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及降水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2022/10/5 11:48:35   
北京看白癜风病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1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与范围

本方案为“某项目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用于指导本项目基坑基坑及降水施工安全顺利实施。

1.确保基坑开挖和基础结构施工安全、顺利;2.确保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及设施的正常使用;3.保证主体工程地基及桩基的安全,防止地面出现塌陷、坑底管涌等现象。

1.2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4.《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98)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1

8、《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5

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

11、《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JGJ-2--99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9

14、《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NB/DBJ03—23—6)

15、《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9)87号文。

16、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呼和浩特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市政市容、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17、施工图纸。

1.3编制原则

1)根据场地内的水文和地质条件及地下管线分布等情况,严格控制各项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坚持以现场量测数据作为指导施工的科学依据,及时调整施工技术参数。

3)充分考虑城市施工特点,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科学安排作业顺序,从场地布置、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减少对周边环境正常的生产生活、城市管理、环境等的影响。

4)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保证工作质量。

5)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适度优化,确保综合技术经济效益最大化。

1.4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呼和浩特市文化厅项目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

2工程概况

2.1工程位置及概况

场地位于二环路东侧、党校南侧。拟建场地近似为椭圆形,基坑周边总长约m。建筑高度24m,造型板顶高度31.2m。建筑面积约000㎡,其中地上建筑4层,包括市档案馆、市图书馆、非遗项目展示馆及市大剧院等;地下1层,主要功能为地下停车、职工食堂及设备机房等。拟建项目西地块室内±0.00标高为.30,东地块室内±0.00标高为.90;该项目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基底标高约.30米。

本工程施工内容为基坑支护及降水。

2.2工程地质及地下水

2.2.1地层结构

根据场地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的不同,将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的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6大层,现将各土层岩性特征和埋藏分布特征分述如下:

(1)杂填土(Qml4):杂色,松散,稍湿,以粉土为主,局部含有植物根系、建筑生活垃圾。土层厚度0.50—11.2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2)粉土(Qplal43):黄褐色,中密,稍湿,土质不均匀,摇震反应缓慢,韧性低,与粉砂呈互层状产出,局部含细砂夹层。层顶深度0.50—11.20米,层底深度1.20—13.20米,土层厚度0.50—11.1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2)1粉质黏土(Qplal43):黑灰色,可塑。层顶深度0.50—5.90米,层底深度2.10—7.10米,土层厚度0.60—3.3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仅在部分钻孔中出露。

(2)2细砂(Qplal43):褐黄色,稍密—中密,稍湿。层顶深度1.70—7.10米,层底深度3.10—8.30米,土层厚度0.50—4.4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不连续,仅在部分钻孔中出露。

(3)砾砂(Qplal43):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饱和,级配良好,局部含有粉质黏土夹层。层顶深度1.20—13.20米,层底深度6.10—18.90米,土层厚度1.30—11.5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4)圆砾(Qplal43):褐黄色,中密—密实,稍湿—饱和。层顶深度6.10—18.90米,层底深度15.90—21.60米,土层厚度2.70—12.2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5)粉土(Qplal43):黄绿色,中密—密实,湿。层顶深度15.90—21.60米,层底深度17.50—24.40米,土层厚度0.70—5.5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6)粉质粘土(Ql2):灰蓝色,可塑—硬塑,属中压缩性土,局部与粉土和粉砂呈互层状产出,局部含有机质。层顶深度17.50—24.40米,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最大揭露厚度29.20米,该层在场地内分布连续稳定。

2.2.2地下水

根据历年该地区水文地质资料,该场区正常地下水位应在自然地面下约7.00米左右。拟建建筑基坑开挖深度约为自然地面下9.50米(电梯井、集水坑开挖深度约自然地面下11.50米。

2.3工程难点

基坑东南侧有一棵古树需要保护,

根据现场情况,设计采用土钉墙支护

形式对基坑侧壁予以保护。古树附近

降水井井间距放大到40m,降水过程

中实时观测此处水位,古树附近四口

降水井可视实际情况是否启用。保证

降水对古树无影响。

3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计划有效工期为60天(不含土方开挖工期)。初步计划按四个步骤进行,施工部署及各工序施工安排叙述如下:

施工前的准备:在开工前完成,不单独占用合同工期。包括在现场搭设临建、现场水电线路接通并布置、施工放线,人员、材料、机械进场,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报批,建筑材料委托试验等,做好工程开工的一切准备工作。在此阶段甲方应协调土方完成施工场地清平整理、清除地表垃圾及杂物即可。

步骤一:降水井施工,工期安排30天。

步骤二:基坑土方开挖外运施工,此阶段根据土方开挖进度可穿插进行土钉墙墙施工,施工工期同土方进度。

步骤三:局部加深处护坡桩及冠梁施工,工期20天。

步骤四:土方开挖至坑底设计标高后,我方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土钉墙施工,工期安排10天。

以上工期合计60天(不含土方开挖工期),如土方与支护协调配合得当,工期有望缩短,但以上工期中未考虑政府相关部门限制土方外运及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

每一层的土钉施工:土方开挖至每一层土钉设计标高以下0.5m,进行土钉施工,待土钉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方可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施工,依次循环直至开挖至设计基坑坑底标高。

4施工方案

4.1降水井成井及运行施工

4.1.1降水井设计概况

降水方案选择:根据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降水拟采用坑外管井降水。计算模型按照潜水完整井,基坑远离边界状态。25/h,扬程为30.0m。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经平水期和涌水期基坑涌水量计算确定,基坑周围布设55口降水井(J1~J55),坑内布设6口降水井(J56~J61),两处加深处各布设4口降水井,在局部加深处周边布设3口减压井,井深18m,降水井平均井间距20m,为便于观测降水效果及降水深度,设置6口观测井,井深18m,降水井于观测井结构相同,井径为mm,井管直径mm,采用无砂混凝土滤水管,滤料采用3~5mm圆砾。降水井平面布置见图1

4.1.2降水井施工

1)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落实降水井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降水方法、管井长度及构造、降水设备型号及数量、集水系统布置、成井的施工方法和设备、质量安全技术措施、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估计及预防措施。

