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市场 >> 汽车门总成面差不稳定性研究
汽车门总成面差不稳定性常见的影响因素是门内板面差不合格、门外板回弹、内板焊接变形等。从影响门包边面差稳定性的几个不常见且易忽视因素入手,对引起该缺陷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门压合过程中,压爪压紧程度、内板料边长度、内外板棱线不对齐等因素的影响,为后续车型提供包边技术支持。
关键词:压爪压紧;料边长度;面差;汽车门总成
1引言
近年来,现代汽车工业迅猛发展,车型更新日新月异,汽车的整体制造技术在不断提升。在进行汽车制造的过程中,车门包边工艺是提升汽车建设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车门包边工艺过程中,面差是衡量包边工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面差的稳定性是迫在眉睫且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技术,除门内板面差不合格、门外板回弹、内板焊接变形等常见因素影响外,受压爪压紧程度、内板料边长度、内外板棱线不对齐等不常见因素影响。本文以T1C为例,从以上几个因素着手,分析如何提高门包边面差的稳定性,为后续车型提供技术支持。2现状T1C等车型门总成初期面差尺寸超差且不稳定,T1C后门前部面差大多偏低(要求公差-0.5~+0.5mm,实际部分面差低于-0.5mm),后部与侧围匹配处部分面差高(要求公差走负差-1.0~0mm,实际部分走正差),且不稳定(内板焊接总成对应处面差基本合格),总成合格率在85%~92%之间波动,如图1所示。
检查门内板及焊接总成,面差均合格,且一致性比较好,门外板反弹也在公差范围内,以下就压合过程中不常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问题分析
3.1压爪压紧程度影响因素
T1C左右后门B柱面差低(内板焊接总成面差合格,压合后总成面差不合格、不稳定),经排查,该处压爪布置在空腔位置,一定压力下导致该处内板下沉,压合边处上翘,从而引起压合面面差低,如图2、表1所示。
建议措施:内外板有空腔的,压爪不能强压,只能轻轻压住内板(研合时轻微着色)。
图2压合模压料图示
表1T1C右后门测量值mm
3.2内外板棱线、台阶处不对齐影响因素
T1C后门后部面差超差、不稳定(内板焊接总成面差合格,压合后总成面差不合格、不稳定)如图3、表2所示。经排查得出以下原因:
内外板在棱线、台阶处不对齐,如图4所示。造成棱线一侧内外板干涉,一侧内外板空腔,如图5所示,这样在包边过程中会受到不稳定的侧向力,导致内板压合面发生变形(塑性/弹性),致使内外板相对尺寸变化。
建议措施:
内外板棱线、台阶处对齐,保证内外板不干涉,不形成空腔。
图3压合后面差值
表2T1C右后门检测表mm
3.3内板压合面局部料边过长影响因素T1C门下部内板总成面差合格,压合后面差却高0.5~1.2mm,如图6所示,经排查:测量内板料边最长1.4mm,如图7所示,大于产品定义间隙1.35mm,与外板干涉,如图8所示,压合后面差超差,经手工打磨内板后,面差合格。
图6内板料边超差
图7制件定义间隙
图8实物与外板干涉
3.4内板压合面及其测量方法影响因素
内板检测时,测量的为边缘面,尺寸合格,但根部面差高,又由于根部强度高,压合后面差偏高,如图9所示。
建议措施:
(1)内板根部不得比边缘高,理想数据是根部比边缘低0.3mm,建议内板采用凹检,压合面采用双点检测(边缘与根部)。
(2)压合面平整、光顺、无起皱、无毛刺。
图9内板面差测量
4总结
通过对导致门总成面差不稳定性缺陷的几个解决措施的总结,为后期门总成压合提供技术支持。
—TheEnd—《模具制造》月刊
《模具制造》月刊是由模具制造杂志社出版发行的大型科技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国内统一刊号CN44-/TH。本刊以服务模具制造企业为办刊宗旨,面向模具界科研部门、工厂、企事业单位以及所有与模具制造相关的人士发行,为模具制造企业提供设计技术、制造工艺、市场动态和行业信息等多方面的帮助。在行业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您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水平的好帮手,也是您展示技术、产品、企业形象的最佳舞台。
所设主要栏目:
模具CAD/CAM、冲模技术、型腔模(塑料模、铸造模、锻模等)技术、模具制造技术、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技术、企业管理、设计与制造小经验、设计与制造论坛、行业动态、市场信息(产品供求、技术需求与转让、人才市场、招生与培训、工程招标等)、读者之音、企业专访和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