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独辟蹊径——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5日电绚彩多姿的寿山石,在闽都的人文滋养中成就无数雕刻手艺人。其中,雕刻家何马的许多创作理念在玉石雕刻界,乃至全国工艺美术界产生深广的影响,被誉为“何马风”。25日,由中国民协中国寿山石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主办的独辟蹊径——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作品《薪火相传》。何马,雕刻家,从书画转入雕塑,艺兼书、画、印、诗、文、雕等,何马独辟蹊径,善于借助材质的形状、色彩、质地、肌理进行发散性文化创意。他把寿山石雕作为一门技艺革新和艺术叙事的起点,惠及多种材质艺术的表现,丰富了时代工艺雕刻的审美拓展。作品于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等国及国内展览中展出,多次获奖。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何马从艺三十年来的创作和研究成果,分别以“琳琅悦目”“玉言布畅”“顺理成章”“薪火相传”为主题,分四个展区展出。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海峡民间艺术馆开幕,吸引观众观展。记者步入展厅,“琳琅悦目”展区扑面而来,展示的作品以圆雕为主,材质包括寿山石、翡翠、仙游石、黄蜡石、鸡血玉等。作品内容涉及自然生态、资源利用、人文思辨。表现手法有写实、装饰、意象、装置等;“玉言布畅”展区,则以图片形式展出。回顾何马早期代表作以及部分的发表文章、事迹报道,从中可以领略一位手艺人平凡而跌宕的艺术历程;“顺理成章”展区展示印章创作。其形制独特,匠心独妙,小中见大,体现雕塑家的丰沛文心。何马自由开放的印钮创作思路;“薪火相传”展区主要展示何马先生部分学生的作品,呈现“何马风”的传承脉络。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吸引眼球。主办方表示,举办“何马雕刻艺术传承展”旨在以点带动面推动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与发展,更好契合雕刻行业的守正创新,彰显寿山石雕的当代意义,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来源:中新网记者刘可耕)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