2)降水井工艺流程

降水工程工艺流程详见降水工艺流程

3)降水井成孔

采用旋挖钻机或反循环钻机成孔,成孔工艺及质量标准与护坡桩相同。

4)井管安装

1、将两根分岔的钢丝绳插入水泥托盘四个孔中,然后用四个钢钎插入钢丝绳的活扣中,捆扎固定好第一个井管于托盘之上,将托盘吊起,缓慢落下使托盘与井管放入井中。

2、下入井管时用铁丝将细竹杆捆扎在井管四周,防止井管接口处错位。

3、全部下管完毕,待围天滤料有一定的高度,使井管在井孔中稳定后,抽掉钢钎使钢丝绳与托盘脱离,为保持四周滤料围搷均匀,井管中心应与孔中心重合,然后将钢丝绳提出井外。

5)滤料围搷

在井管完毕后,向井管与孔壁的间隙围填3mm~5mm砂石滤料,以确保降水

井具有良好的过滤作用和透水性。

6)洗井

采用污水泵进行洗井。充分清除井孔内泥浆,破坏孔壁上的泥皮,冲洗掉井孔附件含水层中的泥土等细颗粒物质,以便在滤水管四周形成良好的天然反滤层,从而增大井孔周围含水层的渗透性,增大井的出水量。

7)水泵安装

潜水泵及泵管安装吊放,置于距井底以上1.0~1.5m处。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保护系统。

8)井盖安装

降水井管线及水泵安装完毕后即开始安装井盖,井盖用承重为50T的铸铁井盖,辅座要座在路基上,并在辅座下水泥砂浆找平,井盖做好后,用钢板盖三天,周围放置警示墩确保安全。

9)抽降

降水在基坑开挖前30天进行,抽降后应连续抽水,不得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间隔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返工或维修。当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重新洗井。

4.1.3布管及排水方式

1)单井φ50PE管暗埋汇入基坑周边φ镀锌钢管,在连接处安装Φ40逆向阀、截止阀、三通各一个,三通用于定期观察水体含砂量。镀锌钢管安装时采用法兰盘连接。镀锌钢管出水口经沉淀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3)施工方法

①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量测放线。

②挖沟时先用切割机将沟槽两边线切开,再用风镐开凿,将挖出来的土堆放在沟边一侧,土堆底边距沟边保持0.8~1米的距离,管沟的开挖及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

4.1.4供电电缆敷设及配电系统安装

1)抽水井的供电电缆,在排水管沟回填土之前置于排水管一侧,与排水管合槽敷设。电缆周围填充细砂,厚度为0.2m。电缆经由线路(硬化地面除外),地面上每隔20m左右设露出0.2m高的标志桩。

2)由动力配电箱引出的电缆到潜水泵之间电缆长度除留有适量的长度外,其它剩余量一律剪除,并排列整齐。电缆两端,配统一编号的标志环各一环。

3)电缆敷设路径如遇过路或穿越其它建筑物时,须穿厚度为2mm以上护电套管加以保护。

4)供、配电系统用的电力开关柜、动力配电箱安放要牢固稳妥。

5)为保证降水工程连续运行,需备足25%用电设备备件,以便及时换修用电设备。

6)电力开关柜及动力配电箱要上锁,应做好防雨、防砸等防护工作,并须安装围栏,并在围栏不同方向悬挂警示标志,其放置地点要安全、平整,周围无杂物堆放。

7)供、配电系统设有三级保护装置。电力开关柜中设有过流、短路、过热保护的自动开关。动力配电箱中设有过流、漏电保护的自动开关。所用电缆设计为三相五线制双“O”线。用电器具作好接“O”保护。

8)每条电缆的施工都要做好施工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施工人员姓名、施工起止日期、工作内容及存在的缺欠及整改措施。

9)场外配电箱及启动柜上锁、设置警示标志,并使用φ18、φ14钢筋制作隔离栏,隔离栏钢筋间距不大于20cm,检修通道上锁由电工本人保存并使用,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4.1.5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管井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4.1.6降水运行管理

1)降水运行起止时间安排及抽水泵启动顺序

本着科学合理、节约地下水资源、满足基坑施工要求即可为原则,降水井正式运行自基坑开挖前30天进行抽水,抽水截止时间自主体结构完成且结构外侧防水层全部交圈封闭后,确保达到防水功能的前提下,根据主体结构设计单位意见确定降水停止时间。

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建构筑物及地面的沉降影响,正式抽水时,先启动远离周边建构筑物抽水泵,由远及近开启抽水泵。抽水停止顺序为先关闭靠近周边建构筑物抽水泵,由近及远停止抽水泵运行。

2)专人管理

项目部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检查降水的流量、水面深度、沉降观测点的沉降数值、含砂情况,检查日常排水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水泵工作是否正常等。汇总整理每天的降水数据,及时上报至项目部。电工负责降水水泵的接线,配电箱的保护等。机修工负责降水管道的维修和水泵的维修、保养,在维护检查中发现降水不正常,立即查找原因,及时维修,确保施工期间降水能正常进行。

3)降水过程中,通过观测井及时观测水位变化,当水位降至设计标高后,调节降水流量,保证主体结构施工期间降水满足施工要求。

4)停止降水时,其顺序与降水的顺序相反,即先减少降水井的出水量,分批关闭降水井,让降水水位缓缓恢复,待降水水位恢复到自然水位后停止降水。

5)降水过程中,用盖板覆盖井口,防止进入落物,降水工作结束后分层回填。

4.1.7降水工程分阶段施工控制措施

1)降水运行根据土建施工进度要求启动,成井后严禁全断面、大降深降水;

2)在降水工作启动之前,应统一量测井内水位。降水工作启动后应测量动水位和出水量,降水初期24小时内不设置控制降深,主要为分析单井出水量情况及单井动水位情况,宜在抽水开始后的第1、5、12、24h各观测一次,以后每天观测二次。

3)降水的启用原则:应分批启动降水井。

4)降水井运行期间控制降深分阶段进行;水位每下降2m为一个阶段,当水位达到阶段控制目标时稳定3~5天结合观测资料分析周边建筑及道路沉降,沉降基本稳定时进行下一阶段降水。

5)降水井运行期间,可以采用交叉启动运行的方式观测水位降深及周边建筑及道路沉降,当水位降深不满足土建施工要求时逐段加密启动降水井;

6)降水井运行期间出现建筑倾斜值超限或者沉降过大、路面沉降明显的异常的情况时及时上报,暂停降水运行;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启动降水井运行。

