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发展 >> 思享杭间工艺美术在中国的五次误读
“工艺美术”重返当代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历来由这一名词所产生的问题,体现的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中有关传统生活文化在西方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背景下,试图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重建价值的过程。它与“现代性”问题相对应,是技术和艺术的“现代化”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典型呈现。百年来有关“工艺美术”的五次“误读”,是在学习原型的同时,突出了有意的消化和创造,而面对“阅读”所在场域的复杂因素,“自觉误读”比起原作及其误读更具有行为过程以及在地的合理意义,因此,对“工艺美术”的误读实际指向一种建构,而这正是“现代性”问题在当代的重要策略。
01
二十余年来,设计专业界已经弃“工艺美术”概念而使用“设计艺术”。以我在年10月《中国美术报》头版头条发表的《对“工艺美术”的诘难》为肇始,以年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科目录调整中全面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为标志,在全球重视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年代,专业界痛感“工艺美术”内涵的保守性和与传统手工艺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在社会大众表述层面理解的“庸俗化”,决定“遗弃”这个使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名词;并预言,在经过现代工业化的大浪淘沙后,“工艺美术”产业也因审美趣味的变化和现代产品的勃兴而终将彻底式微。但是,近几年来人们发现,“工艺美术”并没有就此真的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市场经济流通领域、在媒体表述中,甚至在很多专业讨论的场合,“工艺美术”概念被频繁、广泛地使用,并与“艺术设计”有越来越多的绞缠在一起出现的状况。很多人发现,那些将“工艺美术”定位在传统手工艺、将“艺术设计”确定为现代设计的企图,并不能准确表述它们各自在现实中的真实情境,传统手工艺在市场化背景下时有推陈出新,新工艺美术在民间生活中也层出不穷,设计要回望传统,“工艺美术”都是绕不过去的大山。在教学和学术讨论的场合,不由自主为之“正名”的辨析还是不断发生,并出现许多极端的观点。让许多年轻的设计从业者困惑的是,这样一个名词的问题,为何一百年了,在中国还是如此混乱不清?
实际上,“工艺美术”的每一次名词使用所产生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正名”的问题,而是在百年中国社会发展中有关传统生活文化面对西方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背景下,试图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重建价值的过程。它与学界讨论的“现代性”相对应,是技术和艺术的“现代化”问题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典型呈现。表面看,年“五四”运动时期孕育产生的“美术工艺”似乎与西方现代设计的发端——德国包豪斯的产生同年,但实际上,它们既非齐头并进的关系,更不是线性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又有着耐人寻味的关联,是中国的设计和艺术先驱面对中国问题“误读”的结果。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以来,在工业化的背景下,装饰艺术运动、构成主义、现代主义设计、流线型设计、高技派、生态设计等等欧美设计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的发展过程。但中国作为所谓“工业后发国家”,设计在洋务运动以后的发展,其实并不在这个西方的逻辑线索上,然而我们又一直希望能纳入这个逻辑(20世纪50年代的“赶英超美”是这种心态的典型呈现)。因此,在特殊的“中西比对”的背景下,我们就面临一次又一次的“误读”。
“误读”(misreading),是指一个接受者面对“正读”的态度和依据自身情况产生的可能偏离“正读”的过程。比较文学研究认为,所有的他者接受“正读”时都存在着误读的可能性,就像每一个人读唐诗宋词,都会同时产生自己的理解。绝大多数时候,“正读”只是作为原型态保留着,它只有在误读的过程当中才会产生意义和传播。因此,“误读”不是指对于原作的错误的解读,而是根据“译者”、接受者的在地情况,以及对原作思想的在地意义、“功利”价值,所进行的“主动”误读,也就是“自觉误读”。这样的误读,在学习原型的同时,突出了有意的消化和创造,而且因为“自觉”的直觉性以及面对“阅读”所在场域的复杂因素,使得“自觉误读”比起原作及其“误读”来,更具有行为过程以及在地合理的意义。因此,误读实际指向一种建构,而这正是“现代性”问题在当代的重要策略。
我认为,20世纪以来,有关“工艺美术”的误读有五次。
1.“五四”运动前后弃“工艺”凸显“美术”而确立“美术工艺”;
2.年以后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为标志的工艺美术国策及其相关教育观念的折衷和妥协;
3.改革开放初期“实用经济美观”调和下对“工艺美术”的功利性利用;
4.90年代开始的以“艺术设计”取代“工艺美术”的激进思潮;
5.当代手工艺人通过品鉴和艺术市场的成功“重返”工艺美术。
这五次误读过程,前几次已经“分别”被研究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