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榫卯创新融入现代家具,浏阳六旬老木匠造出

发布时间:2023/5/9 19:32:17   
怎样防治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11/5688233.html
00:20

在刘章生的手中,木头只需要稍加修饰,就能变成各种生活用品甚至工艺品。刘珂摄

红网时刻1月11日讯(剪辑吴思静实习生刘昊楠浏阳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刘珂)一根木头有什么用处?在65岁的刘章生看来,这可是个宝贝。拐杖、木桶、桌椅、茶酒柜……在他的一双巧手下,木头只需要稍加修饰,就能变成形态各异的生活用品甚至工艺品。

16岁起,刘章生开始学做木匠,从一个“木匠小子”到如今人人夸赞的老匠人,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木头打交道。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他仍然没有停下来,“我把做木工的时间当作是锻炼身体!”

创新

传统工艺制出新式家具

1月6日,空中飘着蒙蒙细雨,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在浏阳淮川街道城西社区姚家冲几处老式房屋内,却显得分外宁静,仿佛与喧嚣的外界隔离开。这里是原浏阳市氮肥厂的员工宿舍,居住在此的大多是以前在氮肥厂工作的老员工。

沿着氮肥厂往里走,院里种了一排高大粗壮的大樟树,穿过樟树下的小道,便到了刘章生做木工活的小屋前。屋外,雨水顺着屋檐滑落,湿了一地;屋内,刘章生凝神雕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觉屋外响动。

3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左边堆满了木锯、斧头、木刨等数十件制木工具,右边则摆放着衣柜、木床等许多半成品。刘章生坐在门口,身穿一件淡黄色外套,正在刨一根长木,空气中飘散着木质的独特清香。

只见他将木条固定住,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按压木料,右手均匀往前推,如此反复。一顿操作下来,雪白的刨花纷纷扬扬掉落在地,不一会儿,原本凹凸不平的长木就变得平整光滑起来。

“这里是氮肥厂的一个车库,我买下来用来做些木工活儿,木头也是别人建房剩下不要了,被我捡回来的。”见记者到来,刘章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刘章生说,他曾在氮肥厂工作,年退休后,便重拾制木的手艺,楼下的车库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工作室。

刘章生打造的所有作品始终坚持传统工艺——榫卯技艺,即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也不用任何现代机械工具,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这种体现中国古老智慧的传统工艺惊艳了无数人,也是许多老匠人一直坚持的技艺追求。

工艺是传统工艺,但刘章生制作的木制品却紧跟时代潮流,都是自己设计出来的新式样。这不,他刚刚完成的茶酒柜便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拉手处作仿古处理,采用铜色铁环;一道简洁素雅的玻璃窗,又增添了几缕现代气息。

闲暇时,刘章生在工作室里一待便是一整天,制木、雕花他都能上手,其制木工艺在街坊邻里间十分出名。“之前还有人找我买家具,我都没卖。”刘章生说,曾有一个买主想用2万元买下一个电视机柜,但被他婉拒了,“我做这些并不为盈利,只是自身的乐趣,同时也不想丢了这份技艺。”

坚守

从木匠小子到老匠人

刘章生从16岁起学做木匠,一直到现在已经近50年了。上世纪70年代,大批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前往农村定居并参加劳动,刘章生也是其中之一。

“那个时候,队上学木匠的很少,我就去学了。”刘章生回忆起青年时光,还恍如昨日。他的师傅姓梁,手艺很好,在附近颇有名气。刘章生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不到一年便出了师。

拿起凿子和刨刀,这一拿就是十多年,手艺出众的刘章生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能工巧匠。就这样,十多岁的少年挑着两个箱子穿梭在乡间田地,走乡串户,用自己的手艺为村民服务。

“当时做得最多的是农具,其次才是家具。”刘章生说,哪家哪户结婚办喜事喊他做家具,他都是亲自上门,一整套家具全部做齐全;找他打制犁耙、手推车的农户更是数不胜数,他制作的农耕用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深受乡亲们喜爱。

做家具前,刘章生从来不用画图纸,甚至不需要量尺,就能比划出木头的中心点或三分之一位置,他拿起木头就能十分精准地“下手”。按照他的话来说,这是老匠人特有的能力,是通过无数次磨练和实践锻炼出来的本领。

随着时代的发展,木匠这一行业逐渐没落。年,刘章生进入原浏阳市氮肥厂工作。他烧过锅炉、修过车、在技术科做过木模,每一项工作他都完成得很好,可谓“门门行、样样通”。企业改制后,为了生计,他又干起了开货车拉货的活儿,一直到退休。

刘章生年轻时背过的两个箱子,现在还保留着,就放在工作室的角落里。箱子是老式模样,淡淡的红棕色,外层已经起皮掉漆了。打开一看,里面大大小小有七八十件工具,加起来得有80多斤重。现在的制木工具越来越现代化,可他却不爱用,偏偏对这些“老古董”情有独钟。

“我总觉得,用机器做出来的东西总是少了点味道。”刘章生笑着说,他现在制作的家具都是纯手工,一刨一磨打造出来的。由于长期和木料打交道,刘章生的双手显得很粗糙,满是老茧和疤痕。

刘章生表示,这一条条老茧和一道道疤痕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他作为一名老匠人的“勋章”,“只要条件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7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