7)沉降过大时根据需要及时采取回灌措施,回灌控制水量根据水位实际情况计算。

4.1.8注意事项及要求

1、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为7m。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开挖深度约为自然地面下10.0米,两处加深处为地面以下-15m、-18m。基坑设计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1.0m,水位降深约为4m。

2、为有效控制周边建筑及道路沉降,本工程采用分阶段控制降水:第一阶段降至现水位下2.00m,监测周边环境。无异常时可进行第二阶段降水;第二阶段降至现水位下4.00m,监测周边环境。

3、为了保证土方开挖、基础施工顺利进行,控制水位按不小于基坑底面下1m设计。

4、降水井成井过程中应做好地层记录,如发现有粉细砂层,应在砂层部位采用单层60目滤网包封,并向砂层外上下延伸3m。

5、静水位以上选用混凝土实管,静水位以下选用无沙混凝土滤水管,滤水管接头采用土工布包封,井底用预制混凝土底座封闭,并填入0.5m厚砾石;

6、采用托盘式下管法,井壁与孔壁之间采用3~5mm磨圆度较好的砾石充填;

7、下入井管填完砾料厚应采用排污泵洗井,洗井结束后,含沙量不得大于万分之一;

8、洗井结束后,采用水泵进行抽水试验,根据实验结果确定泵型;

9、降水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水位观察及记录。

10、基坑开挖到适当深度后,根据基坑的降水效果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布降水井.排水槽及集水井。

4.2土方开挖

4.2.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先支护再分层、分段均匀开挖→修坡和清底。

4.2.2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开挖前,要认真审阅基坑支护施工图纸,按技术人员审核的开挖方案,依据定位点用经纬仪及钢尺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并在基坑四周设标高控制点,以便在机械开挖时随时测量开挖深度。

2确定开挖顺序

本土方开挖工程中,现场出土口拟设置在基坑南侧。土方开挖时拟从北南进行基坑开挖。

3分层、分段均匀开挖

分层、分段施工:本工程基坑平面呈椭圆型,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开挖,分层开挖至每一层土钉设计标高以下0.5m~1.0m,严禁超挖,直至开挖至设计基坑坑底标高。距离坑底0.2m的土体必须人工开挖。

4土方开挖排水措施

1)在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作硬地化处理,并设置若干的排水沟,由地下水由排水沟排出场外。在设置排水沟时,还应避免漏水、渗水等现象,以防水重新进入坑内。

2)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基坑侧壁漏水、涌土,需要马上回填反压,反压土方可以利用勾机就近开挖基坑内的土方,也可以采用事先准备好的砂包,然后对漏水、涌土部位进行灌砂压浆加固,将涌不部位由水砂流失造成的塌方及时回复成原样。

5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基坑支护方案中土方开挖的进行,并严格遵循“先支护后开挖,分层分段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开挖期间,随时注意观测支护结构的变化动态,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挖土并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汇报,经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3)支护结构顶面禁止堆放材料和重物,基坑四周禁止堆载,禁止重型车辆通过。

4)做好机械、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安全。

5)夜间施工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备,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

6)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降雨天气,影响运土道路的运输,所以土方开挖前要联系好砖渣或其他辅助材料,以备用垫路应急。

7)提前做好外部协调工作,办理施工手续及运输车辆通行手续,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6土方外运处理措施

1)土方开挖期间,运土车辆设置专人协调组织,指挥车辆按指定线路行走。

2)根据政府及环卫及交通运输部门的要求,对土方外运车辆制定切实可行得行走线路,并在运土车辆出场前加盖帆布,以减少运输时的撒漏使道路污染。

3)按指定地点堆土,严禁乱堆乱放。

4.3土钉墙施工方案

4.3.1施工准备

基坑周长m,支护深度10m,土钉墙面积约为0㎡,土钉墙分为两段,ABCDE段坡比为1:0.5,EA段坡比为1:0.3,均为5排土钉,间距1.3m,排距1.6m,梅花状布设。土钉成孔工艺采用人工洛阳铲成孔,孔内重力注浆,土钉及面层加强筋钢筋接头采用电弧焊,网筋编制采用绑扎,面板施工采用机械干式喷射混凝土法。

4.3.2施工工艺流程

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设置土钉(包括成孔、置入钢筋、注浆、补浆)→铺设、固定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

4.3.3开挖工作面、修整边坡

土方开挖应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中施工步骤要求进行分层开挖,并应严格控制土钉墙支护段开挖坡比及加深处支护桩段开挖至桩外皮,分层开挖厚度不得与施工步骤安排中要求每层开挖厚度有大于等于0.5m偏差,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锚索与喷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由于本项目基坑面积较大,基坑深度较深,土方工程量大,为保证工程进度、施工质量、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及工程安全,土方开挖单位应与我方进行密切配合,可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土方开挖工作。如本层支护施工全部完成而土方开挖未能及时提供支护施工作业面时,土方开挖时可先在基坑四周按下层开挖深度进行掏槽,掏槽宽度不应小于15.0m,以保证支护施工顺利完成为下层土方开挖创造工作面;如本层土方已完成开挖而支护施工尚未完成时,土方开挖单位可在距离基坑四周边坡不小于20m的基坑中部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4.3.4土钉、锚索设置

1)支护工作面具备后立即进行钻孔施工,成孔经过监理验收后,及时安置土钉钢筋并注浆。

2)土钉钢筋置入孔中前,应先设置定位支架,保证钢筋处于钻孔的中心部位。

3)注浆方式为重力注浆。采用底部注浆方式,注浆导管底端应先插入孔底,在注浆的同时将导管缓慢匀速撤出,导管的出浆口应始终处在浆体的表面以下,以保证孔中的气体全部排出。

4.3.5铺设、固定钢筋网

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的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网片用插入土中的钢筋固定。

4.3.6喷射混凝土面层

1)喷射混凝土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根据料管长度,风压等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2)为保证混凝土喷射厚度,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钢筋作为标志。

