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介绍 >>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谢强为文化具象,让历史说
谢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轻工“大国工匠”
江苏工匠/江苏技能大师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非遗项目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
江苏省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领办人
担任:
国家级课题《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陶瓷》执行主编,全国省卷预审专家;
《宜兴紫砂陶》标准编制专家、学术主持;
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非遗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陶瓷专委会副主任;年出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学士学位,年从艺,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鲍志强先生。
艺术创新:历时10年完成“中华文明”大型主题紫砂百壶系列创作,已在南京博物院、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开展艺术巡展。作品入选年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览、年迪拜世博会江苏周展演。获国家科技部“创新奖”,著作权版权登记7项(另有作品版权94项)、外观设计专利39项。“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四套”“人民网”“中国网”“学习强国”省级平台作专题报道。
参与国家课题: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苏陶瓷》执行主编。同时,被聘为《全集》全国省卷预审专家组成员,负责部分省卷的预审工作。
作品获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年举办创新大赛获“金鼎”奖。
主持大型公益项目:年自筹经费、自组团队,主持“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对丁蜀镇周边20多个村数万乡村紫砂艺人进行系统专业培训,提高紫砂村民综合素质,提升乡村紫砂工艺品质,促进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有1.3万多人次参与线下培训,83万人次参与线上交流学习。“人民日报”“中国网”“学习强国”江苏平台多次作专题报道。
文化交流:年《如虎添翼》上海世博会江苏馆展览。年《丝绸之路》紫砂茶具参加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组织在英国举办的中英文化交流活动。年赴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访学交流。年应邀参加保利承办的“陶都风”温哥华艺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家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举办的“从都国际论坛”。问:您历时十年,用百壶谱写了“中华文明史”,自年起,“中华文明”紫砂系列作品先后在“从都国际论坛”国宝展、南京博物院、人民日报社、中央党校、中国美术馆等进行艺术巡展,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那么您的初衷是什么?谢强: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这是世界的奇迹,我想以紫砂非遗作为载体,用紫砂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展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这既是对历史文化的礼赞,也是对当代紫砂文化的拓展,在全国甚至世界的巡展也能让中华儿女、让更多人从另一个角度加深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有助于留住文化根脉,弘扬时代精神,推动紫砂创新发展之路。中华文明·远古·百草传奇
我从年开始创作,主要分为两条脉络呈现。一是以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为“横轴”,选取历史典故提炼创意思想,构成历史演进的史实脉络;二是汲取周、秦、汉、唐、宋、元、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多门类艺术符号互鉴创新,形成时代特征鲜明的茶席系列,是对历史文化艺术符号进行的再创造、再拓展。比如说,有歌颂神农尝百草的《远古系列·百草传奇》,有歌颂西汉张骞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绸之路》,也有颂扬“一带一路”串联经济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运河》系列,更有歌颂当代改革开放伟业的《春天故事》和《盛世复兴》系列等。中华文明·汉·丝绸之路
同时我还提炼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艺术特征来表现一些作品。比如说,抓取秦代气势磅礴的艺术特征,以秦代兵马俑的铠甲作为代表性元素创作了《秦风茶席》;抓取汉代简练、高雅的艺术形式,借鉴汉代漆器艺术元素创作《汉风茶席》;为体现唐代的雍容华贵、兼收并蓄,而以唐代金银器工艺为灵感创作《唐韵茶席》;还有表现宋代极简美学的《宋韵茶席》等。
中华文明·唐·唐韵茶席
这样,作品既有文化历史的纵深感,又具有美学元素的丰富感,使紫砂从传统工艺美术领域跳脱出来,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载体,超越了紫砂固有的功能价值,进一步拓展了紫砂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问:您觉得这一次展览,对于艺术领域的意义何在?
谢强:我的作品于年在南京博物院进行了首展,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社会反响。年3月,《人民日报》提出了首期“人民文创”的概念,我的作品不仅在人民日报社展出,还激发了人民日报社、故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们以“中华文明与宜兴紫砂”为主题进行深度研讨。近两年,“中华文明”紫砂系列还先后走进中央党校与中国美术馆。
作为一个工艺美术的创作者,我的创作理念是要坚持反映时代精神,要致力于创作出更多的能够反映新时代、新风貌、新精神的艺术作品来奉献给当代大众,以此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比如说,我国早期的玉器、陶器,反映出崇拜、祭祀等文化。我们当代的工艺美术也有自身的文化语境,我相信紫砂不但是“形而下”的一种物质形态,同时也是“形而上”的道德的载体。我希望用这些很直观、很具象的紫砂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讲好中国故事,凝聚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我们民族的自豪感。我觉得,这也是我应尽的一个使命。
《相见欢·兰言对语》
中华文明·当代·盛世风华
问:在这十年创作中,您有遇到过困难吗?谢强:当然会有。要以中华文明史作为创作主题,就要把握每个时代的文化,要有很大的知识储备,比如说中国通史起码得先通读一遍吧,当然这点倒是不难。但要准确、完整地把握每个时代的艺术特征则是巨大的挑战。以唐朝为例,早唐和晚唐的艺术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时代,紫砂壶的风貌很不一样,明代以简朴、朴拙为主,清代则会增加繁复精致的造型装饰。所以,现在大家所看到的紫砂器,其实是在文化、艺术、工艺等多维度上经由创作者高度提炼后制作而成的。艺术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但对我来说,艺术创作就是要做难而有意义的事情,我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创作“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问:听说您还自费组织团队培育乡村紫砂艺人?谢强:关心和支持宜兴乡村的紫砂产业发展,这件事我做了已经做了多年。如果你走进宜兴的很多村落里,会发现依然有大量村民受困于文化底蕴不足、技艺水平不高,从事的是中低端紫砂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等弊端,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宜兴紫砂的文化品牌形象。所以,年我主持实施“振兴乡村经济(紫砂)导师团”公益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对丁蜀镇周边数万乡村紫砂艺人进行系统专业培训,从传统文化、技能实践、创新教学、线上销售等方面提高紫砂村民综合素质,提升乡村紫砂工艺品质,促进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到目前大概有1.3万多人次参与线下培训,89万人次参与线上交流学习。不少学员在全国技能竞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分别取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陶瓷技术能手、全国陶瓷优秀选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