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市场 >> 传统工艺有一种美叫做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叫细金工艺,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为“花丝”和“镶嵌”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花丝选用金、银、铜为原料,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镶嵌以挫、锼、捶、闷、打、崩、挤、镶等技法,将金属片做成托和瓜子型凹槽,再镶以珍珠、宝石。
花丝镶嵌工艺早在春秋时就已有雏形,战国时期的金银错、唐代的金银平脱是它的前身,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唐代"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为代表。元、明、清三代在北京形成了全国最大的花丝制作中心。明代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名品不断涌现,很多成为宫廷贡品。
▲羽人飞凤花鸟纹金银平脱漆背铜镜
▲明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
▲明朝万历孝端皇后凤冠
花丝镶嵌工艺在明代中晚期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尤以编织、堆垒技法见长,而且还常用点翠工艺,取得金碧辉煌的效果。对宝石的大量运用,完善了宝石镶嵌工艺,是明代花丝镶嵌首饰对中国传统首饰的最重要贡献,它改变了中华民族传统首饰重装饰轻宝石的传统。清代宝石资源逐渐枯竭,采用点翠和烧蓝来替代宝石的位置。而今尤以北京的花丝镶嵌工艺最为齐全。
北京为元、明、清三代帝都,海内外金工工艺匠人集中,皇帝后宫女子大量需要装饰品,穷极奢侈,所以在老北京的大栅栏、花市和东四西四牌楼,就有一百多家金店银楼,生产这种花丝镶嵌。花丝镶嵌有两种用途:
一是实用品,称“件活”:有手镜、花插及各种各样的盒、瓶、缸等等,造型小巧玲珑;同一品种,则有不同造型,可做成花朵、金鱼、鸳鸯、天鹅等形状。主体成为容器,外形加以装饰或变形,如天鹅头部、羽翼,以花丝组成,并镶嵌珠宝的冠顶、眼睛等。
二是陈设品,名“摆件”。花丝镶嵌的摆件,大体分为四种传统类别:炉薰,动物,建筑物和人物。如建筑物类中的宝塔,通体用花丝编垒,塔顶用宝石做瓦,匾额用象牙,铃铛用铜镀金,基座用花丝包墨玉做砖。处处显示出花丝工匠的精巧手艺。花丝镶嵌到二十一世纪,已经有更大的创新,如金、K金、银、玉相结合,更为灿烂华丽,也更表现出构思的奇巧。
传统的北京花丝镶嵌的器物涵盖的种类很多,大的方向上包括宫廷日常用到的盒、盘、碗、杯、摆件、茶具、酒器、如意、首饰等,每个大的方向上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物件,如首饰中包括帽饰、头饰、扁方、发簪、手镯、戒指、指甲套等等。题材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主要选取龙、凤、如意、寿桃等代表吉祥尊贵的造型,不同于民间的金银制品,龙、凤是古代民间所不能使用的造型,金光闪闪、不惜材料的造型使得北京花丝镶嵌可以不顾忌成本,没有大小的概念,只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要。
▲
辛亥革命后,宫廷艺术散落民间,金店,银楼纷纷开张,据统计达一百多家,花丝镶嵌行业极为兴旺。京城花丝镶嵌大体分类有器皿、建筑造型、动物造型,人物造型,此外还有各种首饰等。如故宫角楼、九龙壁、瓶、熏、狮,龙、“麻姑献寿”、耳钳、领针,袖扣,戒指,手镯,项链等。
了解了花丝镶嵌的历史后,我们再来了解花丝作品的制作,一般分为四个步骤:
1、拉丝
拉丝是花丝镶嵌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同型号的花丝都是从拉丝板中一条条拉制出来的。从拉丝板中拉出来的单根丝在行内被称为“素丝”,通常作为外框来使用。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丝通过搓制成为各种带花纹的丝通常进行填丝使用--这也就是“花丝”之名的由来。
2、掐丝
掐丝是用镊子或钳子将花丝掐成各种纹样的工艺,粘焊在器物上,掐丝工艺是花丝镶嵌工艺中的基本功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
3、填丝
填丝也叫平填,俗称填花丝,是将制成的花丝图案平填在规定的图案里,填丝是花丝工艺中最单调也是花丝镶嵌手工艺里最费时的工序。
4、焊接
焊接是将制成的纹样拼在一起,通过焊接组成完整首饰的工艺过程。
基本步骤完成之后还有一些方法可以将作品进行完善:
1.攒
花丝镶嵌的攒工艺就是把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叫攒。
2.堆垒
堆垒是用堆炭灰的方法将码丝在炭灰形上绕匀,再垒出各种形状,并用小筛将药粉筛匀、焊好的工序过程。
3.织编
织编和草编、竹编是一样的,只不过金、银编织难度大些,这需要制作者手劲均匀来完成。
4.镶嵌
根据作品需要来选择把珠宝翠钻、精石美玉镶在金银饰品上,再把金银、水晶、白玉和彩琉璃等组合在一起,镶嵌到带钩、壶、樽、灯、车轴等器物上。
经过上述较为繁琐的步骤之后才可以得到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也是因为制作过程的繁琐与难度,佩戴方式复杂,市场的需求等,工艺的制作者,传承者越来越少。年6月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近年来,很多国内外的爱好者在这项传统工艺上进行了改良。经过改良的花丝工艺舍去了一些繁杂,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的图案,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更受人们的喜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