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这门手工艺诞生于新石器时代,28岁小伙成

发布时间:2025/3/26 11:08:50   
今年28岁的张瑶瑶是土生土长的河南沁阳人,据他说,从清末开始至今,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制陶出身,从小就在爷爷制陶的环境影响下长大,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也对制陶有了兴趣,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感兴趣的,恐怕他自己也讲不清楚,19岁高中毕业后即跟随爷爷学会了这门手艺,是张氏制陶的唯一正宗传人。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而我们熟知的“龙山文化”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河南沁阳、陕西秦塬、河北馆陶、山东日照是我国四大黑陶生产中心,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沁阳黑陶,更是远近闻名。盆窑村又叫黑陶小镇,坐落在沁阳一个山坡上,该村目前仅留下十几家黑陶制作坊,张瑶瑶就是其中一家:张氏制陶。张瑶瑶爷爷是村上做黑陶年龄最大的,今年75岁高龄,而自己是年龄最小的。据他说,自家的黑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盆窑村黑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产的,众说不一。据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期,盆窑村烧制的黑陶即被列为贡品,称为御制黑陶。明时烧制的莲花纹大鱼缸、牡丹花盆就被皇宫收为陈列品。有史料记载,盆窑村名气最大的黑陶艺人叫王太新。清朝末期,王太新已是远近闻名的巧匠。他把自己烧制好的黑陶大鱼缸、花盆运到北京都卖给了大清的紫禁城、颐和园。年2月,由王太新烧制的象鼻鼎、团尊、鱼、纹癸壶等14种黑陶制品参加了被史学界称之为“万国博览会”的展出。王太新的黑陶制品在这次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他自此名声大振。王太新在黑陶业的异军突起,为盆窑村及后人创造一片天空。盆窑村黑陶制品以“体形硕大、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磬,薄如纸、硬如瓷”等独树一帜的特色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与山东日照、陕西秦塬、河北馆陶并称中国四大黑陶生产中心。年6月,盆窑黑陶被河南省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黑陶产品畅销北京、天津、陕西等地,每个窑口每年都有二十万元左右的收入。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学这门手艺了,因为制陶和别的不一样,更需要人能耐得住寂寞,以及常年与泥巴打交道的现实,面对花花世界,年轻人更多的愿意出去闯一闯。黑陶选用的泥土是黄河流域的泥土,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用黑陶制做。泥土取出后经晾干,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雕刻。黑陶艺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旧中国,工艺美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那时的人们也没有意识到这种传统的古老艺术具有潜在的巨大震撼力。当时多被奴隶主和贵族们所利用,显示其地位和等级的标志,而在民间却少有问津。盆窑村黑陶制作工艺据说已有千年历史,这个以制陶产业形成的村落曾经是无数人的梦想,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但仍有很多人更加专业的坚持着。张瑶瑶说现在他们一共四个人,每个人负责不同的程序,制陶辛苦吗?辛苦!但是他喜欢这个行业,他也很想把这个制作工艺一直传承下去。他说自己还年轻,未来的目标就是在家族留下的老的制陶工艺下开拓一些新的制陶工艺,让这门工艺能走的更远。(李国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4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