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优势 >> 革文B2B行业洞察中国气凝胶市场分析竞
气凝胶是目前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被《科学》杂志誉为“可以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在气凝胶产业发展更成熟的美国及部分欧洲地区,建筑用气凝胶已经非常普遍。我国的气凝胶行业虽然起步晚,但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发展迅速。
中国气凝胶行业发展如何?未来将何去何从?本文,革文就中国气凝胶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重点解析,供行业人士参考。
一.中国气凝胶行业观察1.中国气凝胶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气凝胶诞生于年,早期由于气凝胶技术长期以来不够成熟、成本高昂,仅限应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迭代,气凝胶至今已经经历过三次产业化,目前正处在第四次产业化浪潮的快速发展中,正在向工业领域、民用领域拓展。凭借极低的体积密度及纳米网格结构,气凝胶导热系数比常温下静态空气还低,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隔热材料。
气凝胶在整个绝热材料市场金字塔模型中,占据塔尖的位置,但由于价格昂贵,所以市场规模很小。行业产品以气凝胶材料为主:气凝胶产品主要分为气凝胶材料和气凝胶制品。
(数据来源:智研咨询)
年气凝胶市场规模达30亿元,行业呈现高速增长状态。气凝胶制品的市场规模从年2.07亿元增长到年的14.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37.7%;气凝胶材料的市场规模从年1.83亿元增长到年的15.9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3.4%。
2.政策的持续加码,让气凝胶立于风口之上。蓝海之下,各企业纷纷布局,赶在政策红利与行业窗口期上车。
年6月,气凝胶被列入建材新兴产业,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文件鼓励气凝胶节能材料。年中央发布文件强调了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的关键作用,其中提出推动气凝胶等新型材料研发应用。
目前,我国国内气凝胶生产厂商快速崛起,近些年部分气凝胶主流企业,直接对标国际气凝胶巨头,参与全球竞争,展示出了良好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据数据显示,截至年5月底,全国经营范围内包含“气凝胶”的存续和在业企业共家,行业企业数量总体偏少,仍属于蓝海市场。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一系列政策利好相互叠加,使我国的气凝胶研发生产应用步入快车道。
3.行业目前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原料成本,但随着原料产能和干燥技术的提升,未来整体发展趋势以降本增效为主。
尽管气凝胶的性能优势显著,但由于其技术难度高且技术设备高昂,导致其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被广泛使用。气凝胶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原料硅源、干燥设备折旧和能耗三块。
超临界干燥工艺原料成本高企。
制作气凝胶的有机硅源,TMOS、TEOS等属于脱醇型交联剂,这些交联剂主要依赖进口,因此有机硅源成本高昂。未来,中国硅烷交联剂产能的大幅提升,自给率将会逐渐提升,从而降低气凝胶的生产成本。
中国的功能性硅烷产能
在年位居全球第一
技术变革或可改变现有成本结构。
国内常压干燥技术也在进步,未来不再是制约无机硅源的瓶颈。四氯化硅大部分为多晶硅副产物。据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每生产1千克多晶硅将产生10-15千克四氯化硅。而四氯化硅随着多晶硅产能的陆续投放,原料供给充足。
二.中国气凝胶行业竞争格局蓝海之下,国企民企纷纷布局,已形成初步的竞争格局和梯队。目前主要竞争企业有:国内-埃力生、华陆科技、爱彼爱和、纳诺科技;国外-阿斯彭。
埃力生开创了国内完整、连续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大型产业化生产技术,具备大型工业化生产气凝胶及气凝胶复合隔热材料能力,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第一家、全球第二大能规模化生产气凝胶材料的领军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气凝胶颗粒、气凝胶毡以及气凝胶板。
华陆科技是中国化学全资子公司,前身是化工部第六设计院,年7月签署纳米气凝胶复合材料一体化项目,总投资40亿元,分三期建设,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集研发、生产、上下游供应链为一体的气凝胶新材料产业基地(重庆)。
爱彼爱和是国内最早介入气凝胶工业化的企业之一,年初,爱彼爱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单条产能最大的气凝胶生产线调试、运行成功。全部达产后,爱彼爱和将具备30,M/年的气凝胶材料生产能力。
