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报考代码10355就等你来欢迎报考中

发布时间:2023/1/30 19:31:21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http://m.39.net/pf/a_4793212.html
                            

ChinaAcademyofArt

中国美术学院(英文名称ChinaAcademyofArt,国标代码),前身为国立艺术院,创建于年,现为浙江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和美术学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三;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六。学校28个招生专业中,2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始终站在时代艺术的前沿,以饱含振兴民族艺术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秉承“行健、居敬、会通、履远”的校训,围绕“建设以东方学为特征的世界一流美术学学科,创立以艺术创造为内核、社会美育为担当的新人文教育体系”两大核心任务,更新校园,传承理念,拓展学科,重组院系,形成“五学科十+学院”的格局,建立以“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和“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实践教学体系,弘扬哲匠精神、构筑大学望境,培养品学通、艺理通、古今通、中外通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

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余亩,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良渚四大校区,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年良渚校区启用。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现有在校学生余人,教职工约千人。

一流专业全覆盖

立德树人育人才

南山校区

象山校区

良渚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类

ChinaAcademyofArt

1

绘画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绘画专业设油画、版画、壁画、综合绘画四个专业方向。油画系前身为年国立艺术院创建时的西画系,版画系年成立,缘于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一八艺社”。两系均是中国最早采用现代教育模式展开教学与研究的机构。

绘画专业以“大绘画时代绘画方法论的思考与重建”为核心方向,“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壁画研创”为重点方向,通过“基础融通、内涵深入”,构筑“大绘画”教学与研创的新格局。

绘画艺术学院秉持“以研究促创作,以创作带教学”的优良传统,师生参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作品19件,“百年追梦——浙江省美术精品创作工程(四期)”作品15件,“红船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全国美术精品创作工程”作品9件,“迎接建党周年小型组画创作”项目作品7件,以及“之江楷模”等重大创作项目。

本专业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2

雕塑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始建于年,开现代民族雕塑之渠,是中国近现代雕塑教育的发源地和人才输出地。

雕塑专业以“东方精神”为学术建设的新内涵,铸历史之人文精神、塑民族之灵魂。主办“人民的纪程——主题性与纪念性雕塑大展”、“百年开渠——刘开渠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国美之路雕塑中国——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85年”等系列活动。

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年入选浙江省高校“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年入选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雕塑造型基础——泥塑写生》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3

书法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年,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等老一辈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学院首创新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专业。创设伊始,本专业就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担当,以抗志希古为精神内涵,以稽古出新为教育理念,为中国的高等书法教育奠定基石。此后,本专业又率先在全国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完善了书法学本、硕、博培养层次,并形成了全国最具代表性的高等书法教学体系。年,创办了书法理论专业,实现书法实践与书法理论双翼齐飞的学科框架。

近年来,学院策划、组织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展览和研讨会,如“书学之路—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学成果展及学术研讨会”、“南北峰会--全国书法社会化大教育体系论坛及书法专业教师成果展”、“纪念陆维钊先生诞辰周年文献展”、“纪念沙孟海先生诞辰周年文献展”等系列学术活动,教师申报“浙江书法大系”、“中国书法的教学方法研究”分别获浙江省重大文化研究工程和国家语委重点立项,“中国传统书法的当代美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获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立项。书法学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美术学A+学科、东方视觉艺术学重要组成部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4

中国画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画专业设立于年创校之始。年,在以潘天寿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倡导下,中国画系分设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由此开创中国画专业分科教学先例,确立了现代中国画教学的体系,沿用至今。

教学中采取“宋进元出”“明清兼修”的传统课徒稿示范教学,推行工作室、实验室、研究所互动贯通的教学组织结构。早在年,中国画系被国家文化部确立为部属重点系。

助力G20杭州峰会,为主会场、国际机场、国宾馆、杭州音乐厅等重要场所完成巨幅展陈作品;深入“五水共治”当代社会工程的最前线,以画笔描绘“青山绿水”。

年,“中国传统书画”项目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校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画传统经典传习——临摹》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5

跨媒体艺术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美术学院经新媒体系和综合艺术系近10年的实验性教学探索,年,于国内率先创立跨媒体艺术学院。跨媒体艺术专业经5年建设发展成熟,申报教育部目录外新增专业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所直面媒介技术变革与文化变迁的“当代艺术学院”,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艺术教育机构”。

