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市场 >> 乾隆宫廷的巴洛克艺术北京华艺国际2022
“如果说在中国,巴洛克风格是在17至18世纪由欧洲传教士引入,那么随着乾隆盛世的到来,社会稳定四海升平,乾隆皇帝追求猎奇的风尚,促使宫廷艺术品在制作工艺、装饰技巧上迅速发展,于是宫廷内也就自然流露出巴洛克风格的中国式演绎”。
"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本意为"变形的珍珠",注重活力和气派,充分体现丰满、富足的特点,具有富丽堂皇、惊心动魄的效果。在欧洲贵族推动下,巴洛克艺术很快流行起来,成为十七世纪欧洲艺术领域的代表。自康熙以来,满清统治者一直存在着一股宫廷西洋风,这种风气在乾隆收藏及建筑,宫庭绘画,制瓷等方面均有体现,其中以乾隆朝为盛。
乾隆二年,即公元年,洋彩黄地洋花宫碗以其富丽的设色,华贵的纹饰,受到乾隆推崇,因其所用彩料是由西洋传入的珐琅彩衍生而来,故御旨称之为“洋彩”。乾隆八年(年),唐英在《陶冶图册》第十七篇“圆琢洋彩”中说明:“圆琢白器,五采绘画,古日洋采”,而此种花卉纹饰也被称作“洋花”。亦同此理,花叶绘制采用涡卷曲线且色彩华丽,整体纹饰繁缛,富丽堂皇,具有明显的洛可可风格,照此烧造的各式洋彩洋花器,表明了乾隆对它的偏好。此次华艺春拍的一件乾隆花卉卷草纹碗即是中国传统工艺与西方艺术风格相互结合的完美体现。
清乾隆御制洋彩巴洛克式洋菊花纹碗
D:11.2cm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编:《弘历的世界》,编号,上海书画出版社,年
展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艺术博物馆,“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北京,年04月23日-05月10日
备注:1.北京文物商店库出
2.北京翰海,年06月07日,编号
RMB:7,,-9,,
北京华艺国际春季同步拍卖会
本品撇口,弧壁,深腹,圈足。外壁以洋彩绘缠枝藤蔓洋菊花叶纹,器内矾红彩精绘五蝠纹,底施白釉,正中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本品茶盅以洋彩饰花卉纹,巧工精绘,华丽典雅,属乾隆早期珍稀洋彩瓷。
此碗缠枝洋花主要饰以深浅青绿、粉红等西洋色调,并以素洁白地衬托;纹饰内洋花蕊心的圆珠均以白珐琅料点饰光点,充分表现了西洋的明暗立体绘画技法。乾隆洋彩瓷,深获高宗青睐,常多见珍藏于紫禁城内廷乾清宫及圆明园之中。
弘历钟爱茗茶,亦好繁缛华丽之品,此盖盅兼属两者之臻,诚为珍器。洋彩花卉纹饰,涣发异国风韵。此类洋彩瓷,取材西洋装饰技法,融入中国传统纹饰,工艺高超,施作精准,成品新颖异趣,然而寥若晨星,极是珍罕。
清代宫廷艺术受同时期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影响,融入大量西洋元素,形成繁缛华丽的风格,至乾隆时期达到顶峰。乾隆时期,皇家园林圆明园修筑了一处欧式庭院,为宫廷审美融合巴洛克风格之集大成者。而本次春拍中一件日本山中商会旧藏的清乾隆御制紫檀西番莲有带托泥大方凳即为此风格的完美体现。
清乾隆御制紫檀西番莲有带托泥大方凳
52×62×62cm
备注:1.日本山中商会,日本藏家旧藏