3)喷射混凝土强度用边长mm立方体试块进行测定,制作试块时应将试模底面紧贴边壁,从侧向喷入混凝土,每个喷射工作日留取试块一组。

4.4护坡桩及锚索施工方案

4.4.1护坡桩施工

北侧加深处共根护坡桩,桩长28m,桩径mm;南侧加深处共79根护坡桩,桩长28m,桩径mm。护坡桩施工采用旋挖钻机或反循环钻机施工,钢筋笼现场制作吊装以及混凝土灌注。为防止护坡桩施工时由于相邻两桩施工距离太近或间隔时间太短,造成塌孔、串孔,采取分批跳孔施作,成孔顺序为1→5→9,2→6→10,依次循环。

4.4.2施工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理解设计意图,并进行图纸和技术交底。

查明施工区域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情况,考虑施工对邻近建筑或区域的影响。了解土层构造,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地下水情况。

根据设计要求及地层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机械以及配套的机具设备。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图纸和施工方案交底,专业工种进行短期技术培训。

组织现场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安全、文明施工规程,增强职工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

进行桩位测量定位交底、复测及验收工作。

钢筋笼加工所需原材料全部进场,并至少储备一个工作班的用量。

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是施工管理,原材料质量控制,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材料及时供应的保证措施及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在考察的基础上,完成商品混凝土供应企业的选定。落实好混凝土的标号、塌落度、外加剂等要素。

4.4.3施工工艺流程

采用旋挖钻机或反循环钻机钻进成孔,商品混凝土灌注,钢筋笼现场制作、吊装,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具体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4.4.4测量定位及复检

由业主书面交我方测量人员基线控制点和高程点,根据桩位平面图及现场基准水准点,使用全站仪测定桩位,并打入明显标记,桩位放线应确保准确无误。经监理复核后方可开钻,桩位中心基点做好专门保护。

4.4.5埋设护筒

①根据测量放样结果进行护筒埋设。护筒采用板厚为6mm的钢板制成,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mm,埋设深度不小于2.5m,顶部应高出地面0.3m,护筒上设1个溢浆口。

②护筒埋设可利用钻机开挖,挖坑直径比护筒大20cm,坑底须平整、结实,以利于护筒埋设及其垂直度控制。

③埋设护筒时,护筒中心应与桩中心重合,用钢卷尺进行检查,其偏差不得大于50mm;使用锤球吊线进行垂直度的校正,并严格保持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确保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钻进。

④护筒位置正确固定后,四周均匀回填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并分层夯实,保证护筒埋设,确保成孔的质量。

4.4.6泥浆池及制浆

由于桩距较小,为满足施工作业面,将泥浆池设置在基坑范围内,为防止施工期间泥浆到处漫流,泥浆池采用砖砌,内侧用水泥砂浆抹面。沉淀的泥浆用泥浆车运至业主及环保部门所规定的排放位置。

泥浆采用制备并砌筑泥浆池循环使用。泥浆比重控制在1.15~1.20。泥浆配制选用优质膨润土,并在钻进过程中,为保证成孔质量,在泥浆中掺入粘土及少量的生石灰粉等制成优质泥浆加强护壁以防坍孔。

泥浆搅拌采用2台2L-型高速回转式搅拌机。制浆添加顺序为:

具体配制细节:先配制CMC溶液静置5小时,按配合比在搅拌筒内加水,加膨润土,搅拌3分钟后,再加入CMC溶液。搅拌10分钟,再加入纯碱,搅拌均匀后,放入储浆池内,待24小时后,膨润土颗粒充分水化膨胀,即可泵入循环池,以备使用。泥浆性能指标见“表二”。

表二制备泥浆的性能指标

4.4.7钻机就位钻进成孔

钻机就位时底座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移位,采用桩定位器对准桩位,定位误差不大于20mm。垂直度采用钻机自身的垂直检测装置控制,并辅以人工量测倾斜量。准确控制好钻进深度,及时做好进入持力层的记录,并及时通知监理人员进行验证。

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钻杆跳动、不进尺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如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应及时向项目经理部汇报。对成孔设备的机械性能要经常检查、维修,以防止发生机械和人身事故。

4.4.8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①钢筋笼制作

a钢筋笼采用现场加工制作,钢筋笼加工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钢筋笼主筋采用机械连接(套筒连接),主筋与箍筋采用全数绑扎。加强筋首先单面焊接成形后再与主筋连接,加强筋与主筋必须全部电焊牢固,机械连接与焊接必须符合相应技术规范。钢筋焊接时严禁烧伤主筋和焊接不牢,钢筋笼主筋搭接互相错开,保证同截面的接头数量不多于主筋根数的50%,相邻主筋接头错开距离应大于35d且不小于mm。

主筋采用套筒连接,加工钢筋端头螺纹,应用水溶性润滑液,不得使用油性润滑液。操作工人应逐个检查钢筋端头螺纹的外观质量,钢筋端部螺纹的断牙数不应大于2牙,丝扣部分牙齿缺陷每圆周内不应大于1/4周,可调螺纹长度应能使整个套筒的丝牙旋入。

加工好的钢筋接头应按规定批量进行送检,每加工个接头应送检一次。已检验合格的端头螺纹应加以保护,戴上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连接钢筋时可用普通扳手旋合接头到位,并用力矩扳手检验是否牢固。检验外露有效丝扣牙数在2牙之内。

b采用钢筋“耳朵”的方法控制桩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耳朵”尺寸根据钢筋保护层大小制作,钢筋“耳朵”焊在骨架主筋外侧,间距2~6m。

c制好的钢筋骨架必须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存放时,每个加强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方木,以免粘上泥土并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钢筋生锈。成型骨架与半成品骨架都要挂牌标识,避免吊装时出错。

d钢筋笼加工完毕,报请甲方、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见“表三”。

表三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②筋笼吊放

a采用25T汽车吊车下放钢筋笼,吊点必须合理,配备专业吊车司机和信号工。

b下笼时由人工辅助对准孔位,保持钢筋笼的垂直,轻放、慢放,避免碰撞孔壁,严禁高提猛放和强制下入。

c吊放钢筋笼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钢筋笼轴线与桩轴线吻合,保证桩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另外在钢筋笼最上端设定位筋,由测定的孔口标高及桩顶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核对无误后焊接定位。

d钢筋笼应使其在浇注过程中不上浮,也不下沉。

e安装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甲方、监理验收,尽快进行桩身砼的浇灌。3.7.9商品混凝土的运输

