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介绍 >> 萧冬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历史和机制分
-12-:48
·
品牌观察家
作者:
萧冬连
作者简介:
萧冬连,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原文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内容提要: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是考察中国经济增长和体制转轨的一个重要事件。究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乡镇企业出乎意料的高速发展?本文从历史和机制两个角度进行了探讨。概括地说,乡镇企业的兴起是农民对城乡二元体制的自我突围;财政分权体制下基层政府有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长期短缺的经济和局部市场的形成以及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机会;计划体制的松动和双轨制的形成为乡镇企业从市场获取生产资料和融资提供了条件;充足而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是乡镇企业独有的两大资源优势;独特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使乡镇企业在与国有企业竞争中处于优势。上述各种因素的耦合,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结构性因素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成就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景观。
关键词:
乡镇企业城乡体制资源优势市场机会经营机制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有两大支柱:前期是农业,后期是乡镇企业。毫无疑问,乡镇企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的引擎,国家收获了一份额外的丰厚红利。同时,正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拓展了计划外市场的份额和领地,推动中国改革平稳地越过市场化的临界点。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66.4%,乡镇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比达到34.4%①。显然,无论是考察中国经济增长还是市场化过渡,乡镇企业的勃兴都是一个重要事件。
关于乡镇企业的崛起已经有许多研究,然而,究竟有哪些因素推动了乡镇企业出乎意料的高速发展仍然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按照西方产权理论,乡镇企业产权界定不清,它理应很难发展。然而,乡镇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版图中是最有活力的一块,比国有企业甚至比私人企业的效率还高。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这是一个悖论②。另有一些学者对中国乡镇企业独特的产权结构寄予厚望,认为它可以“超越私有化逻辑”③。然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普遍遇到机制性困境,最终全面改制,绝大多数转为民营或私营企业了。看来,解释乡镇企业从勃兴到衰退,不能拘泥于某种理论,而应放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做动态考察。本文的讨论集中于前一个问题,即乡镇企业何以在20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发现正是一系列历史因素,包括计划经济时代留下的结构性因素和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成就了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景观。
一、在缝隙中生长
乡镇企业的前身是社队企业。传统中国“以农立国”,但农村副业、手工业总占一定地位,大城市郊区手工业作坊尤其发达。根据有关资料,年前全国“兼营‘四坊’‘五匠’的,约有多万人”④。从年开始,农村专业手工业者或兼营手工业的农民都被整合进农业合作社,他们经营的手工业作坊成为社队企业的最早来源。然而,决定大力兴办农村工业,则始于年的“大跃进”运动。当年毛泽东提出大办工业“几个并举”的方针,其中就包括农村工业化。年4月7日,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发展地方工业问题的意见》,要求“各省和自治区尽快地使本地的地方工业总产值赶上或超过农业总产值”,“县以下办的工业主要应该面向农村,为本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毛泽东当时构想人民公社应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组织。随后,各地农村掀起办工业的浪潮,建立了一大批小型炼铁厂、小矿山、小煤窑、小农机修造厂、小水泥厂、食品加工和交通运输企业等。与此同时,一批集体工业和国营工商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公社管理,由此转成社队企业⑤。年高峰时,全国农村办起工业企业70万个,总产值71亿元。这种用行政手段和主要靠“平调”农民财物“一哄而起”办起来的农村工业,随着“大跃进”的失败不得不整体性下马。从年冬开始,开展清理旧账、认真退赔的工作。社办工业由年6月的70万个压缩为年的4.5万个,产值19.8亿元⑥。年9月通过的“农业六十条”规定,公社在今后若干年内“一般地不办企业”,已经举办但不具备条件的“一律停办”。到年社队企业降到最低点,其产值只剩下4.2亿元⑦。
