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资源 >> 古朴典雅富丽华贵,在王家大院看木雕艺术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存共荣的凝聚力和内聚剂。中国古建艺术中传统的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就是这种文化以艺术形象和艺术感染力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在享受古建“三雕”艺术中得到陶冶,同时又能感受到古文化的魅力。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被人们称誉为“天上取样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的山西王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构思巧妙、装饰精微,处处散发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神韵,王家大院与其说是一组民居建筑群,不如说它是一座中国民居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的建筑技术、装饰技艺、雕刻技巧以其超凡脱俗的鬼斧神工,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大院内外、建筑上下、房屋内外、随处可见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品。这些艺术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吻兽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以其独具匠心的设计,完美逼真的造型,奇特匪夷的构思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王家大院的建筑群将精雕细刻的木雕、砖雕、石雕于一院,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的艺术形式,姿态纷呈,各具特色而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在中华民族光辉璀璨的文明史上,木雕工艺是历史最悠久、也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木雕艺术用于建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用木雕装饰古建筑,所具有的古朴典雅、富丽华贵之格调,显示出木雕艺术在古建筑中所独具的装饰作用。中华民族的木雕艺术具有丰厚的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王家大院建筑中的木雕艺术体现了中华传统的民间艺术,让人惊叹不已,赞不绝口。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我国的木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期时代,早在七千多年前,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出现木雕鱼。秦汉两代木雕工艺趋于成熟,雕刻技术逐渐精致完美。唐代是中国工艺技术大放光彩的时期,木雕工艺也日趋完美。保存至今的许多木雕,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杰作,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到了明清时代,木雕的题材,也更多地展现生活风俗、神话故事,如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龙凤呈祥、平安如意、松鹤延年等深受当时人们欢迎木雕作品。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随着人类的发展进步有了更强的审美观,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逐渐发展和完善。用于建筑装饰的木雕,与石雕、砖雕有着合理的分工,不同的建筑部位使用不同的雕塑材料,砖雕、石雕大量出现于门口,院内或墙壁上,而木雕则伴随着窗棂、门扇、檐板而存在。同时,日常家庭用具和装饰器具更是木雕显露光彩的场所。年,木雕被我国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木雕艺术的不断发展,木雕工艺也形式多样,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等,其中大都为浮雕。有不少镂空的深浮雕与圆雕结合在一起,加强了深度空间感,构成了近似圆雕的深浮雕。古代建筑上的木雕主要用于门、窗和室内的装饰、摆件等。
院子里的门窗为保持它的透光性,都采用镂空雕刻。窗花等木雕挂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也是建筑中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在简单中求丰富,统一中求变化,这与现代的装饰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王家大院建筑中的木雕正是集这些木雕艺术于一身,充分展现了木雕艺术的魅力。图案多采用谐音与暗喻方式,如喜鹊登梅,喻寒尽春来的喜讯,既是在家妻儿的向往,又是对在外家人的祝福;雕佛手、寿桃暗指“福禄寿全”;花瓶里雕上花卉图案则指“四季平安”;瓶中插如意则是“四季如意”;雕马和猴,则谐意为“马上封侯”等。还有很多抽象的各种图案,用借物喻人,用暗示的手法指望家族仕途通达,人丁兴旺。这些图案不仅起着装饰美化的作用,还具有采光通风、防尘、分割空间的功能。
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的山西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这座被誉为“中国民居艺术馆”的宏伟建筑,是中国古建民居的杰出代表,也是一件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