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与观

发布时间:2025/5/9 11:11:29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每当这首熟悉的过年民谣响起,就意味着春节——这个中华儿女心中最重要的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张灯结彩,浓浓的年节气氛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年1月1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国传统的北方“小年”。为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位于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推出多种文化“年货”,在浓浓的“年味”中,与观众共迎“癸卯”兔年的到来。

馆里准备了节日氛围满满的文化“年货”,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百福纳祥”活动——书法家写福字和春联了。一大早,在中央大厅5米高的灯彩《兔吉祥》附近,工作人员们铺好红纸、备好笔墨,为活动做着最后的准备。上午10点整,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携书法家骆芃芃、徐福山、李一、赵鹏辉等,为早已排队等候在这里的观众现场书写“福”字,送上这份颇具文化气息的年货。

韩子勇馆长现场书写“福”字

韩子勇馆长与观众合影

书法家骆芃芃现场书写“福”字

书法家徐福山现场书写“福”字

书法家李一现场书写“福”字

书法家赵鹏辉现场书写“福”字

还有几位幸运观众抽到大奖——书法家现场手写的新春对联。观众龙先生带着还在上学的

女儿前来,幸运地收获了徐福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春联。龙先生说,自己一直很   作为我国悠久的文化习俗,传统灯会一般指农历春节前后至元宵节时举办的大型灯饰展览活动,灯彩成为祥瑞吉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望和对幸福未来的向往。

  据了解,在本次新春灯彩文化活动中,北京灯彩、仙居花灯、徽派灯彩、泉州花灯、自贡灯会、山西灯彩、硖石灯彩等多种传统花灯艺术品种将与观众见面。其中北京灯彩推出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种类,其制作技艺较为丰富,包括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书画等技术手段。

“张灯结彩过兔年”新春灯彩会现场

一只“坐”在星空宇宙中的“兔子”,更是成了今晚的明星,吸引不少观众前来打卡。大家在五光十色的绚烂灯光中,一同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安康。

“张灯结彩过兔年”新春灯彩会现场

  起源浙江地区的仙居花灯因灯面图案由刀凿针刺成孔,灯身无骨而闻名。年,仙居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仙居花灯造型别致,空间感强,立面变化丰富,是传统女红技艺的杰作,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福建的泉州花灯集雕刻、绘画、书法、造型、配色,漂染于一身,并以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而区别于全国各地的花灯,与传统彩扎花灯共同组成泉州花灯系列,工艺精湛,独树一帜。

  海内外闻名的自贡灯会此次带来了三件大型作品,位于馆内大厅的“彩绘兔”宽1.8米、长2.1米、高5米,十分醒目;位于馆外阶梯的“麒麟献瑞”以一对神兽形式体现,长2.5米、高3.3米,“有凤来仪”更是长达12米、高6米。自贡市鹭燊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可介绍,这三件作品都是以自贡彩灯传统工艺钢架结构、立体制作、电工装灯、分色裱糊制作而成,最后通过内透光体现效果,“麒麟献瑞”外表还捆扎了玻璃瓶增加外光源,来体现神兽威风凛凛的姿态。

“四季周而复始,新年万象更新”。新时代我们奋步向前,新征程我们不歇歌行,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继续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自强。(来源: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国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75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