不过,随着农业的恢复,少数社队看到办企业有获利机会,开始自发兴办企业。如年,苏南地区塘桥公社的黄桥、进步、永乐三个大队集资元,在黄桥镇上的城隍庙联合建办了黄桥粮饲加工厂,建厂四个月内营业额就达1万元,获净利元⑧。年毛泽东发出“五七指示”,号召农村“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社队企业重新取得政治上的动力。年10月,国务院召开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希望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来扭转“南粮北调”的局面,提出今后十年要建立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并要求农村大力发展小钢铁厂、小煤矿、小农机厂、小化肥厂、小水泥厂等“五小”工业。年和年两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都要求积极发展社队企业,建立县、社、队三级农机修造网。社队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公社因此办起了一大批农机修理厂,也有一些修配厂、制造厂,并且带动了采矿、建材工业的发展。到年底,全国已办起社队企业.4万个,企业总收入.4亿元,安置农村劳动力.5万人。社队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⑨不过,社队企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发展较快的有江苏、山东、河北三省。江苏发展最快,到年底全省办各类企业7.2万多个,其中工业企业5.2万多个,⑩社队企业的收入已占农村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总收入的43%,在全国社队企业总产值中占到16.6%(11)。江苏的社队企业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苏南河网密布、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集体经济有较好发展,为创办社队企业提供了最初的资金积累。苏南自古工商业发达,民间纺织业与造纸业尤甚,尤为重要的是有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上海是苏南农村草根工业的主要销售市场,在上海的“无锡帮”“苏州帮”等也为苏南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遣返约3.3万名老工人,其中许多人有熟练技术,“文化大革命”期间又有不少知识分子与干部下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大办起社队企业。以无锡县为例,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先后接收了多名下放干部,其中不少是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12)到年,该县有县、社、队工厂多个,其中县办的个、社办的个、队办的多个,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3%(13)。年4月,《人民日报》报道无锡县发展社队工业经验并配发社论,号召“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14),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一两年间,全国各地有15万多人次赶到无锡县和苏南地区参观,借鉴致富经验。
社队企业是早期计划外准交易市场的产儿。社队企业从一开始就在计划体制的边缘生存,它们希望被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却不能如愿,被迫面向市场寻找出路。据年的一份调查,江苏全省社队工业产品被直接纳入各级指令性计划的产值不到10%,通过加工配套合同被间接纳入计划的产品也只有10%,其余80%是国家计划不收购、允许自产自销的产品。社队企业所需要的原材料大部分也是从计划外搞到的,如无锡县一年消耗钢材5万吨,大部分是计划外来的,所用的煤炭是和山西省一些煤矿“协作”搞来的,既满足了无锡工业用煤和农村烧煤需求,又用于与武进县交换化肥(15)。另据第一机械工业部对浙江省的调查,年国家计划浙江生产机床台,实际生产台,是计划的7倍。计划外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绝大部分靠“物物交换”获得,产品有86%通过来料加工及协作交换销往外地,主要销往县以下农机修造厂和“五小”企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投入了“自由市场”。调查组将此形容为“采购人员满天飞,机床全国大调动”(16),是把这种现象当作问题来反映的。以今天的观点看,这正好反映了社队企业具备了国营企业所没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江苏的情况看,凡是等待国家计划惠顾的地方,社队工业都没搞上去,凡是主动找市场、搞计划外生产的社队工业都发展得很快。
二、调整压力下的发展
年,全国面临经济调整的压力,机械工业是调整的重点行业之一。年末,机电设备库存突破亿元,是重工业物资的最大库存(17)。以机床为例,年国家计划生产机床台,实际生产台,约等于计划的3.3倍。13万多台计划外机床大部分是二轻系统和社队企业生产的。无锡县社队工业70%是为大工业服务的,60%以上是机械加工工业(18)。社队工业发展方向很自然地成为争论的焦点。年3月,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讲话中提到社队企业的调整问题。他说:“现在社办工业、小城镇工业很多,原因就是要就业,要提高生活。其中也有盲目性。”“地方工业、社办工业如果同大工业争原料、争电力,也要下来。”(19)许多人虽然总体上肯定社队企业,但也认为需要把握好社队工业发展方向和经营方针,要求社队工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立足本地资源、围绕农林牧渔搞工业”(20)。
不过,基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扶持社队企业发展仍然是政策的主调。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年7月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发展社队企业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调整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如要求社队企业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社会需要组织生产,不搞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业,不与先进的大工业争原料和动力,不破坏国家资源等。然而,文件的主导思想还是扶持社队企业的,对社队新创办企业给予二年到三年减免税收的政策扶持。文件明确规定“不准把社队企业收归国有”;在经营方针上提出“四个服务”,其中有“为大工业、为出口服务”两项。文件还提出了一个发展目标:到年,社队企业的总产值占三级经济收入的比重,要由现在的20%提高到50%以上。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鲜明地批驳了主张挤掉社队企业的观点,强调:“挤了社队企业,实际上是挤了农业,挤了农民,干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调整。”(21)