由商品混凝厂家运至现场,现场技术员检测混凝土外观及质量,对目测有问题的混凝土,应采取样品测定其塌落度,坍落度要求为~mm。

混凝土强度检查现场取样制作试块,送有资质单位测定其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9水下混凝土灌注

下钢筋笼、清孔后,立即灌注商品砼,塌落度为~mm。

清孔、下钢筋笼后,立即灌注砼。砼灌注时坍落度为mm~mm,必须在首批灌注的砼初凝之前完成整根桩砼的灌注,灌注尽量缩短时间,连续作业。

①导管安装

a导管采用Φmm或φmm的钢管,安装前要检查其内壁光滑度,对检查合格的导管在平整开阔场地进行试拼。拼装完毕后对每节导管进行编号,并进行泌水性及隔水塞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b将试拼合格的导管用吊车按编号逐节吊入孔内,在孔口处进行连接,下管时必须人工辅助,位置应保持居中,不得碰撞钢筋笼,以免造成钢筋笼倾斜或孔壁坍塌。导管底距孔底应保持mm的距离。下完导管后在导管上口接贮料斗(接口应在孔口1m以上),贮料斗使用前应用水浇湿,拔塞的铁丝上端应扎在贮料斗顶口。

c导管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防止管内剩余砼凝固,堵塞导管。

②水下灌注砼施工工艺:

灌注首批砼之前在漏斗中放入隔水塞,然后再向料斗内放入首批砼,料斗内砼量达到至少能够保证埋深导管2m以上时方可拉开闸门灌注首批砼,拉开阀门的同时砼罐车开始放砼,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首批砼灌注正常后,连续不断灌注,灌注过程中用测锤测探砼面高度,推算导管下端埋入砼深度,并做好记录,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每次拔管长度必须保证导管的最小埋深深度,导管埋深控制在2~6m)。直至导管下端埋入砼的深度达到4m时,提升导管,然后再继续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将井孔内溢出的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③水下灌注砼的相关技术要求:

灌注过程中砼面高于导管下口不小于2.0m,每次拆除导管前其下端被埋入深度不大于6.0m。灌注必须连续,防止断桩。随孔内砼的上升,需逐节快速拆除导管,拆管停顿时间不宜超过15min。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的砼应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砼整斗从上而下倾入管内,以免在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的橡胶密封垫。桩身砼超灌0.5m左右,达到强度后,将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用风镐凿除。做好砼浇筑记录。灌注过程要保护安设在钢筋笼上的监测元件。

④试验要求

a水下灌注砼施工时,试验人员每m(不足m根按m计)取一组试块,对砼质量进行检验。

b钻孔桩完成后,将对每根桩进行桩体砼无损检测,如发现不合格桩,将视情况严重性对相关作业班组进行处罚。

4.4.10砼塌落度测量

先湿润塌落度筒,并把它放在一块0.15㎡的经湿润的钢板上,然后脚踩两个脚踏板,使塌落度筒在装料时位置固定,把砼样分三层装入筒内,每层捣实后的高度大致为塌落度筒高的三分之一。

每层混凝土用捣棒插捣二十五次,插捣底层时,捣棒需稍倾斜并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捧应插透本层并使之刚刚插入下面一层。插捣顶层时应将混凝土灌至高出塌落筒。顶层插捣完后,用捣捧把混凝土表面搓平。

刮清底板,并小心地垂直提起塌落筒。试验时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塌落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地进行,并应在不大于秒内完成。

提起塌落筒后,立即量测筒高与塌落后混凝土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其塌落度值。每台班测定塌落度一次。

4.4.11混凝土试块的制作

先将试模内外壁上的杂物清除干净,再将试模放在较为水平的地方,然后在试模内壁均匀涂上一层机油。

第一次在试模内注入三分之一高度的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然后用捣捧在试模内特别是四周反复捣冲20下。第二次将混凝土基本装满试模,再用捣捧反复插捣30~50下。第三次将混凝土样添满试模,稍经插捣边振后,将混凝土面抹平。

戴模试块放在环境温度15℃以上的室内。混凝土试块制成约24小时即可拆模,先在拆出的试块上用黑色墨汁标注桩号、制作日期及工程名称等,然后放入养护池内进行养护。

除去试模模板上凝结的混凝土,清洗试模。

将制作已够28天的试块送试验部门做抗压强度试验。

制作混凝土试块及测量塌落度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养护池水温度不得低于+20℃,养护池水要求每10天更换一次。制作试块、测量塌落度人员要戴胶皮手套,以防混凝土腐蚀皮肤。

4.4.12冠梁施工

开挖冠梁基槽,并进行冠梁的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护坡桩的冠梁施工一般在土方开挖前施工,该区域土方开挖应在冠梁施工完成两周后进行。

4.4.13锚索施工及预应力张拉

锚索长度12m,孔径mm。锚索施工与土方开挖配合进行,钻孔机械采用锚索钻机。

1.土方开挖至待施工锚索的锚头标高以下0.5~1.0m处停止开挖,进行锚索施工;

2.锚索为旋喷自带纲绞线,孔底锚固段旋喷孔径mm长度不小于5.0m,其余锚固段孔径不小于mm。钢绞线规格为级2×φs15.2。

3.水泥浆水灰比0.5,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

4.施工顺序:放样定位→钻孔带进钢绞线→喷浆→浇注压顶(养护至设计强度等级75%以上)张拉与锁定。

5.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锚索自由段的自由伸长变形,锚固段强度注浆施工完成一周内方可进行锚索张拉。

6.锚索的张拉及锁定分级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张拉荷载为设计荷载的1.1倍;

7.如旋喷锚索遇意外情况无法继续钻进时,施工单位可将情况如实报告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后,进行问题锚索的切割,并在问题锚索旁边另行开孔进行新的锚索补救施工,锚索规格尺寸及其他参数与原设计锚索相同。

5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刘建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质量员、材料员、施工员、安全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

表四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6质量保证措施

6.1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综合评价指标达到合格。

6.2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6.2.1质量管理机构

由公司技术质量部、项目总工程师、项目质检安全部构成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全方位进行质量控制。将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分解责任到人,落到实处。

6.2.2质量追究责任制

1)对违反操作规定,造成不合格品者,除警告外并视情节予以经济处罚,对造成重大质量事故者,报公司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质量管理控制点及责任人列入质量管理控制点及责任人表。

