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优势 >> 道教艺术你都知道多少有哪些独特底蕴流传于
在道教中,道教文化的涵盖面是极其宽广的,可以说在整个封建社会后期,整个文化都被侵染上了一层浓郁的道教色彩,道教文化的影响可谓处处可见。飘逸而多姿的道教艺术,就是在这种文化影响的氛围下形成的,并且以其。
一、多姿多彩的道教造像道教造像,即指造在宫观、石窟等供道教信徒奉祀的神像。
在道教创立之初,是没有所供神像出现的,而只仅有神位或壁画而已。道教供奉神像兴起于南北朝时代,为向佛教学习的结果。于刘宋陆修静时代,道教造像活动开始繁盛,保存至今的其早期道教造像就有数十尊。这十尊造像均以石刻为主,技巧和风格上皆受到佛教造像的影响。
唐代以降,道教造像活动逐渐抵达鼎盛,并开始形成独有的艺术风格。而宋元时代,道教造像艺术则已达到十分高超的水平,不仅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其面部表情丰富,人物性格竟也能给突显出来,虽衣纹简洁,但刀法却尽现粗狂特质,这些艺术表现手法和工艺技巧,对中国的雕塑艺术有着尤为深刻的影响。明清时期,道教造像艺术进一步成熟,此时道教造像的过程,开始趋于和信仰紧密结合的特征。例如造木雕像:选好木材后要举行开斧仪式,而神像造成后则还有装脏仪式,如此好使神灵贯注到神像中。最后还有开光点眼之仪式,认为这样神像才具有神格而具备神灵寓居的躯体。
由于道教是多神教,而其神仙种类很多,形象更是多彩多姿,故而,在将这些神仙形象付诸于造像之中时,亦呈现出一个纷繁多姿的风貌。以鼎鼎有名的龙门石窟造像艺术为例,来看道教造像的纷繁之貌:
龙门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0公里处的龙山山巅。据记载,其开凿于元初,为道人宋德芳主持营造。龙门石窟规模不大,却给人以浑厚恢宏之意境,整个石窟的造像古朴而典雅,共三层八窟,即:一窟虚皇龛,造像为道教始祖老子。二窟三清龛,系道教三清天尊像。三窟卧如龛,传为披云子卧化像,实际是一个卧式练气功的造像。四窟玄真龛。五窟三天大法师龛。六窟七真龛,系全真道以王重阳为首的全真派七子的人物造像。七、八两窟统称为办道龛,八窟称为三皇洞,因内塑三皇像。全窟八龛,共四十余尊雕像,至今皆保存完好。在这些石雕造像中,尽显一种风格古朴、庄重、手法凝练之特色。而其间的衣纹简洁、典雅,则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故此,而成为道教石窟艺术中的珍品。
现存著名的道教造像还有: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的唐代老子石刻像、山西省博物馆内的唐代常阻天尊像、太原晋祠内的宋代侍女像、山西晋城玉皇庙会元时代的二十八宿造像等。而这些造像,无一例外地都成了世界著名的雕塑艺术珍品。
二、惟妙惟肖的道教壁画道教壁画,就是指画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的道教绘画艺术,其表现内容多为道教所信奉的神仙和神仙的故事。
所谓“壁画”,就是指画在墙壁上的绘画艺术,例如绘在宫殿、寺观、墓室、石窟等墙壁上。壁画的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反映宗教内容的壁画占很大比例。壁画的表现技法更是繁多繁,比如:白描、工笔重彩、水墨写意及沥粉贴金等。其所用颜料多为矿物颜料,故而其画面色泽鲜艳,经久不变。道教产生后,便十分注意利用壁画这一艺术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教理和教义。
道教壁画的兴盛起于崇道成风的唐代,据记载,当时的闽家均擅长壁画,其间最著名的为顾恺之。他曾绘有《列仙图》、《洛神赋图》等。另外,还有阎立本绘制的《元始像》、《行化太上像》。吴道子绘制的《天尊像》、《列圣朝天图》、《五圣千官图》、《天宫图》、《二十八宿像》等等,其画作皆为壁画佳品,吴道子绘制的钟馗像,更曾名噪一时。宋代时,道教壁画抵达一个至为鼎盛的景状。宋真宗景德年间,曾为营造玉清昭应宫,而征召天下画家三千多人,更以著名画家武宗元、王拙为这次浩瀚工程之首领。武宗元的传吐之作《朝元仙杖图》至今还保存于美国纽约。元代道教壁画则继承了唐宋之遗风,在中同美术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存的元代道教壁画有: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明应殿壁口、山西高平县圣姑庙壁画、山西稷山县青龙导壁画、河北省毗卢寺壁画、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其间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最为著名。
