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东北虎。海南日报记者封烁摄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小东北虎。海南日报记者封烁摄
虎主题文创产品。
表演皮影戏用的虎道具。
南京博物院展出的母子虎形玉饰件。
海南虎舞表演。海口市美兰区委宣传部供图
虎头帽。
粤菜龙虎斗。
广东潮汕地区的“下山虎”民居。
丑牛辞旧岁,寅虎报新春。年,是十二生肖纪年中的虎年。虎虎生风、生龙活虎……不假思索,人们总能很快想出几句关于虎的吉祥话。这些话在新春佳节里被大家不断发送,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传播现象,显出虎文化已深入人心。
虎是“百兽之王”,从古至今虎在人们心中有多种形象。它既是雄壮威严、勇敢强大的象征,也是凶险的代名词;它既能成为虎符那般严肃的权力载体,也可以是百姓家中可爱的虎头帽。虎意象的丰富多元、虎文化的光彩夺目,是中华传统文化绚丽多姿的一个缩影。虎年伊始,让我们一起探寻虎文化、侃侃虎民俗。
虎·物
在电影《鹿鼎记》中,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开场时便戴了一顶虎头帽,在无厘头中透着可爱,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虎头帽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原本是虎文化图腾在人们生活中的延伸,代表长辈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寓意为生龙活虎、健康成长。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应对风险的能力较低,往往把希望寄托于图腾。虎是“百兽之王”,威武雄壮,有着积极的象征意义,天然是人们信仰中的庇护神。这种崇拜逐渐渗入百姓的日常生活,虎头帽、虎头鞋、虎围嘴、虎面肚兜等物品随之涌现。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布老虎是我国传统的儿童玩具,有单头虎、双头虎、虎枕头等造型。各地制作布老虎的用材和工艺不尽相同,比较常见的是用棉布或丝绸缝制出虎形,再塞入谷糠、棉花、香草等。此外,还要在布老虎的表面用彩绘、刺绣、剪贴、挖补等手法描绘出虎的五官和纹饰。布老虎因其可爱又威武的样子受到人们的喜爱,是传统社交中的馈赠佳品。
虎的形象也给古代建筑师带来灵感。在广东潮汕地区,有一种传统民居样式名为“下山虎”,又称“双跑狮”。“下山虎”之所以得名有两种说法:一是房屋格局似一只下山寻食张开血盆大口的老虎,大门恰是虎口;二是“下山虎”为一远古星座名,该星座的形式与房屋格局相似。
其实,“下山虎”是一种三合院落,属于潮汕地区最基本的建筑格局。当然,它也可以发展衍生出更宏大的建筑格局。在“下山虎”中,有相对于围墙的正屋三开间,大客厅位于中央,两边各有一间大房;正屋前为天井,两侧与大房相接各有一间厢房,俗称“伸手”。房屋形成“一厅二房二伸手”的平面格局。
在神州大地,还有不少以“虎”命名的美味佳肴,如虎皮青椒、虎皮豆腐、虎皮三鲜、虎皮肘子等。当然,这些菜肴并非真的用虎皮烹制,只是因为主料在烹制后呈褐黄色,并有深浅相间的色泽或褶皱,与老虎的外表略有相似,因而得名。淮扬菜的代表作炝虎尾,其主料实际上为黄鳝。
陕西一些地方有“挂老虎馍”的婚俗。迎亲前,新郎舅舅家蒸一对老虎馍(馒头),并用红绳拴在一起。新娘一到,就把老虎馍挂在她的脖子上,进门后取下,由新郎新娘分吃,寓意新人永结同心。
虎·趣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一副与虎有关的对联,上联为“图画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童可笑可笑”,周星驰扮演的唐伯虎对出下联“棋盘里,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传说,明代才子解缙一日邀好友下棋,两人对弈几轮后,朋友指着墙上挂着的四扇屏,吟出上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杀落头刘海。”此时,解缙看了看桌上的象棋,对出下联:“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寨内将军。”
一段关于宋代名臣王安石的传说也与虎有关。据说,王安石赴京赶考,正赶上了元宵节,家家户户高悬彩灯,王安石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贴出上联征对招亲。这上联写的是:“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对不出,就将这上联记在了心里。进了京城,主考官看见随风飘扬的飞虎旗,出了下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身藏”让考生对上联。王安石灵机一动,便把大户人家关于走马灯的上联拿来作答,因而被主考官高看一眼。
我们熟知的趣事还有“狐假虎威”,这个听起来如外国寓言般的故事,出自我国两千多年前的史学名著《战国策》。书中有一句话:“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如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借着别人的威势来吓唬和欺压他人。