2)公司对创优质工程的项目部予以奖励,对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项目部予以经济处罚外,视情节对相应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理。

3)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负责制。

6.3施工人员保证措施

1)建立符合本工程要求的项目部组织机构,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

2)施工前对参加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一步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加全员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提高遵守质量管理制度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用令人满意的工作态度来保证工程质量。

3)加强岗前学习培训,凡参加本工程建设的施工生产人员,不论进场时间先后,上岗前必须参加施工操作规程、施工工艺方法和施工质量标准的岗前学习,特别是施工质量标准,更要求生产工人熟练掌握,并组织考试,符合考核标准的工人才允许参加本工程施工。所有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持证上岗。

4)采取劳动工资与质量密切挂钩分配形式,以施工质量作为分配工人浮动工资的一个主要标准。

5)实行奖优惩劣制度,对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按图施工,施工质量优良的个人和班组给予奖励,对工作粗心大意,造成质量事故的,给予处罚,并及时调离现有工作岗位。

6.4施工设备保证措施

1)关键设备由专人负责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在施工时能正常运转。

2)机械按工程的时间和进度要求进场,保证工期按计划进行。

6.5施工材料保证措施

1)主要材料必须对供货方进行考察,达到合格者准许供货。

2)进入现场的材料都要按规定进行检验。凡质量有问题,检验不合格者,坚决退货。

3)工程中的钢材、水泥及混凝土质量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要保证材料质量不出现任何问题,首先是建立现场的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4)材料员对所进的材料按质量要求进行验收,有质量问题的材料严禁进入现场,坚决堵塞不合格材料混杂在已检验合格的材料中。

5)有出厂材质合格证明的钢材送到现场后,试验员要在甲方或现场监理见证取样,送到法定检验单位进行拉力试验及焊接性能测试。

6)商品混凝土进场后,要对外观质量检查,并在施工现场测量混凝土坍落度,按要求制作砼试块,同标号混凝土每台班制作一组。

6.6工程资料、技术保证措施

1)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明确施工质量和工期控制的关键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方法,根据各种综合条件,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选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投入工程施工。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将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及工期要求准确地传递到施工生产第一线。开工前首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听取技术交底。

3)对各种记录表格、试验表格、报告等建立技术挡案,保证各种资料的规范和完善。

4)定期开现场技术会,通过现场监督,周密检查,吸取施工经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5)每晚工程例会制度。每天晚上汇集各个班组负责人参与例会,进行当日工作总结和次日或近期内的工作安排,协调资源分配、解决施工遇到的进度和技术上的困难。

7主要分项工程的技术保证措施

7.1施工放线技术保证措施

1)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城建管理部门测放的建筑红线标志点及坐标成果资料,提供高程基准点两个并引入施工现场且有成果资料。

2)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认真进行检查放线成果,确认无误后方能使用。

3)测量定点工作,必须由测量专业人员进行。

测量人员根据建筑平面位置图进行建筑物的测量定位,检查无误后,根据桩位图进行各轴线及桩位测量定点(轴线点采用木桩固定),各轴线桩位外5~6m引测2个测量控制点,作为复测定点及校核的基准点(采用砼固定)。施工放线的精度为:轴线偏差±10mm,桩位偏差±20mm,施工技术员对照桩位平面图对每个桩位纵横间距进行复查。

测量人员提交桩位测量定点成果资料,经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验线后方可开工,验线形成书面文件。

4)放线完成后,插入φ8钢筋,以确保孔位的准确。

7.2桩成孔技术措施

采用旋挖钻机或反循环钻机钻进成孔,成孔质量控制标准、控制方法及奖惩措施在开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机组人员进行交底,施工进度及事故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以保证成孔质量及工程进度。

7.2.1孔位偏差控制措施

1)钻机对正桩位后以交叉两个方向垂线法瞄准钻杆进行调平;开钻前,当班技术员检查桩位编号、相邻孔位之间相对距离,开孔偏差合格后方可开钻。

2)在钻进过程中,如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晃动、钻不进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

3)对成孔设备要经常检查其机械性能是否正常,对设备及电器装置要定期检修维护,以防发生机械和人身事故。

7.2.2孔径偏差控制措施

1)钻机进入施工现场,正式开钻之前技术人员应检查钻机的钻头径,应确保钻头直径不小于钻孔直径的95%;钻头使用时间较长时检查其周边是否磨损,如发现磨损应当及时修理,以保证成孔直径不小于设计孔径。

2)有缩孔迹象的桩孔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采取通孔措施,即在缩径位置反复扫孔,以保证桩不缩径,也可采用抬高水位的措施防止缩径。浅部缩径可采用套管隔离,以保证孔径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7.2.3成孔深度控制措施

1)用于测量孔深的测绳应经常用钢尺进行校核,以免尺寸标注产生滑动影响测量结果。对于有断裂结头的测绳应及时更换,以免成孔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成孔验收时对成孔深度应进行二查二验,并进行现场验收签字。

7.2.4孔底沉渣控制措施

1)钻进到距设计孔底标高20~30cm时停钻适当时间,待悬浮在井液中的钻屑沉淀后,一次缓慢钻到孔底,钻机原位钻进清孔,保证沉渣厚度满足规范要求。

2)下入安放钢筋笼时应尽量避免挂碰井壁,以免井壁泥土掉入孔底。

3)应尽可能缩短成孔验收与灌注混凝土之间的时间。

7.2.5孔斜控制措施

1)钻机进入施工现场后钻工要仔细检查钻杆的垂直度和钻杆结头处中心是否与钻杆中心完全重合,对于弯曲严重或丝扣偏心的钻杆严禁使用。

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钻杆跳动、机架晃动、钻机移位等现象,应立即停机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较大孔斜。

3)成孔质量由机组自行严格按规范(JGJ94-)进行自检,作好钻进中的各项记录,自检合格后,交当班技术员和甲方代表、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4)成孔深度以标高确定,桩径允许偏差±2cm;孔底沉渣厚度≤30cm;钻孔垂直度≤1%;桩位水平位移D/6~D/4(JGJ94-)。