永乐宫,又称纯阳宫,除山门外,在它的四重主殿上均绘有精美的道教壁画,总面积达.68平方米。龙虎殿,为永乐宫的宫门,在其的两开间中均绘有神荼、郁垒、城隍、土地及守护之神吏、神将,这些壁画皆威严生动。三靖殿,为永乐宫的主殿,在殿内壁上的《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之精华,总面积达40.4平方米。《朝元图》以南墙两侧的青龙、白虎星君为先导,神龛后的三十二天帝为后卫,以东、西、北三面墙及神龛左右扇面墙上的八位主神为中心,四周则环侍着金童、玉女、天丁、力士、玄元、帝君、仙侯、星宿、左辅、右弼、神吏、神将、侍臣等余尊神仙。每尊神像均高2米以上,皆须发飞扬、衣冠富丽、形态各异貌。
另外,技艺高超的画师们,还以其简练明快的绘画技法,将众多神仙所具有的不同地位、不同性格给表现得惟妙惟肖,特别是其能在巨大的线条下将流畅及多变轻盈流泻而出,令观者无不为之倾倒。纯阳殿则绘制的是《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这是以连环画形式组成的一幅恢宏壁画作品,其总面积达21平方米。重阳殿以全真祖师为素材绘制的《王重阳显化图》,也是以连环画形式组成的。在永乐宫的这些壁画作品中,要属纯阳殿的《盘道图》最具浓厚的文人画气韵了,此外,它也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难得之作。
(道教壁画舞乐图)这是一幅出自于甘肃安西榆林石窟25窟的中唐壁画,其画所描绘的为舞乐道曲之情景。图中乐队于殿两旁一字排开,席地而坐,各人手中拿着乐器,有腰鼓、排箫、拍板、横笛、竖笛、海螺、笙及琵琶等。中间一舞伎作击鼓跳跃之姿,姿态生动自如,飘带回旋流动,动感十足。
明清以降,道教壁画虽然很多,但却乏优秀之作,且也没有宋元壁画那样辉煌的艺术成就。现存比较优秀的也就只有山西省新绛县的稷盎庙壁画了。而且:在宋代人物画中约有一半为释道画,多描绘隐逸山林的仙真人物,追求“清静无为”、“返朴归真”的境界与情趣,然而到了明清以后,文人道画更是少之又少了。
明清以后,流传于民间,用于道教宗教活动的水陆画开始兴起,这些水陆画多属于民间画工所作,没有署名,艺术水平也高低不等,不过其间还是不乏有优秀之作的,而且水陆画也是研究民间美术和道教神仙信仰的重要资料。
道教绘画名作
《夔凤美女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图中绘有一位古代妇女由龙凤引导升天的景象。
《泰山神启跸回銮壁画》:内容为泰山神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形,此画绘于宋代,后经明、清画工重新彩绘。
《朝元仙杖图》:宋初绘制寺观壁画的样稿,内容是五方帝君和众仙去朝见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的情景。等等。
此外,绚丽的道教壁画,在其浩瀚恢宏的底蕴下亦成就了许多著名的道士画家,最为著名的有:陶弘景、张素卿、厉归真、李德柔、张彦辅、黄公望、倪瓒、张两、方从义、朱耷等。这些道士画家的艺术成就,在中国绘画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三、优美悦耳的道教音乐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为道教法事活动中之所用。一般多用于道教斋醮仪式中,配合法师作祝神祈福、降妖驱魔、超度亡灵等法事活动。在道教仪式中它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因其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