决策者最初支持社队企业的发展,主要看重它在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对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效果。二是“以工补农”“以工建农”。苏南等地社队企业为农业输入资金,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成功经验,对于寄厚望于农业现代化而又苦于无力大量投资农业的中国政府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三是壮大公社和大队两级集体经济。这不仅有利于巩固集体经济制度,而且“为将来由小集体过渡到大集体,再由大集体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创造条件”(22)。
年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更加严厉的调整措施,关于社队企业的争论随之再起。主要的批评是说社队企业“三挤”(以小挤大、以新厂挤老厂、以落后挤先进),非议直达国务院决策层。从一些数据看,所谓“三挤”的问题是存在的。年,江苏社队机械总产值占到了全省机械工业产值的24%。许多国营大厂“吃不饱”,甚至面临下马的困境,江苏社队机械工业却“风景这边独好”。(23)这期间,社队企业在一些行业的发展中确实出现一哄而起、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现象,一些社队企业对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年,社队小造纸厂发展到个,年产纸及纸板万吨,全年约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3亿吨;小电镀厂发展到约个;土焦产量达万吨,煤矿集中产区的社队几乎村村点火冒烟搞土法炼焦。批评社队企业的声音再起,在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有些部门提出要砍掉社队企业十几个行业。(24)
不过,这时国务院领导人把砝码加在农民一边。年1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关于工业企业关停并转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在谈到对一些社队小厂要不要关停并转时,时任国务院总理说,不要轻易关停。只要它能生产,商品有销路,能养活自己就叫它搞,不要关它、停它。由市场去检验,有销路、有市场的,就能存在下去;商品没有销路的,自然就进行并转。当讨论到是否制止农民进入矿山挖矿产品时,他认为中国农民不搞工业不行。搞工业第一就是开矿,第二是搞能源,第三是搞农副产品加工。农民有要求,农村劳动力要安排,要立法,要有人管规划,要兼顾。对社队已开的矿,未经批准一律关闭不行,应统一规划,全面安排。看来我们国家用农民劳动力开矿这是个路子。这次会议决定,社队工业不列入全国机械工业关停并转的范围之内。(25)
2月,薄一波责成国家机械委组织一机部、农机部、四机部和农业部组成工作组,前往江苏省进行调查。工作组到苏州、镇江、南通三个地区对无锡、江阴、常熟、武进、南通等9个县的个社队企业和国营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与考察,薄一波还亲赴南京听取工作组的汇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总起来说,社队机械工厂的产品,对国家大厂有挤有补。目前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补大于挤”,要“疏其不通,导其滥流,使其健康发展”(26)。随后,调查组的汇报提纲以国家机械委[]第26号文件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这次调查为解决争议起了重要作用。5月4日,国务院颁发《关于社队企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若干规定》,虽然提出社队企业要调整和整顿,并在国营企业与社队企业之间作了原则分工,规定今后“凡国营企业加工能力有剩余的,社队不再办同类企业和扩大加工能力;凡以农副产品为原料、宜于农村加工的,国家一般也不再在城市新建厂和扩大加工能力,应按经济合理原则,着重扶助发展集体所有制的加工业”,但是没有下达关停并转之类硬性指令,还特别指出:“凡不与现有大厂争原料,产品有销路、经营有盈利的企业,均不应当强制关停。”(27)
年11月,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有部门又把上年初被国务院领导否定的文件拿出来讨论。然而,各省、自治区、市与会者一致反对砍掉中小企业。有的说,小企业不是包袱,大企业才是包袱,如果关停小企业,后果将是严重的。最终该文件没有出台。年底开始,国家经委和国家农委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社队企业大调查,最终报告充分肯定社队企业在就业、支农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报告说,到年底,社队企业从业人员万人,其中安排城镇待业青年近万人;三年社队企业支援农业基本建设的资金相当于同期国家对农业(包括农林牧水)投资的59.3%;社队企业大大提高了社员收入,支援了集体福利事业。(28)
从总体上看,社队企业经受住了调整的考验,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发展很快。这几年社队企业的产业结构有较大调整,然而,与国营企业不同,这种调整主要不是由政府出面关停并转,而是社队企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自行调整。到年底,虽然全国社队企业个数比年减少18.6万个,但从业人员增加了.1万人,总收入增长55.5%(29)。到年,社队企业总收入达到亿元,比年增长近1倍。社队企业工业产值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7%。(30)“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有一种看法认为社队企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发展是钻了城市工业混乱的空子,因而是畸形的,一旦城市工业得以恢复,社队企业就难以发展了。然而,社队企业在调整压力下仍然迅速成长,这的确出乎许多人的预料。除了政策上“网开一面”,还有制度上的根源。农村普遍推行包产到户以后,国家直接指挥农村集体经济的行政权力趋于弱化,具有双重身份的农村干部进一步转向为本地利益服务;社队企业本来就没有被纳入国家计划,国家也不是社队企业的投资者,不可能像对国营企业那样使用行政手段;在财政分权的新体制下,地方政府对于发展社队企业有强烈的冲动。