5)当班技术员填写好当班记录,当班桩位开孔、终孔编号、钻机编号、钻机调动、验收桩位的时间及当班期间发生的和施工有关的事件记录。

7.3成桩技术措施

1)灌注班长和当班技术员用水准仪重新测定孔口标高,严格控制孔口至桩顶的高度,成桩时要不断测量桩顶至孔口高度,以保证桩顶标高及反浆高度。

2)验收后的钢筋笼采用吊车两点式起吊,垂直下入孔内,按标高安放钢筋笼。

3)导管两管间用法兰盘连接,法兰盘要水平以保证其垂直度。下导管应避免挂钢筋笼。

4)随着砼的上升,要适当提升和拆卸导管,导管埋入砼中最大深度不超过6m,导管底端埋入砼面以下的深度不得小于2.0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砼面。在砼灌注过程中,灌注技术员要经常测量导管埋入深度,计算砼灌注量,作好记录。

5)灌注砼应连续进行,绝对不得中断,如发生堵导管事故,应及时采取捅、砸等办法进行处理,万不得已,可将导管全部提出,二次抛球。

6)为防止钢筋笼上浮,提升导管时要避免挂上钢筋笼。

7)为保证设计桩顶标高,应注意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反浆量不低于50cm。

8)当班技术员检查灌注记录及砼灌注质量,作好当班报表。

8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8.1安全保证体系及管理组织

1)建立安全生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2)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基坑支护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7)。

8.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本项目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清远市政府有关法令和管理规定的要求。坚持“领导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设施是前提,管理是保证”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本工程的施工安全。

2)根据施组和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到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

3)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各项工程施工前,工程技术部门必须向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各类事故危害、,组织管理人员、工人学习国家和广州市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活动。

4)认真作到四个“坚持”。坚持“三工制”:工前安全讲话,工中安全检查,工后安全评比;坚持周一安全学习活动;坚持“四个不放”: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订出今后的防范措施不放过;坚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技术工种必须进行上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5)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围护、防栏、防护罩等都必须齐全、有效,并且不得擅自拆除或移动。如因施工实施需移动时,应采取安全措施方可施工。

6)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包括机械工、电工、电焊工等必须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特殊作业要有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7)施工用电在开工前要先作好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严格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的要求施作,工地照明、高压电力线路的架设要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各种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挂安全标志(牌),确保用电安全。

8.3主要施工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8.3.1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建立门卫和巡逻护场制度,巡逻人员佩戴执勤标志,人员出入施工现场凭证,外部人员入进行登记;

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掌握人员底数,制订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治安消防协议;

3)施工现场的布置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要按批准的总平面图进行布置。

4)现场的生产、生活区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5)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办公及居住室外内不得堆放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易爆材料。

6)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59-99的规定执行。

8.3.2供电、电气设备安全措施

1)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并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造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2)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分开布设。

3)所有电器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4)现场所有用电设备的安装、保管和维修应由专人负责,非专职电气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

5)施工现场所有的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现场需提前预备备用电源,设置kw柴油发电机一组,用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8.3.3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各种机械要有专人使用、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的关键部分进行检查,预防机械故障及机械伤害发生。

1)电焊机安全操作措施

①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式移动电焊机。如焊接中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②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和切割。

2)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操作措施

①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本机规定的钢筋直径、根数及机械转速。

②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内站人,弯曲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9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9.1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工期进度的措施

9.1.1为确保工期目标,在总体上,我们将抓住如下诸项控制措施:

1)首先抓住总体控制,应用统筹原理编制总体施工网络计划,分析各工序在计划中关系,优化网络计划,正确确定关键路线,以此为前提,合理组织人、机、料的施工投入;

2)根据总体控制计划,实施进程中不断完善和分解、编制详细的季、月、旬生产计划,实行信息监控,及时高速部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每一个阶段的计划如期实施。

3)定期召开每周生产例会,加强与各配合施工单位协调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控制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减少因为质量问题的返工。

加强劳动办管理,及时组织劳动力进场,合理安排各班组的工作面,避免窝工降低工效;

5)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安排流水式施工。

采取确实可行的雨季施工措施,避免因雨季影响工期。

9.1.2各项目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加强管理,确保工期

1)对准备投放到本工程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保养,以保证机械设备进场完好,正常动作。

2)考虑到工期较紧,就要合理安排,实行两班作业。

3)通过合理的材料供应计划,确保材料的供应及时、充足

4)质量检查员跟班作业,随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不引起返工。

5)各种预埋件,预留孔洞要定位准确,安装牢固,并由专人负责检查,以免遗漏,造成不必要的工期消耗。

6)每进入一个机关报工序之前,提早将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交建设、监理查验、确认。

7)衽流水施工方法,实现均衡的流水施工,加快施工速度;

8)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

9)建立文明卫生管理小组,加强对食堂和住所卫生监督和管理,减少病员,确保正常的施工。

10)建立甲、乙、监理三方联席例会制度,检查计划实施情况,研究解决影响工程进度的关键问题,安排下一步工作。

9.1.3充分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1)全力协助建设单位办理开工前的一切手续。

2)接到开工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进场,进行轴网控制测量和引测高程。

3)接到图纸后,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图纸自审和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尽快提交自审记录和施工组织设计给监理单位,由监理单位审批。

4)及时组织机械、材料、人员进场。

10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本工程要求做到文明施工,对钻孔生成的泥浆、泥渣,排入泥浆池中,待其晾干后,采用自卸汽车拉走,避免施工现场泥浆横流。

3)对于场地内外的掉土要有专门人员及时清理,以免影响环境卫生

4)未硬化的场地,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5)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6)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湿润或采用围挡进行施工。

7)严禁向施工场地外抛掷垃圾。

8)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不按喇叭,保证行使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

11施工机械配备及材料计划

11.1机械设备的配备

依据本场地所处的位置条件、工期进度计划以及政府条文规定,由各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安排本项目施工主要机械仪器设备配备计划如下:

表五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11.2材料的进场计划

本工程所需的主要材料为钢材、水泥及商品混凝土。

材料进场计划:

由于施工场地相对狭小,场地周围无堆放大量材料的条件,因此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将材料分批次进场,初步计划分三批进场:

第一批材料:护坡桩钢筋一次性进场,在施工合同签订及现场测量放线完毕后即可组织进行。

第二批材料:带场地平整后,可进行锚索、型钢以及其余钢筋及水泥进场。

第三批材料:随施工进度进行锚索、土钉钢筋及水泥进场。

商品混凝土根据成桩的进度,在桩成孔完毕随时准备进场。

12基坑支护应急预案

12.1应急预案的方针与原则

“发生事故时应遵循“保护人员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达到控制事故,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

