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前景 >> 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在集成
集微网消息,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印发《西安市“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显示,航空、航天、集成电路作为西安的优势产业,产值近年来稳居全国前5位。此外,西安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布局建设的重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更加完备,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在国家41个工业大类中西安就有35个,汽车和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产业迈入千亿级集群序列。集成电路产业拥有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完整的产业链。
《规划》提出,到年,“6+5+6+1”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70%,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经济总量达到1.4万亿元以上。
《规划》明确了发展重点,其中提到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
具体来看,大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西安制造业基础优势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发展导向,通过强化支柱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保障功能,打造主导产业多元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推动支柱产业高端化,以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为突破,增强以6大支柱产业为重点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产业进行“补链”,推动集群企业从产品制造前展后延到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针对汽车、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进行“强链”,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推动5大新兴产业规模化,鼓励支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布局应用,形成开放包容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聚焦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新兴产业进行“延链”,定向引进具有核心地位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新兴产业集群。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谋划布局区块链、量子通讯、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
《规划》列出了八大主要任务: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优化各类要素配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自主品牌培育、引导产业绿色转型、打造开放融通平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坚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牵引,以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为突破,推动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密切对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围绕西安市光子、重卡等19条重点产业链,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和主体,构建从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的新型创新平台,按照“成熟一家、启动一家”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共性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体系。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和科研院所,牵头建设引领相关行业的国家级创新中心。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奖补结合的资金支持机制。
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发挥西咸新区秦创原总窗口优势功能,积极落实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争取更多国家创新力量布局西安。积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多类型、多层次、协作支撑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成运行国家超算(西安)中心,推动建成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国家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优先布局建设“先进阿秒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空天科技、深地深海领域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创建国家实验室,参与陕西实验室建设和全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实验室体系。支持高校院所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实验室,面向青年科学家组建未来实验室。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扎实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实施陕西省全链条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实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行动,瞄准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和重点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制定产业链锻长板重点领域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组建产业链服务团,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断链技术、“卡脖子”技术公关补链,形成一批替代产品,不断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和硬科技领域,推进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量子科技、脑科学、区块链、空间技术和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形成一批“从0到1”的原始创新成果。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完善重点产业链条。优化产业链发展环境,围绕重点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西安市《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方案》,提升完善光子、重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输变电装备、航空、生物医药、钛及钛合金、乘用车(新能源)、乳制品、航天、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民用无人机、氢能、增材制造、智能终端、物联网、传感器、陶瓷基复合材料等19条重点产业链。针对重点产业链缺失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实现“补链”。针对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落实国家软件重大工程,推广应用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产品技术,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实现产业“建链”。开展产业链联动协作行动,构建大中小企业配套、产学研用协作、上下游企业共生的产业生态格局,实现产业“延链”。推进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大技术更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投资,提升全产业链设计、制造、工艺、管理水平,推进大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强筋壮骨”,实现产业“强链”。
强化自主品牌培育
提升产业标准化水平。围绕生产、加工、分配、流通、消费,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攻关和标准研制应用,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与产业技术基础标准建设,加大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应用力度,促进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注:“6+5+6+1”:“6”即6大支柱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食品和生物医药;“5”即5大新兴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卫星应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增材制造;“6”即6大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会议会展;“1”即文化旅游特色产业。(校对/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