2.香港苏富比,年10月9日
展览:《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宫廷艺术大展》,上海龙美术馆,-年
RMB:5,,-7,,
此方凳原为恭王府旧物,有人亦称之为“大方几”或“小供桌”,同样可行。此紫檀西番莲纹有带托泥供桌由紫檀满彻,有束腰、牙板及腿足上端彻满西番莲纹,精雕细琢,富丽精湛。西番莲之筋脉舒卷有力,刀法精绝,叶脉卷转向背,坚致劲挺,状写逼真;牙板枝叶以中间一朵盛放西番莲为核心两侧对称旋曲伸展,牙板边缘随莲就势,自然优美,构图繁而不紊;束腰上西番莲异于牙板图样,适度平面图案化的装饰连续且对称。宝座底座形制典雅,上部精美华伦,下部直腿外翻回纹足,下乘托泥,带有龟脚,简洁与华美相得益彰,使其精工绚丽的风格兼备雅气之风骨。
清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在用料和工艺上已不惜成本,为达无以附加的境地。当时宫廷木作工匠利用紫檀细密的质地和极高的可塑性,进行精雕细刻制成有雕饰华贵的家具,其中最为典型的为西洋花纹与龙纹二饰。乾隆时期由于法国洛可可式图案的西方贵族情调与清皇室趣味相投,所以当时的紫檀家具也常采用舒卷纠缠的草叶、蚌壳、蔷薇、莲花等西洋图案的雕饰,像此张供桌所示,牙板、和腿足上皆满雕西番莲,巴拿马上则为传统的如意云头,是中西风格互相融合的佳作。
乾隆皇帝对紫檀非常重视喜爱,如同其醉心于所有古董、艺术品一般,他积极参与了造办处的家具设计、制作、修复、式样、尺寸以致修改。此时宫中的家具制作深受其审美观点的影响,件件制成的家具都留下了其思想和情趣的烙印。像这样尺寸的供桌存世量并不多,尺寸亦非常见的方桌尺寸,应是特地设计出来陈设各类古玩艺术精品之用。此供桌上世纪初经日本山中商会流出海外,现能完整回归实乃万幸。
清乾隆御制珊瑚红地珐琅彩九秋图碗
D:13.4cm
备注:1.年12月28日由纽约FRANKCAROCO.开具的交易资料
2.旧金山邦瀚斯年12月13日,Lot
3.北京拍卖会年春拍lot
RMB:1,,-1,,
此类品种创始自康熙红地九秋图碗,雍乾两朝沿袭烧制。康熙碗底落青花“康熙御制”四字双行楷书双方框款,书风接近俗称的仿宋体字,外框较粗;雍正时虽仍为青花御制四字双行款,字体则已与常见的楷书款相同,双框改细;乾隆朝则为六字三行篆书款。
清乾隆仿古铜洋彩开光四季山水图瓶
H:10.5cm
备注:1.俄亥俄私人收藏,入藏于至年
2.纽约佳士得,年9月16日,拍品号
3.香港佳士得三十周年,中国宫廷御制精品专场,lot
RMB:1,,-2,,
此瓶造型小巧别致,盈手可握,外壁施绿釉为色地,作凸雕两组变形夔龙纹围饰。夔龙纹敷涂铜褐彩釉,以摹仿古铜之质感。炉钧釉色迷离斑斓,与古雅深穆的夔龙纹上下映衬,器身开窗开光内绘四时景色,春水荡漾柳绿,松间凉亭,微风和煦等等意境渲染图。绘工精湛,刻画入微,构图虽小而气象万千,意境深远幽古,颇有设色水墨风骨,雅致清新,与华丽斑斓的古铜色釉地形成鲜明而和谐的对比。底以署“大清乾隆年制”篆款,章法严明,端庄稳健,此器纹样怀古,追殷摹周,为大雅之器。
清康熙釉里红五彩折枝花马蹄尊
D:12.8cm
备注:香港藏家旧藏
RMB:1,,-1,,
此马蹄尊结合了高温釉里红及低温釉上五彩,为康熙官窑生产的一种特殊品种,通常以制作小件文具和陈设瓷为主。此器大口、卷唇、斜肩、平底、矮圈足,因造型似马蹄,故称为「马蹄尊」。
清道光粉彩七珍图花口瓶
H:23.5cm
备注:纽约佳士得年秋季拍卖会lot.