类似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还有“猫教虎艺”:猫将本领教给了老虎,却不教其上树。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诗《嘲畜猫》自注中说:“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后来清代诗人孙枝蔚在其诗《闲趣》中也写道:“浮萍叶大鱼秧活,鹦鹉声高虎舅来。”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寓言故事,自然都当不得真,但这些奇闻趣事在千百年中流传下来,起到了教化人心的作用,也是中国虎文化的一部分。
虎·语
熟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那些我们经常脱口而出的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都是内涵丰富的历史活化石。在传统文化中,虎象征着威严、权势、英勇不凡,汉语中有不少与虎相关的熟语有这方面的意思。比如,“虎步龙行”一词原指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出自《宋书·武帝纪上》中的“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现在常用于形容庄重威武的仪态。又如我们熟知的虎踞龙盘、虎落平阳被犬欺等。
在古人的印象中,虎也有生性凶残的一面,人们对于老虎的畏惧也反映在熟语中。古人用“伴君如伴虎”来形容陪伴在君王身边的危险,说出了对自身处境的担忧。以“人惧虎”为主题的歇后语也很多,如“老虎拉车——没人赶”“老虎进了城——家家都关门”“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等。
《礼记·檀弓下》中还记载了“苛政猛于虎”的故事:孔子和弟子子路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当地虎患严重,可因为其他地方有国君苛刻的暴政,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后来她的亲人被老虎咬死,只剩下她一人对着亲人的坟墓哭泣。用虎来突出苛政的危害,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虎的印象。
在众多关于虎的熟语中,虎的形象也并非都是凶神恶煞的,虎也有温情脉脉的一面。比如,我们谈及父子关系经常会说:“虎毒不食子。”虎虽凶猛,尚且不吃虎崽,这个比喻意在说明人皆有爱子之心。明代的汪广洋在诗《画虎》中写道:“虎为百兽尊,罔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老虎贵为“百兽之王”,没有任何动物敢惹怒它,但老虎对自己的孩子含情脉脉,每走一步都要回头看一眼。
在熟语中,虎可谓“全身都是宝”,虎口、虎皮、虎头都可以作为熟语的素材。人们用“虎头蛇尾”形容做事起初声势浩大,后来劲头全无;用“虎头虎脑”形容小孩长得壮健憨厚;用“老虎嘴里拔牙——找死”说明事情很危险;用“虎口逃生”形容死里逃生。鲁迅先生也有一句话“拉大旗作虎皮”,原指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现在常用于形容借他人抬高粉饰自己。
虎·琼州
《汉书·地理志》中一句“(海南)亡马与虎”流传近两千年,明代海南籍诗人王佐在《南溟奇甸歌》中也提到“通国之虎,岭南所有也,而甸域无之”。但“海南无虎”不代表海南没有与虎相关的文化。
锣鼓喧天,号角声起,在冼夫人纪念馆门前,两只黄色斑纹的“老虎”或嬉戏打斗,或凌空扑咬,或就地翻腾。一旁还有扮作土地公、土地婆的人在跳着秧歌舞应和。气氛正浓时,两名身着绿衣的年轻人走上前,一手抓住虎头,一手作势要打虎,将这一出打虎戏演得虎虎生风……1月24日,海口市美兰区年“非遗”集市闹新春线上展播活动开启,前期推出的视频主题便是海南虎舞。
据《海口市年鉴》记载,虎舞于明朝中后期随移民传入海南。海口虎舞以武术为基础,演员表演时将舞蹈动作融入其中,内容大致包括布阵、开场、单人表演、双人对打等。表演时,每队多达二三十人,每只虎由两个人分别舞动虎头、虎尾,还有人扮作土地公、土地婆,其余人扮演兵勇手持长矛、长棍、短棍、大刀、长剑等兵器列队摆阵。虎舞表演一般围绕“人虎搏斗、人虎共处”的主题展开,故事脉络为人们为了平安美好的生活与虎搏斗,最终与虎和睦相处。年,海南虎舞入选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虎舞在海口市美兰区三江镇较为流行,其中又以三江镇罗梧村的虎舞表演最为有名,琼北地区流传着“三江鼓、罗梧虎”的说法。关于海南虎舞的来源,有一种说法是人们为纪念冼夫人创造了此舞。每年农历二月纪念冼夫人的军坡节,虎舞都是节庆活动的重头戏。过去,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罗梧村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每天的虎舞表演都会吸引附近镇村的群众前去观看,热闹非凡。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记者梁君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