跨媒体艺术以新媒体为手段,强调艺术实践中的实验精神与批判态度,于国内率先以艺术与科学相融、观念实验与技术研发互动的交叉学科的方式设置艺术类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深厚造型基础和实验精神的当代艺术与媒体产业的创作型人才。

开设国内第一个VR艺术创作课程,艺术媒介混合现实实验室获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其教学成果《基于“内外打通、跨界互动”的跨媒体艺术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媒体创意与策划高层次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构》获得研究生教育国家级二等奖。

6

美术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年,我院初创就以美术学作为核心专业实施最早的艺术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本专业以社会美育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为核心,在全国率先打通美术教育、艺术管理、艺术鉴藏专业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

聚焦社会美育教学体系的系统建构,形成以乡土、社群等各类公共平台为教学现场的社会美育协同育人专业特色。

立项“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省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践教育基地”、“中国美术学院—新昌县森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艺术学践教育基地”等省级教学实践基地,近三年与各地政府、博物馆、学校、艺术机构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达20余项。

7

摄影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我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版画系开设了摄影相关课程。后于年正式成立摄影专业,本专业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深厚的人文基础和丰富的艺术学学科门类背景优势,与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跨媒体艺术、艺术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等专业交叉融通,建构了系统的摄影艺术专业教学模型。

目前拥有三大实验平台:数码影像预示化实验室平台、影像综合应实验室平台、古典摄影实验室平台。举办“湿版摄影”、“手感”、“看见西湖”等国内外联合工作坊活动,不少毕业生入选浙江省文联组织的“新峰”人才培养计划。

8

文物保护与修复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国立艺术院时期,林风眠院长将“整理中国艺术”列为办学第一任务。国美先贤常书鸿、王子云、史岩等为我国文物保护与修复留下丰厚学术遗产。

年我校“艺术鉴赏”教研室更名为“艺术鉴藏”工作室,开启了由“鉴赏”到“鉴藏”的教学转型。以“传统学理研究传统艺术,当代学术整理传统艺术”为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品鉴与保护传统书画、造像及器物能力的,能在相关领域从事艺术鉴赏、保护、修复等工作,具有开阔视野和传统文化素养的美术学复合型人才。

教学引入浙江大学、敦煌艺术研究院、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杭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研究机构的专业师资,与意大利布雷拉美术学院、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建立中意壁画联合教学工作坊。在美术院校中率先开启本、硕、博多层次教学。

年,《“活化传统”方法论与实践》《器物鉴赏与修复》获批省级一流课程。

9

纤维艺术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美术学院纤维艺术教学和创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年成立我国第一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教育和创作的机构“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实现中国当代纤维艺术走向世界的零的突破,年获文化部正式命名。

年招收第一批纤维艺术研究方向的硕士生;年开启本、硕、博多层次教学。至年,举办三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该展览为我国唯一的国际性纤维艺术三年展。《纤维造型与媒介表现》《现代纤维艺术概论》为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学类

ChinaAcademyofArt

10

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始于年国立艺术院建院之初的图案科,先后经历了实用艺术部、实用美术系、工艺美术系装潢专业发展阶段,于年正式建立视觉传达设计系,年调整为成东方视觉、品牌设计、信息设计、多维设计四个专业方向,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设立“东方视觉”专业方向,探索东方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互鉴之路。

本专业通过信息传达的组织、叙事结构的建立和符号语言的创作,以新工具新媒介的表现手段连接人、物、事和社会的视觉传播体系,研究成果覆盖东方视觉符号的当代传播研究、社会服务和医疗健康的服务系统设计、国家形象的视觉系统设计、民族品牌复兴和战略转型系统设计等方面内容。

自年以来,本专业先后创办白金创意大学生设计大赛和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形成了反映不同时期设计教育与专业发展的作品资源库,给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成为检视教学质量、推广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本专业先后与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学校建立国际设计工作站,与汉仪字库建立字体设计中心,与杭州亚组委共建亚运设计研究中心。

主持参与G20峰会形象设计、世界互联网大会形象设计、杭州亚运会形象设计等,为提升国家形象发挥了重大作用。《以卓越设计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视觉传达多维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浙江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1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始源于年国立艺术院图案科,年首设染织专业,年更名为染织与服装设计专业,年成立染织与服装系,下设服装、染织和室内纺织品三个专业方向。