RMB:,-,
清代宫廷除了依例烧制一般日用、陈设瓷外,还经常定烧专门设计的式样,以配合婚庆、节日、祝寿、赏赐等用途。本拍品、纹饰风格与故宫博物院藏品清咸丰粉彩八仙图碗(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珐琅彩粉彩》,页,图)相似,应为道、咸两朝因上述原因而特别定制的官窑瓷器。
清乾隆绿地粉彩蝶恋花葫芦瓶
H:39cm
备注:1.国营文物公司旧藏
2.北京翰海年春拍lot
RMB:2,,-3,,
清乾隆御制黄地轧道洋彩西番莲纹观音瓶
H:40.3cm
备注:澳洲悉尼藏家旧藏
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纹三牺尊
H:33cm
RMB:3,,-4,,
摹古与寓意是雍正宫廷艺术的重要理念,胤禛以个人的美学修养与审美爱好有意识地倡导一种理想的工艺审美格调,除了纯粹的摹古之外,同时注重在传统构成因素中创新,借鉴原来的工艺造型和纹饰进行抽绎,组合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样式,寄予新的美好吉祥寓意,从而确立新的古典主义审美品格。此番造器之精神在雍乾时期高档的御瓷之中体现尤为明显,往往钟情选取上古三代器物之造型,配以其欣赏的色釉与纹饰,融汇古今之精粹于一体,成为彼时造器的一个新风尚,本品即为此理念之典范。
本品古雅敦实的造型体现摹古精神之一面,其摹取周汉三羊铜壶为范,追求端庄古雅之美,于此基础之上则赋予新的装饰风格,宣示皇家的审美品味,自上而下以青花绘饰六重纹样,分别为浪涛纹、蕉叶纹、缠枝花卉纹、折枝宝相莲花纹、变形莲瓣纹及卷草纹,颈腹之际各饰双道凸弦纹共三组,令造型更见线条之变化和层次之清晰。雍正笃信道教,重视《易经》,肩部堆贴模印三羊首,精巧别致,寓三阳开泰之意,「羊」与「阳」谐音相通,《易经》中称:「十月为坤卦,纯阴之象。十一月为复卦,一阳生于下。十二月为临卦,二阳在下。下月为泰卦,三阳大下。」其含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乃嘉庆之征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清雍正青花缠枝花三羊纹尊」,纹饰搭配、乃至款识写法都与本品如出一辙,很可能原为一对,也可证本品之珍罕难得。
整体画工细致精湛,点涂技法运用娴熟,青花亮丽隽美,苍雅之气跃然眼前,与温润莹白的釉面相映衬,更见丽质不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腹部所绘宝相莲花纹,呈俯视构图,花形饱满,绘大小两重花瓣,中心绘七孔莲蓬,两侧绘对称的花叶,笔触点染乃是师法永宣意趣,而线条繁复,婉转多变,则具有浓郁的欧洲巴洛克风格。北京故宫藏有一雍正款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壶,设计理念与本品如出一辙,亦是采用上古铜壶之造型,所绘纹饰笔触与本品近似,西洋气息浓郁,当时同时之作。此式三牺尊为清宫御瓷非常珍稀的造型,深得雍乾二帝所爱,为雍正后期御窑厂的创新隽品,乾隆早期继之,品类多见各式颜色釉,如茶叶末、仿汝、仿哥、窑变釉等,每一类存世量均在数件之上,唯独青花一项,颇为珍罕。雍正者除本品外见有三例,一例为前述与本品疑为一对者之「清雍正青花缠枝花三牺纹尊」;一例亦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清宫旧藏,纹饰细节与本品十分接近,惟款识为篆书六字方章款;另一例为香港苏富比年春拍第号拍品「清雍正青花缠枝花卉三牺壶」,纹饰与本品略有区别,颈部绘缠枝花卉,腹部折枝花卉亦有区别,底款为双圈楷书款,与本品相同。
明万历青花四仙人物纹瓜棱罐
H:33厘米
备注:抗希斋仇炎之先生旧藏
RM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