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路过京都映出时间的工艺唐纸职人嘉户浩

发布时间:2022/6/21 11:14:30   
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DAILYINSPIRATION

「路过京都」

摘一片京都风景,偷偷夹在你的笔记本里。

干燥后,温水泡开,烦闷时服。

??

“很难拍得好吧?”采访完结前,我把嘉户浩先生的唐纸作品置在窗前,希望借着阳光,将嘉户先生造的白唐纸的美感,尽量表现出来,不过就正如他所说的,有点难拍。

难拍,是因为每时每刻,以珠光颜料印刷的唐纸的色泽都在变化。云朵飘过,行人路过,阳光稍一被挡,它们便收起原来华丽的闪光,变得沉默而内敛。每个时刻都有各自的美,怎样用一张照片将之收编其中?

在还没有电灯的时代里,

人们是靠着透进室内的自然光线来感受时间的。

嘉户浩是京都少有自立门户的唐纸工匠,他的工房设于京都市内的西阵地区,取名为“かみ添”(Kamisoe)。

日本的纸工艺里有和纸及唐纸之分,大部分人都会将之混为一谈。但其实和纸是植物纤维造成的纸张,纸张是主角;至于唐纸的主角,则是印刷,用由贝壳及矿石等造成的颜料,以木版印刷方式,在和纸上印上各种图案,成品便称为唐纸。唐纸的制作技术在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由中国传入日本,初时多用来作和式建筑材料,制成障子或名为“袄”的纸门。

“在还没有电灯的时代里,人们是靠着透进室内的自然光线来感受时间的。”嘉户先生说。

早晨的光、黄昏的光,还有月光……一天自室外透进的光千变万化,传统和式建筑的纸门上的唐纸温和地反射着光线,人们便是在这光线之中过着寻常日子。至于现在唐纸的用途则广泛得多,在かみ添里,就能找到用唐纸造成的信笺、明信片、小信封等等。

今年才42岁的嘉户浩,常被误以为自小便深爱日本文化,热爱传统工艺。事实上,他对工艺的兴趣,是直到他大学毕业往美国进修平面设计时才萌生的。人在异乡,猛然发现过往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在彼方都被视为瑰宝。

枯山水庭园、北斋的浮世绘等等,被学校老师拿来当教材,原来自己国家的文化如此令人心动。毕业后在美国的杂志任职设计师,工作了五年,27岁回国后辗转加入了有近四百年历史的唐纸老铺云母唐长,开始时只任产品企划,后来学起唐纸制作来。

出色的工匠,

不是要制造出千变万化而崭新的作品,

而是能够在各种莫测的变化之中,

仍然能造出几近相同的制品来。

在店铺二楼的工房之中,嘉户浩为我示范唐纸的印刷方式。调好了颜料,为木版模一次又一次地刷上清水,让它吸满了水分,涂上去的颜料才会分布均匀,然后将和纸铺在木版上,轻扫纸张,图案便印在纸张上。

看似简单,然而纸张与天气都善变,纸张放久了会发黄,受潮后质感会有所差异,天气时干时湿,温度每天不同,出色的工匠,不是要制造出千变万化而崭新的作品,而是能够在各种莫测的变化之中,仍然能造出几近相同的制品来。

成为了唐纸工匠,但嘉户浩并没有远离平面设计。唐纸上图案的布局、考虑纸门安放的位置再决定应用的图案等,都需要平面设计的触角。

“在数码的世界里,只要把数据交给印刷公司,之后的调色工作只需交给技术员便可以了,但是唐纸的话,我便得负上最终的责任,这是极具新鲜感的。”

嘉户浩并没有守护传统文化的意图,对他来说,唐纸这门工艺并非等待别人立碑的历史,而是活生生的、与寻常日子相伴的生活艺术,他乐在其中地将之发掘,无心插柳地将之传承下去。

かみ添

??京都市北区紫野东藤之森町11-1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9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