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人文之初,营造之始,既现门窗”,门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是我国古代灿烂建筑文明的组成部分,透过一扇窗,便可看见中国建筑的一角,领略令人惊叹的匠人技艺。
01先秦之前-功能最原始的门窗
先秦以前的建筑无实物存世。根据记载,当时建造房屋也是坐南朝北,门窗的位置方向同后来几千年的建筑传统并无二致,这时的门窗功能原始,推想不会有任何装饰,甚至没有窗棂。
02汉唐时代-开始注重门窗设计
大约在汉代,建筑上开始出现直棂窗,直棂窗的出现是建筑门窗的一大进步,首先是可以增大窗的面积。窗如无遮挡,房屋避寒功能下降,窗如太大,关堵成为难题。直棂窗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加之汉代织物发达,裱糊窗上,使用且美观。
03魏晋时期-门窗美学
魏晋时期,直棂窗大量出现,当时许多住宅围墙上设有成排的直棂窗。文人的造园运动,此刻风起云涌,这使得门窗的社会功能复杂起来,它置身在景观与屋内的交界处,起到了“隔”的效用,罗列自然景观于门窗之前,是门窗美学意义的升华。04隋唐至宋-建筑门窗日趋成熟
这时的建筑已明确分成大木架(构架)、小木作(装修),小木架独立出来,使建筑艺术细腻化成为时尚追求。
05明清时期-式样繁多
明清建筑门窗无论官式建筑还是民宅,存世极多。这时的隔扇与槛窗工艺成熟,式样繁多,尤其是文人荟萃、物阜民丰的江南建筑门窗,充分展示着古代工匠聪明才智的工巧之作。
从千年前的中式木窗,发展至今,已不单单承载着采光、通风的功能,更被赋予造景、美学、品味等内涵,但不变的是,这背后始终蕴藏着每一代匠人对原木精心雕琢,是进无止境的匠心精神。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断桥铝门窗、木包铝门窗、被动式门窗等集性能与艺术于一体的门窗层出不穷,其无一不是借鉴古人的智慧与技艺,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审美的追求,继往开来的将门窗文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