纳诺科技成立于年4月,是一家集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率先研发成功气凝胶产业化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美国企业的垄断,拥有气凝胶绝热毡S级产品批量化生产的能力,具备超临界和常温常压两种气凝胶绝热毡生产工艺。
阿斯彭气凝胶公司是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下属的一家公司,致力于把气凝胶推向市场,设计、开发和制造创新的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主要业务是应用气凝胶制造工业用隔热材料,用于能源基础设施和建材市场。
三.气凝胶应用市场未来在建筑与交通领域发力,其中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增长极。
根据IDTechEX报告,目前气凝胶下游需求结构仅有8%用于交通,而在年,将有14%用于建筑,而交通领域的需求将增至13%。
未来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几乎已经成为共识,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续航里程的提升需要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支持,但高能量密度电池的安全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气凝胶作为电池热管理的关键材料将扮演重要角色。
预测年我国汽车与工业管道领域气凝胶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4-77亿元,年市场规模将达到-亿元。
如考虑在建筑建材、航天军工、日常生活等其他领域气凝胶需求增长,以及碳中和加速带来爆发性增长,市场规模增长空间会更大。
四.气凝胶行业趋势洞察洞察判断1:气凝胶市场处于初步发展期,谁能先率先定义行业标准,就有望成为行业领先品牌。
革文建议联合行业力量,推进气凝胶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气凝胶行业市场监管和认证,杜绝不符合标准的“非标品”,避免在气凝胶市场增长后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洞察判断2:技术创新变革或可改变现有成本结构,实现总成本领先。
革文纵观AspenAerogels气凝胶的发展历程,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其关键一点就在于气凝胶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的:(1)成熟领先的工艺技术。(2)产品升级深化,大客户业务弹性较大。(3)持续的研发投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保持竞争力。
对于气凝胶行业来说,短期看干燥技术的突破与优势竞争,中期看产业链分工,长期看原料自给优势。因此,对于国内气凝胶企业来说,当前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技术创新。
洞察判断3:气凝胶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建立完善的品牌战略与营销体系,明确明晰的品牌核心价值,提升市场及消费者整体认知的同时,能够快速切入市场,成为头部和领先品牌,并撬动上下游两端的溢价能力。
革文气凝胶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技术进步和应用拓展互相促进的过程。回顾气凝胶的产业化历程,数次受挫都与市场需求开发不足和价格过高有关。作为绝热材料,气凝胶必须直面其他廉价材料的竞争。而技术进步、产能扩大、市场认识的提高、需求升级将有助于这一市场的发展。因此,气凝胶的必经之路是普及应用的过程。
品牌层面,要提升市场认知,首先要建立自己企业的品牌服务体系,从品牌视觉与文化理念做好品牌化塑造,并通过官方网站、官方自媒体、官方宣传手册、产品标准手册、产品介绍视频、官方展厅(实体虚拟展厅)等方式建立品牌宣传阵地,打造品牌宣传体系,让客户对气凝胶的优势有明显认知。
营销层面,可积极参与行业论坛及探讨会,助推行业创新发展;联合行业各方力量,加强专利及知识产权培训,提升全行业注重专利申报和维护自身权益意识及能力;结合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做好绝热工程的节能量计量和监测,真实客观评价工程效果,为后续应用推广做好数据支撑......
小结气凝胶行业,一个百亿美元空间的新材料赛道,一方面市场大、有需求,一面门槛高、扩张慢。中国气凝胶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发展期,但随着气凝胶市场认知度的提升以及下游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气凝胶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站在国家“双碳”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气凝胶行业一定是大有可为的,如何通过技术领先、成本领先、品牌领先、营销传播领先,联合行业各界人士,一起将中国气凝胶产业做大做强,是气凝胶企业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所在。
GOWIN革文
专注B2B行业----品牌战略、品牌建设、数字化整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