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认识龙泉青瓷龙泉青瓷成型工艺

发布时间:2022/6/6 17:25:51   

认识龙泉青瓷

1

龙泉青瓷成型工艺

有关龙泉窑的生产工艺,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中做了概括的叙述:“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筱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据文字记载和实地考察,龙泉青瓷的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拉坯、泥条、泥片、捏塑、模具五种。前面四种属于手工成型,模具成型则依靠模具来完成。每种工艺都有自己的特点,制瓷者只有掌握了它们的特性,才能选择最佳的成型工艺进行创作,如拉坯成型多用于圆形器,泥条成型多用于大件器物,泥片成型多用于镶器,捏塑成型多用于随性自然造型,模具成型多用于工业化批量生产,可单独用一种方法进行创作,也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结合创作。

1.拉坯成型工艺

拉坯成型工艺在龙泉青瓷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着青瓷艺术悠久的历史文化。宋代早期,龙泉青瓷创作开始采用拉坯工艺,借助辘轳车的转动来成型,对宋代青瓷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时代进步的产物,也显示了我国古代技术的发展,使青瓷造型的质和量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古至今,拉坯工艺一直深受龙泉陶工们的喜爱,他们充分利用拉坯工艺,从形态上展示自己对青瓷的理解。

陈万里先生在《瓷器与浙江》中生动详细地描写了传统龙泉青瓷的拉坯设备辘轳以及传统拉坯制瓷方法:“我看见他们做碗,两只脚蹬住一个圆转机,将模型放在机上,握一把泥,两手先在模型的底部,按坚实了,然后右脚蹬此圆转机,使他急速的旋转,此时型内底部的泥,渐次随着旋转而薄薄匀铺在模型的全部,溢出在模型外的余泥,把他刮去,中间穿一个孔,为的是排泄气泡,最后用一块皮,将内部轻轻的按刮一下,就算成功了。”和传统辘轳相比较,现代拉坯工艺采用新型电能拉坯机,具有动力足、转速快、易操作、可控速等优点。

龙泉青瓷通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独特的拉坯手法。揉泥、拉坯、修坯是龙泉青瓷拉坯成型工艺的完整过程。拉坯的第一道工序是揉泥,通过将黏土反复揉压,排空里面的空气,加强泥的柔韧性和致密度,提高后期制作的成功系数;第二道工序是拉坯,将揉好的黏土放在拉坯机上,利用机器的旋转和手的力量将黏土拉成所需的形状,它其实是通过旋转产生的惯性,利用运动的向心和离心运动,使泥团在双手的操作下,发挥泥土的基本塑性和力性,逐步形成内空的造型;最后一道工序是修坯,在坯体半干时,利用旋转的机器,用修坯刀修去多余的泥土,让坯体内外工整,以此达到所需要的形状和厚度。三道工序缺一不可,共同促进拉坯工艺在龙泉青瓷中的广泛运用。

2.泥条成型工艺

泥条成型工艺是人类最早掌握的陶瓷造型制作方法之一。在拉坯工艺没有出现之前,人们都是使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它既可以制作小件器物,也可以制作大缸、罐子等大件器物。而在现代龙泉青瓷的创作中,泥条成型不是特别普及,更多的是被现代青瓷艺术家作为新的创作技法进行艺术创作,作品独一无二,造型生动自然。他们根据泥条能自由弯曲和变化的特征,创作动态自然、造型复杂的青瓷作品,此外他们更倾向于利用泥条盘筑时所留下的独特装饰纹理,使作品保留泥条盘旋的自然纹理和手工痕迹,当然,也有许多创作者会将泥条痕迹处理工整,不留纹理,有时甚至看不出作品是采用泥条盘筑完成的。此外,泥条盘筑也成为辅助拉坯制作大件器物的一种手段,通常会拉到一定高度后,进行泥条盘筑,然后继续拉高,使器物达到一定的体积。

与其他成型工艺相比较,泥条成型不同于借助拉坯机或模具成型。拉坯成型所体现出的是流动性和柔软性,而泥条成型是一种理性的成型方式,更多的是制瓷者通过对形体、空间的协调把控来完成的,要求有一定的空间感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泥条成型的青瓷作品语言特征表现为严谨、敦厚和朴实。