年以后,由于国营企业扩大自主权改革开始启动,计划外空间比以前更大了,而宏观经济调整的形势迫使社队企业进一步面向市场找出路。再以江苏为例,从年下半年开始,许多地方都举办了社队工业产品展销会,与北京、上海等地大百货商店建立委托代销关系或设立商品展销专柜。年春,在南京举办全省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规模宏大,到会洽谈业务的达11万人之多,成交金额达2亿元。他们拓展市场的另一条渠道是与国营工业、商业企业搞联合。年全省出现个社队工业与城市工业的经济联合体。年以后,江苏社队企业向外省输出资金、技术和设备,通过帮助外省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取得较为稳定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31)
三、加速度发展的契机
年2月初,邓小平到苏州和无锡等地视察,听到苏州已有不少社、队人均收入超过了美元,他深受鼓舞。3月2日,邓小平同胡耀邦、万里、姚依林等谈话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看来,四个现代化希望很大。”(32)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似乎看到了一个小康社会的现实样板。此后,政策进一步趋向积极。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连续颁布三个文件(33),对农村发展社队(乡镇)企业给予支持,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像对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给予必要的扶持”。与此前相比,年的政策有几个突破。一是突破了只能由集体办企业的限制,肯定各种联营、自营企业形式,将其与集体企业统称为“乡镇企业”。同时规定,农村雇工超过规定人数(7人以下)的企业,“可以不按资本主义的雇工经营看待”。这实质上为农民户办或联户办等私营性质的企业开了绿灯。二是解除了“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的限制,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不受地区限制,允许乡镇企业面向全国市场。三是在户籍制度上也做了一些松动,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带口粮到集镇落户。由此,“社队企业”的称谓被“乡镇企业”取代。“乡镇企业”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乡村办企业、社员联营合作企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高层对乡镇企业表现出如此热情,是看到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和更灵活的经营机制。虽然乡镇企业设备技术落后,但由于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更能适应市场需要。某些产品,国营企业生产亏损,乡镇企业生产却能盈利,显示出特有的生命力。(34)决策者寄望于乡镇企业的经验能对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借鉴和推动。
从年开始,乡镇企业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势头。各类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联户办和户办企业更是大批量诞生。到年,企业个数达万个,从业人数达万人,总收入达亿元,4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35)。乡镇企业爆发性增长出乎决策者预料。年6月12日,邓小平对外宾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异军突起。”(36)
年以后乡镇企业的加速度发展,与其说是得益于政策的直接扶持,不如归因于城市改革的启动,原有计划体制有相当的松动,各类要素市场开始出现。以年的数据为例,国家计委下达的工业生产指令性计划产品品种由年的多种缩减为65种,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也大幅度减少。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产值占比,已从年的80%以上下降到16.2%,指导性计划的产品产值所占比重上升为42.9%,市场调节部分为40.9%。(37)计划体制的松动对乡镇企业的意义,首先体现在生产资料的获取方面。年推行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革,决策者的意图之一就是为乡镇企业获取原材料开一条生路。到年,国有企业产品自销部分已占40%左右,相当比例的生产资料已进入市场交换,使乡镇企业更容易获得原材料供应。其次体现在融资方面。年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诱发各专业银行竞放贷款的风潮,也助推了乡镇企业的扩张。年之前,社队企业很少用银行贷款。有资料表明,早期投资的82.6%来自集体积累,银行贷款只占17.4%,且基本是流动资本(38)。年,笔者在天津大邱庄调查了解到,大邱庄向银行贷款是从年开始的,当年贷款万元,年贷款万元(39)。全国的情况也大体这样。如江苏年全省银行、信用社累计发放企业贷款93.8亿元,比上年增加.8%,年末贷款余额36.5亿元,比上年增加%(40)。再次是产品销售。长期的消费品短缺和近年城乡居民购买力迅速增长,为乡镇企业发展以消费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天赐良机。薛暮桥回忆说:年3月我去家乡无锡调查,知道前两个月乡镇企业增长%,“我提醒他们不要头脑发热。他们答复说,乡镇企业要资金有资金(银行送贷款上门),要销路有销路(钢窗厂的订货已达一年半产量,其他机械、建材也是如此),为什么不让我们生产?”(41)年至年乡镇企业增长速度高达35.2%,年增长速度为36.3%。乡镇企业年均增长速度高于同期国营工业增长速度10个百分点以上,高于社会总产值增长近10个百分点。(42)