12.2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12.3基坑开挖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应急措施

危险因素:

1、违规违章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缺陷,基坑发生坍塌滑坡

2、护坡桩侧向位移

3、受到应力的影响基坑坑底隆起

4、高空坠物

(一)基坑坍塌滑坡

1、预防措施

①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②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基坑底设置集水坑和排水沟。

③在进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④坡顶严禁堆积荷载,

⑤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

⑥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2、应急措施:

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的人员进行疏散。

②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③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④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⑤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⑥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二)支护桩侧向位移

1、安全预防措施。

①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层开挖深度不超过设计深度,确保支护体系稳定。

②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应急措施:

①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立即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②如由于支护体系失稳已经引起基坑坍塌,立即对基坑坍塌处回填土方,并清理基坑周边的超载,如果围护结构背土发生土体流失,要立即填充砂或砼,同时对周围支撑复查,查找是否有支撑松弛,如果发现有支撑松弛,应立即加垫木楔,防止失稳现象扩散。

(三)基坑坑底隆起

1、安全预防措施

①基坑开挖过程中加强基底隆起监测,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②地基加固、周边设降水井降水等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③基坑周边防止过多的超载。

④开挖前对围护质量摸底、祥查,对可能会发生渗漏的部位进行注浆封堵处理。

2、应急措施:

①立即疏散险情现场作业人员,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单位或住宅内的人员进行疏散。

②发现坑底隆起迹象,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应立即加设基坑外沉降监测点。

③回填注浆或回填土,直至基坑外沉降趋势收敛方可停止回灌和回填。

(四)高空坠物

①作好基坑四周围闭工作,在基坑坡顶和基坑边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护栏安全网;

②为防止地面杂物吊入基坑,在基坑周边护栏下缘设置踢脚板。

另外项目部应该配有消防器械,及简易医疗急救器械及药品。

12.4应急救援小组名单及联系方式

12.5应急救援组织架构

1、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是项目部的非常设机构。负责基坑施工范围内的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布置、实施和监督协调工作。及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及善后处理,按照国家、行业和公司、指挥部等上级有关规定参与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共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安全保卫组、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专家技术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等八个专业处置组。

3、各救缓组职责:

①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人:/

主要职责:负责“预案”日常的管理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报告,通知指挥组全体成员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在实施应急救援任务时与其他处置组协调工作,按照经理的命令调动抢险队伍,机械物资及时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②事故救援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根据专家技术组的技术建议和事故现场情况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迅速组织抢险力量进行抢险救援。

④后勤保障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迅速组织车辆运送抢险队伍及抢险物质,必要时立即切断主电源,并与医疗救护组协作保障所需物品的使用。

⑤善后处理组负责人:/

主要职责: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对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安置等工作,并于保险公司协调理赔事宜。

在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组长发布启动本应急预案命令时,各职能组无条件地服从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应急救援的行列。

12.6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原则

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上报重大事故情况。

2、紧急通讯联络

紧急报警电话

紧急救援消防电话

急救中心电话

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电话

天气预报电话

3、事故报告程序

发生上述事故后现场施工员应立即向工区负责人汇报,工区负责人接到报告的同时向我队应急救援协调领导组办公室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后续情况。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要求与、、、以及其他相关救援电话联系增援。

4、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接报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领导组组长,组长接报后根据报告的情况判断事故的级别下达启动应急预案命令,展开现场救援工作,有关部门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到指定地点集结,勘察事故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就近调动抢险队伍、机械设备实施应急救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同时应向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汇报。

5、报告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类别。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情况。

已采取的救援措施。

6、应急救援

(1)各工区在发生事故向队应急救援领导组组长报告的同时,应组织有一定救护常识的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医院救治,保证第一时间的救护工作。

(2)抢救被堵人员时,可用呼喊、敲击等方法听取回声,并判断遇险人员的位置。

(3)清理堵塞物时,要防止伤害遇险人员,严禁用镐刨、锤砸等方法破土块。

(4)各抢险组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指挥组命令,按照本“预案”“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中各专业处置组的职责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展开工作。

12.7应急结束

应急救援指挥组应根据救援处置进展情况,在确定没有被困人员、伤亡人员已转移和事故现场已稳定的情况下,由应急救援组组长(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状态结束。

12.8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由善后处理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妥善处理。

2、调查、总结

由事故调查组按照职责工作内容进行调查处理,并写出书面总结材料上报。

12.9宣传教育

根据公司的相关要求,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重大事故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预防事故的意识和防范能力,积极组织应急预案培训,使参加救援的人员熟悉掌握应急预案中应承担的责任和救援工作程序,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13基坑变形监测

13.1基坑变形监测的目的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本工程监测的主要项目为: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周边地面及管线沉降、周边建筑物沉降与倾斜、地下水位。

1.根据规范要求,应对基坑边坡坡顶及降水影响范围内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主要监测内容为:基坑边坡坡顶水平位移观测及相邻建筑物沉降观测。

2.沿基坑四周边坡坡顶设置水平位移观测点,在相邻建筑物角点及各边中点设置沉降观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

3.监测项目在边坡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

4.监测频次及预警值:

a监测频次:土方开挖期间每周观测二次,支护施工完毕后至基坑回填期间每周观测一次,强降雨后应增加监测。

b监测预警值:

护坡桩坡顶水平位移控制值30mm,报警值25mm;

相邻建筑物沉降控制值20mm,预警值15mm。

5.土方开挖时应注意观测点的保护,监测结果应及时反馈,实行信息化施工和动态设计;当监测结果达到预警值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边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13.2监测应急措施

(1)立即口头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并在24小时内用书面形式(电子邮件或传真)向业主、临理发出报警单,并由业主、监理通报相关单位,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立即安排监测人员及时做好加密监测工作,制定应急监测计划方案,同时与业主、监理协商办理相关加密、加点手续;

(3)及进与设计、监理、业主沟通,协助分析变形过大原因,报出合理化建议;

(4)基于变化趋势做进一步反应和所产生影响的预测。

13.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

(1)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

(2)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

(3)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

(4)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

(5)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漏等;

(6)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