以建构东方设计学为理论基础与设计实践的“东方时尚”为学科建设发展目标,围绕“设计系统与方法”、“产品设计与商业管理”、“传统文化与传承活化”、“科艺融合与材料创新”四大教学与研究方向,本专业依托根植于“长江三角洲”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教学资源优势、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为产教融合优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后盾、社会需求为依据,构建独立设计师培养的教学模式,立足产业发展的问题,持续25年的产业引领性课题——设计趋势导入本科教学各个课程,保障教学成果的商业转化。

本专业承担《当代中国城市老年人服饰文化消费行为及趋势研究》《新农村、新时尚、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年被BOF时尚商务评论评为中国服装设计专业本科教育第一。《“东方设计”语境下的中国独立设计师培养模式》获浙江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2

艺术与科技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最早可溯源自年我校创办的上海设计分院,以“都市艺科”为办学宗旨,以“艺科融合”为发展定位。

年,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专业成立,在全国首招本科生;年,综合设计系成立,艺术与科技成为核心专业方向。自此,专业主干三江并流,同步发展,最终于年汇入新成立的创新设计学院,成为其主要专业方向之艺术与科技专业,是创新设计学院的主要专业方向之一。

自设立以来,本专业一直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特色优势,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专业立足大数据智媒体时代背景,以建设“新艺科”为面向,针对艺科融合特点,创新性的在原有艺术课程群中增设高等数学、物理、编程等课程,扩大了新艺科的课程边界范围;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实验实践教学平台5个;拥有5大实验室机构,下辖“三维快速成型”等18个实践教学模块,有效辅助了第一课堂;把实践项目引入课程,开设工作坊课程66门,其中校企合作类26门、社会服务类6门。

13

陶瓷艺术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源于年国立艺术院图案系陶瓷工坊教学,年在专业带头人邓白先生的引领下,创建陶瓷美术专业和陶瓷实验厂,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招收陶瓷专业博士,年创建陶瓷艺术系,年拓展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年创建专业链工作坊教学体系及专业课程群,年重构陶瓷艺术系,同年创建手工艺术学院。

创建“三横四纵”的教学模式,以创作、材料、课题为三横,以研究、搜集、实验、成果为四纵,优化核心课程。在社会服务上,重构协同创新模式,拓展产业人才需求社会服务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层次培养机制。协同民艺博物馆,开展国家非遗研培,在代表性陶瓷非遗传承人来源地定点建构教学实训基地。

专业服务国家重大项目,包括杭州G20峰会、广西六十大庆、上海世博会等;与诺贝尔陶瓷集团、龙泉市政府等签订战略合作,与江苏宜兴政府联合举办“紫砂艺术高级研修班”;近5年持续开设国家非遗培训项目,承担国家艺术基金“当代手工艺创作人才培养项目”。

14

艺术设计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艺术设计学专业可溯源于国立艺专时期雷圭元所开创的“新图案学”,先后经历了实用美术、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不同发展阶段,于年正式建立设计艺术学系,不断推进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设计管理与策划等多个专业知识模块的建设。

本专业开创了史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新模式,从培养实用型理论专业设计人才出发,引领国内艺术设计学本科教育的创新探索,在国内长期处于设计学专业教育的前列。

以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群、设计艺术实验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设计实验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等资源为依托,共同构成本专业完备的教学保障,参与申报“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东方设计学理论建构研究”等多项课题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立项。

15

产品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溯源自年国立艺术院图案科,年设置“居住、休闲、交流、移动”四大专业方向,年定名为产品设计专业。本专业以提炼生活智慧,彰显人文智性为教学导向,探索新文科语境中的日常产品、体验、服务和价值系统,建设当代新艺科产品设计教学育人新高地。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美术馆群、实验中心、工业设计研究院等资源优势,立足长三角创新底蕴,打造具有国际高度、理论锐度,科研深度,实践宽度的产教协同新格局。

本专业在独树一帜的东方设计学导引下形成“居住、休闲、交流、移动”四轮驱动专业体系,践行超越传统设计分类的教学改革;拥有我国工业设计领域首个国际化学院大奖(DIA)引领下的设计教学平台,推动国际化开放式教学与信息化课程改革。三是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为驱动力,结合国家实验教学中心、国际设计博物馆、省重点实验室等实体建构产学研构协同育人系统。

