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前景 >> 图片故事精雕细琢匠心逐梦记礼县红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薛小平摄影报道
在礼县“文化之乡”的红河镇红河村,一说起赵明明,村民们无不夸赞:“这个小伙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不一般,确实是个人才。”
红河村手工木艺人赵明明,今年39岁,长在农村的他,却很有艺术气息。虽然身形消瘦,但干起木工活来,双眼有神,身上仿佛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在他的工作室内,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制雕刻的艺术品。一件件充满艺术气息的木制作品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赵明明说,自己从小受父亲和兄长熏陶,就喜欢捣弄木工活,空闲下来就爱在家做些小木活,每次做完心里都会有满满的成就感。他对文化艺术的极度热爱,木工活成为他唯一的兴趣爱好,创作也有很高的悟性。
年,初中毕业后的赵明明买来一些家具书籍,照着里面的样式慢慢摸索。渐渐,他对木制手工艺品有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他拿起凿子和刻刀全身心地一做起来就从早上一直忙到半夜。现在,在他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制品,有木头雕刻的人物、动物、根雕、家具、盆景等,做木艺的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刨子、锯子、凿子、木锉……粗略估计,他的工作台上有几十种型号不同的工具。
“木艺是一门精细活,倘若差之分毫,一件出品就算是失败的了。”赵明明说,木艺流程多,除了要精细,还要有耐心。他创作的仿古家具、茶海木雕、画桌、圆椅、木制小摆件、纯手工手把件深受人们的喜爱。他除了对木制工艺精益求精去努力雕刻外,还对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和绘画美术进行潜心研究创作,其木制工艺作品和绘画作品多次参加当地艺术节的展出。
艺海无涯苦作舟。赵明明说,我要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面向市场创作更多的木工艺作品,不断满足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发展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