城市标签。众多旅居欧美的华侨回乡后,不仅带回了资金,也带回了浓郁的西洋风情,哥特式、罗马式等建筑元素融入碉楼的建设中,彰显出迷人的艺术张力。
从历史的时空审视,开平碉楼群不仅是侨乡开放包容的产物,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而站在侨乡发展的新起点观察,碉楼不仅是承载华侨文化的窗口,更是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
年10月,开平在赤坎南楼开展“碉楼下的课堂——书记讲党课”活动,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以“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实干实绩推动开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此后,开平陆续建立起20多处“碉楼下的党课”,覆盖了全市各镇(街道),实现一镇一党课,成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基地。由此,在中央宣传部公布的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优秀团队、服务标兵名单中,开平“碉楼下的党课”成为广东省三个入选活动示范项目之一。
从承载华侨文化到弘扬红色印记,赤坎因侨而盛,因楼而兴。在这里,华侨文化和红色文化交相辉映,闪现着穿越时空的永恒光辉。
传承
凝聚侨心的“集体家书”
在赤坎华侨古镇的街道上,骑楼无处不在。但最引人瞩目的是,小小的一座古镇,竟然拥有两座近百年历史的家族图书馆。
在当地,司徒氏、关族两大家族竞耀争辉的故事广为流传。两大家族的良性竞争造就了赤坎的兴盛,也孕育了“双馆两钟一红楼”的独特人文景象。
“盘点五邑地区最著名的家族图书馆,当然要算上开平赤坎的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和关族图书馆。”开平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图书馆都是海外华侨捐资兴建。其中,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发行的族刊——《教伦月报(刊)》、关族图书馆发行的族刊——《光裕月刊》,均设有“评论”“族闻”“县闻”“省闻”“华侨消息”等栏目,经常报道国内外时事新闻,为侨乡民智的开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今,赤坎镇的这两座图书馆依然如90多年前一样,每4个月就会编辑出版一本侨刊,并邮寄到世界各地的族人手里。对于海外的华侨华人来说,这些已经寄送了90年的侨刊,就是一封封足以抵万金的“集体家书”,也是流淌着家族文脉、古镇精神的潺潺溪流,滋养着远在异乡的游子们,即使相隔万水千山,也能溯源念祖,不忘根本。
像这样的侨刊,赤坎还有不少,例如《护龙月刊》《五堡月刊》《小海月刊》《北炎通讯》等。据统计,该镇共有6家侨刊社,是全省侨刊乡讯最多的镇之一。将范围扩大至开平,该市共有侨刊乡讯有21家,也是全省侨刊数量较多的县级市之一。如今,开平每年出版58期侨刊,向海外及港澳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6.5万册。
打开一本发行于年的《五堡月刊》,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薄薄的书页间,从论文到时评,从家长里短到诗词歌赋,异彩纷呈,妙趣横生。它所发行的对象是五堡村谭氏宗族的海外游子,每隔3个月就会从开平邮寄到世界各地。
在特殊时期,侨刊还能承载更多不可替代的作用。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在当年的《五堡月刊》中,谭氏家族向全世界的族人发出了发扬民族精神,投身民族革命的呼吁。
作为海内外交流的“集体家书”,侨刊的作用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传递乡讯,泛黄的纸页间忠实记录了波澜壮阔的侨乡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侨刊所承载的作用也愈发丰富。如今,开平已实现21家侨刊乡讯在广东省侨刊乡讯电子阅览中心全部上线,实现“云上侨刊”全覆盖,有望更好地发挥凝聚侨心、汇聚侨力的重要作用,助力开平“聚侨引智”行动。
当人们打开发黄的纸张,不难发现,这些薄薄的侨刊依然散发着穿透时空的家国情怀。时间赋予文字永恒的力量,古镇新生的故事仍将持续被记录、被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