16

工艺美术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源于年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科,历经了从图案到工艺美术再到现代手工艺术的历史演变,年,创建工艺美术系,年,成立陶瓷与工艺美术系,年,成立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正式独立,专业下设玻璃、首饰、漆艺三个方向。

立足中国传统工艺主体价值,回应时代变迁、科技迭代和全球化状况中的工艺人才培养的在地需求,以文化创意为引擎,以专业链工作坊育人模式为特色,培养工艺美术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有效整合理论与实践、民间与国际,工坊与展览,构建教学的多现场复合状态,消解课堂与社会之间的隔膜。

本专业以“活化传统工艺,聚焦东方美学,再造生活时尚,培养创新人才”为理念,构建专业链状工作坊特色教学体系,获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平台优势夯实实验教学的基础根基。围绕“一院一馆一中心”(手工艺术学院、研究中心及民艺馆),展现多维度平台优势;多元跨界培育专业领域的“博专兼顾”。

构建手工艺术学术生态体系,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互动,聚焦人文器物的研究导向,打通知识跨界的屏障壁垒,培育一专多能的创新人才。

17

环境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学脉深厚,最早可追溯至年国立艺专时期起,到年因全国院系调整而终止的建筑教育;年4月,成立室内设计专业,同年改为环境及室内设计专业,是国内高校第一个设立的环境及室内设计专业,作为此专业的开创者,在艺术教育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年改为环境艺术专业,年成立环境艺术系,成为国内最早设立环境艺术系的两所院校之一,年归属建筑艺术学院。依托我校设计学的学科高点,立足本土、直面当代、承接未来,以传统营造历史观为思想原点,向人文生活空间美学,生活方式的学习,既有建筑有机更新及场所艺术再造的教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最具特色的优势。

本专业围绕既有建筑和环境展开教学改革,将专业定位聚焦在创造具有东方诗意栖居与人文精神诉求的“建筑有机更新及场所艺术再造”上,超越一般意义的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建设木工、精工、光学、3D打印等高质量实验室群,以现代设计博物馆与民艺博物馆为课堂,展开生动直观的教学。邀请传统匠师走入课堂,让学生了解传统木作、砖作、竹作等营造技艺精髓。

18

公共艺术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年,于全国首创公共艺术系科,经多年教学积累,年公共艺术专业通过专家论证,并于年获国家审批,由此开启了我国公共艺术教育的蓬勃篇章。依托我校雕塑教育九十余年的深厚底蕴,改革开放后直面城市化进程及公共文化诉求,完成从架上到工程、从空间到场所、从雕塑美学到空间诗学的公共艺术拓展。

以“公共艺术的方法论与东方学”为核心研究方向。兼顾传承与创新的专业精神,致力于中国城乡人文、自然空间之东方美学精神的艺术本土营造。发挥跨界与融合的特色优势,与时俱进地探索“新艺科”语言在空间中的诗性表达,公共艺术与社会应用的紧密相连是本专业的典型特征。

通过设立校外实习基地、参与社会实践项目,将最精熟的技艺引进来,把最超前的理念放出去。目前已建设浙江科技馆、陕西宝鸡市政府、诸暨市大唐镇政府、仙居旅游集团、安吉竹艺编织工厂等实习基地10个,并保持稳定合作关系,领域覆盖四个特色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专业实践的开展提供了高质量保证。

19

数字媒体艺术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是建立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跨越设计学、计算机学、传播学和商学的综合性学科。教学研究核心围绕媒体与思想、数媒与产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对“多维感知”、“媒介交互”专业领域进?探索实验。

在原有艺术课程群中增设高等数学、物理、编程等课程,扩展“新文科”视野下设计学的课程边界;教学对接创新型企业,引入前沿业态项目,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完成项目制教学。多个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项成果受到业界认可并在重要赛事中获得殊荣。

专业立足数字技术与媒介理论,针对未来专业发展趋势,将数字媒体艺术与商科知识融合,在此基础上进行通识课程、专业实践、项目制等教学模式,实现认知、实验、预演的教学体系。专业承担《基于众包服务的创意设计产品定制化服务系统研发与应用》《汉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汉字设计原理与思维模式》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

艺术学理论类

ChinaAcademyofArt

20

艺术史论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于年,率先提出“艺术科学”观念,为我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史学史的发展奠定根基。年开始招收美术史论本科专业,年入选省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年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绩名列前茅。