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政策因素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年,出现了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运粮难”的现象,长期忧虑的粮食安全问题似乎一下子解决了。在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促进粮食转化问题成了会议的热点话题(43)。年的政策基点是鼓励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如国家决定拿出一定财力物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拿出一批粮食按原统购价格销售给农村养殖户、国营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食品加工厂;对乡镇企业实行信贷、税收优惠;放开对农民采矿的限制;放活农村金融政策,包括允许“适当发展民间信用”;鼓励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和农村扩散,允许农民进城开店设坊,兴办服务业,提供各种劳务;等等。(44)
当然,这并不是说乡镇企业超高速增长是完全合理的。年开始持续四年的经济过热造成投资与消费双膨胀、国民收入超分配,与乡镇企业的过度扩张有一定关系。年至年经济紧缩期间,特别是治理整顿初期,乡镇企业也受到很大冲击,一批乡镇企业关停并转。年全国关停乡镇企业达19.6万家,企业职工净减.2万人。年又比年减少18.6万个,从业人数减少.6万人。然而,乡镇企业的应变能力高于国有企业,在年政府放松银根后,生产迅速回升。在整个治理整顿时期,乡镇企业总体增长率仍然高于国有企业。以年为例,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7.6%,其中国有企业仅增长2.9%,乡办企业增长12.5%(45)。根据《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的数据,年乡镇企业数发展到.62万个,总产值.69亿元,就业人口.6万人(46)。乡镇企业职工人数在全国社会劳动力中占比达到17.8%;乡镇企业总产值在全国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32.3%。其中,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4%。(47)
在出口贸易中,乡镇企业也是一支重要力量。年初国务院提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沿海发展战略,主要意图就是要把机制灵活的乡镇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此后几年,乡镇企业出口快速发展。其中一种重要形式,是与乡镇企业联合的“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加工、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企业产品的出口(48)。年,生产出口产品的乡镇企业已达家,生产涉及国民经济40个行业近千种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很大比重,如服装占89.7%,工艺品为65.4%,轻工产品也达到53.9%。年乡镇企业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之比达到44.5%。(49)毫无疑问,乡镇企业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加速的引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拓展了计划外市场的份额和领地,它释放出来的能量造成了市场化转轨难以逆转的趋势。
四、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地区差异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发展呈现出地区多样性的特征,有所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等。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以乡、村两级集体企业为主体,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乡、村两级集体工业企业产值占90%以上。相对于个体经济,集体经济有较大规模投资的能力,形成了一大批固定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大厂,其中有亿元产值的企业。苏南乡镇企业没有完全沿袭过去社队企业的管理体制,而是实行“统分结合、厂为基础”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苏南模式”这个词是费孝通年底首先提出来的,他将其解释为“以发展工业为主,集体经济为主,参与市场调节为主,由县、乡政府直接领导为主”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50)。苏南模式无疑是当时最受主流舆论肯定的发展模式,因为它满足了两方面的想象:一是展现了可以触摸的小康社会的前景,二是坚持了公有制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然而,温州模式对这种主流观念提出了挑战。它走的完全是另一条路子。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广大购销员为骨干,以市场为纽带,是温州模式的三大特色(51)。温州的私人企业从小作坊开始,年其产值就占了当地总产值的60%。到年,私人企业超过0家,国有企业下降到18.45%。(52)家庭工业雇工较普遍,全市雇工在30人以上的大户有多家。家庭工业出现向联户和合股工业发展的趋势,出现了几十个拥有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的企业。(53)年,温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年,温州集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农民城。温州先后有10多万农民去外地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在当地,前屋设店、后屋办厂、门前摆摊,形成了个各类市场。闻名全国的十大专业市场,年经营额大都在1亿元左右,触角伸向全国各地,桥头纽扣市场的产品销到26个省市,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经济格局。(54)年5月12日,《解放日报》首次使用“温州模式”的表述,政府和学界对“温州模式”展开了讨论热潮,引起全社会的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