专业贯彻“以研究带动教学,最好的研究进课堂,讲最擅长的专题”的课程建设理念,强化对“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文献选读”“西方美术史文献选读”等四门核心课程的开设、考核和质量控制,创设“贡布里希纪念讲座”和“潘天寿纪念讲座”两大讲座体系,每学年礼聘世界当代艺术史领域著名学者来校讲学。

获得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美术史》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21

艺术管理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艺术管理专业是以艺术学为基础,管理学为依托,与诸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应用性相结合的新型特色专业。

专业构建艺术行政、艺术传播、艺术营销为一体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方式在全国设置该专业院校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专业成立以来,引进国外专家进行教学和科研,聘请德国柏林艺术大学教授、基尔美术学院教授、意大利罗马大学等知名院校教授开展国际化课程和工作坊教学。

同时选派部分学生赴柏林艺术大学夏季学院进行为期1-3个月交流学习。年,我校邀请同行百余人,组织承办“长三角艺术管理教育联盟”大会,形成高校、美术馆、公共文化机构联合的艺术管理人才培养和社会美育大平台,助力专业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类

ChinaAcademyofArt

22

动画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成立于年,于年获批国家广电总局首批“国家动画教学与研究基地”,为浙江省唯一的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硕博点。年获文化部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动漫教育机构奖。

本专业特色优势:以东方视觉文化特色的“人文动画”为核心研究方向,形成以“大学望境”为底蕴,以“炼手养心”为内涵的“东方影视共同体”研究特色,建立具有美院造型表现优势、融合编导、视听、动漫画理论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校友会网年动画专业排行榜本专业名列第二,专业研究领域国内领先。本专业已成为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动画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达到国内一流的专业并起引领作用,在国际上亦享有一定的声誉,教学科研工作在全国同类专业领域占有稳定而具代表性的地位,站到了动漫作品研发、动漫文化建设最前沿,服务地方作为教学与科研重要组成部分,邀请多国专家交流讨论,探寻动画开放方式和发展规律,促进中外动画艺术在新时代的交流、交融和发展。同时以国际学术活动作为提升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手段,有计划地承担组织一系列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拓展国际视野,发挥专业研究优势,持续为国家动画发展献计献策,针对动画发展趋势提出研发思考和策略。

23

广播电视编导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国老一辈电影电视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为我校影视动画艺术的诞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年创建影视动画专业,设置影视广告方向,在国内较早实施影视广告高等教育;年,在此基础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式设立。

本专业依托“视觉艺术东方学”建设,秉持东方文明诗性精神,以构建东方视觉文化特色的影视学为核心,影视广告与影视编导研究为重点,以5G时代的视听技术变革为契机,担当中国视听文化的创新与引领者,培养具备前沿技术驱动视听变革与媒介融合的专业技能、国际视野与东方精神的公民素养、终身学习与自我管理的人生信念的高素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

以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为学术依托,围绕影视专业集群建设,以制作分工流程,优化课程建设、强化项目实践;以实验教学为手段,构建产学研平台,以课题研究、作品创作推进教学实践。

以国家级艺术造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石,着力建设诗性电影研究所、影视学理论研究所、华语青年电影研究中心等平台,致力于建设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影视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24

影视摄影与制作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可溯源至年创建的影视动画专业的影视广告方向,在年影视系成立基础上开展电视艺术建设,年广播电视艺术学获得浙江省重点学科,为本专业的前身,年正式设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随后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录音艺术专业正式合并为影视制作系,全面构建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集群的链状体系。

以“数字影像时代的视听造型研究”为特色,围绕当代影视工业全流程制作实践,驱动数字技术语境下的视听造型表现和美学形态研究,铸炼以“技术制造奇观”的美学实践,实现美术造型基础与视听创意语言的深度融合。

本专业着力探索“数字化文艺复兴浪潮”中的的技术语言和美学语境,深入推进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互促进的机制创新,构建基于数字影像内容生成与视听技术前沿攻关的创作研究体系。

开展视效概念设计和视效制作在大型社会服务项目中的应用与实践,形成以成果为牵引的师生研创团队,拓展数字影像时代的科艺糅合及跨界表达的可能性。

25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于年创建,是我校戏剧与影视学“全科布局”所设置的新兴专业,其历史脉络可追溯至年国立艺专时期,具备了良好的学术基础与学科构架。依托美院强大的美术优势,积极对话数字媒体时代的影视美术设计学,回应创意文化创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构建美术学院背景下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教学和研创基地,成为全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影视学人才的重要高地。

本专业以构建视觉文化特色的影视学为核心,以“人文影画”为重点研究方向,打造全球视野下的“东方影视共同体”,建立以造型艺术为基础、以东方诗性影像为特征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总体目标为建构“人文影画,全球视角”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提供人才培养、研究创作、社会服务等产学研一体化形态链条,以“型影”不离的链状课程、“声画”齐肩的项目实践来支撑学术与产业的双轨延展,力创与中国影视产业并轨的全链条布局。

本专业下设影视摄影摄像实验教学平台、影视后期特效实验室、戏剧与影视美术造型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获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支持。

中国美术学院

工学

ChinaAcademyofArt

26

建筑学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建筑专业始设于年,学脉深厚,年建筑系被拆分合并到南京工学院与同济大学。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年成立环境艺术系。年,由王澍教授主持重建建筑艺术专业。建筑学专业负责人王澍教授,是第一位获得被誉为“建筑领域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公民。

主持开创了具有开阔国际视野的当代建筑教育实验,主持推动全体系教学改革,打造了当代中国本土原创性的本科建筑教育体系,在当下国内建筑教育中具有唯一性。该专业已与国际著名的罗德岛设计艺术学院建筑专业形成十年以上长期教学交流机制,同时与世界一流学术圈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交流。

近年来,曾邀请建筑理论界的泰斗级人物、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肯尼斯弗兰普顿教授,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师坂茂,国际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彼得埃森曼先生,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海伊斯教授前来讲学。《中国当代本土建筑设计本科教学体系》获浙江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7

风景园林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我校风景园林教育始于年开办的环境艺术教研室。年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设景观设计系。风景园林教育以“文心”与“匠艺”兼具的文人景园设计师为培养目标,“在场的风景园林”为专业教学体系。

以中国传统文人“山水世界”的传承为使命,立足中国美院山水画、书法、史论等学科与专业优势,立足西湖山水与江南园林的地利优势,坚持以“场地”为核心,在“真山真水”中展开风景园林教学。

持续八年的《进入现场——景观建筑学初步》获得首批省级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该专业于年获教育部“风景园林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环境艺术初步课程改革》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8

工业设计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源于我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于沪杭两地分别成立的工业设计专业,先后隶属于工业设计与陶瓷系、工业设计系和时尚产品设计系。分别在设计艺术学院与上海设计学院办学,年汇入创新设计学院,开始招收工业设计机械类专业理工科生源,并成为创新设计学院的专业方向之一。本专业以产业装备、智能硬件为主要对象,以人工智能、集成创新为专业特色,在中华文明源发地和数字经济最前线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办学。

通过人文艺术和科学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创新,探索智能原理、材料元素、数字信息领域的人类体验和自然系统,结合国家实验教学中心、国际设计博物馆、省重点实验室等院内实体机构协同育人。专业以“新工科”建设与发展为基本目标,在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以“东方智性、工业智能”为价值导向,以“着眼艺科融合、推动跨界教学、打造创新社区、重建设计人文”为教学目标,以“生活即教育,学院即社区,教育即传播,学习即生产”为办学理念,着力打造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为理念的工业设计创新模式。

以课题对接产业,开展项目制教学,大力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支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把实践项目引入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课程教学和项目合作资源,与产业领军的创新型企业合作,建成良性的社会育人机制与就业环境。本专业承担《创意设计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发》《工业设计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面向中国制造战略转型的设计智造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获浙江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刚刚结束了一场大考

完成了人生与学业的双重答卷

希望心系国美的你

能够顺利报考、成功录取

人文山水,精神家园

心怀热爱,奔赴未来

相约于湖山望境,中国美院在等你!

欢迎报考中国美术学院

九月,我们不见不散。

编辑|胡心云赵雨岑

审核|丁剑锋唐珊

投稿邮箱:caanews

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OFFICEOFTHECPCCAACOMMITTEE

中国美术学院新闻中心

CAANEWSCENTER

CAA融媒体工作室

CAAMEDIACONVERGENCECENTER

原标题:《报考代码!就等你来!欢迎报考中国美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3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