通常泥条成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单环盘筑,操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按顺序一环一环盘筑泥条,形成一层层有规律的泥条纹理;另一种是连续盘筑,盘筑时前后两根泥条首尾相接,逐层盘筑,形成如由一根泥条完成整体作品的完整效果。在使用泥条成型工艺时,可以尽量保留泥条盘筑时所留下的丰富肌理和生动自然的纹理,也可以在完成泥条盘筑后,修整作品使其表面工整,这些都要根据创作者的需求来考虑。

3.泥片成型工艺

泥片成型工艺是指经过工具拍打或泥片机碾压使泥料成为厚度适中的泥片,然后使用泥浆将其拼接粘连成所需器型的过程。

泥片成型工艺局限性较大,拼接粘连的部分容易开裂变形,因此,要熟练掌握泥片成型工艺难度较大。该工艺也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在现代龙泉制瓷行业中不多见,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只有少部分制瓷人会用泥片作为自己创作的一种独特语言,一般应用在镶器、瓷板等一些非圆形器的制作上,作品造型语言单纯、简洁,在众多圆形器中,泥片成型的作品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泥片的制作方法大致有三种:一种是用木拍子拍打泥片;一种是用擀泥棒擀压泥片;最后一种是用机器压制泥片。相比较而言,通过手工拍打和擀制的泥板可以达到均匀的收缩,机器压制的泥板面虽平整,但收缩时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容易开裂。不同于泥条成型以线构成并可以制作造型复杂的异形物件,泥片成型是以面为元素,适合于形体平整和结构单纯的方体器物。泥片成型要求创作者严谨理性,一般情况下要提前画出严格尺寸的裁切图样,同时还要考虑和计算泥板厚度与搭接的结构和尺寸,然后在拍好的泥板上依照图样进行切割并黏合。泥板成型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泥片卷制成型,采用柔软的泥片进行直接卷制,如同采用一块布随意创作造型,可以用纸、泡沫等作为支撑,确保泥片不坍塌,人物、动物都可以采用此方法;另一种是泥板镶接成型,泥板要相对厚实,待半干后,将泥板接口处理成45度斜角,并用锯条刮刻后刷上泥浆进行黏合,增加接口的强度,防止烧成开裂。

4.捏塑成型工艺

捏塑成型工艺是指利用黏土的可塑性,借助简单工具,徒手塑造器物的方法。它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成型技法,在还没有创作出青铜器、铁器时,人们就用泥土捏制器物来蒸煮食物。上古时期,人们开始捏制更多造型,如盆、鬲、釜、罐、瓶等日用器。到了原始社会中晚期,轮制工具出现后,泥条盘筑工艺开始取代手捏圆形器,模印工艺开始取代捏塑的异形物件和器物中的配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捏塑成型目前不是龙泉青瓷最主要的成型技法,但它一直被沿用至今,特别是一些器物配件的制作,像北宋五管瓶上的动物、南宋龙虎瓶上的龙虎等造型都是采用捏塑成型方法。捏塑成型工艺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操作性强,成功率高,不需要任何复杂工具,只要有一块黏土就可以塑造成型。徒手捏塑其实别有一番风味,自然留下的手痕肌理是其他工,具难以仿制的。许多现代龙泉青瓷艺术家喜欢采用捏塑的方法徒手对黏土进行创作,如儿童玩泥巴一样原始、简单,捏塑的作品样式丰富,如人物、动物、花鸟、挂饰等,作品中保留着人工痕迹和原始风貌,生动自然。如果不需要保留手工痕迹的纹理,则可以用工具对其进行处理,使外形工整。由于是徒手操作,所以捏制成型的作品往往厚薄不均,要达到好的艺术效果,必须勤于练习,熟能生巧。

5.模具成型工艺

龙泉青瓷的生产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生产驱动下,模具成型工艺成为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被龙泉当地的工厂、作坊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生产周期短、操作简便、可反复使用等优点,而且应用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中的日用瓷器到公共艺术中的装饰雕塑的生产都可以通过模具来实现。

模具成型让制瓷者制作多件相同的青瓷作品找到了捷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满足市场需求,让青瓷成为大众有能力购买并使用的日用生活器。目前龙泉青瓷工业化产品的生产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模具成型工艺:一种是注浆成型,另一种是印坯成型。

注浆成型工艺在龙泉当地已有成熟先进的技术,是指把泥浆注人模具中,利用石膏的吸水性,形成一定厚度的坯体而成型的方法。注浆成型相对省料,产品轻巧,它具有产品形态规范、统一的特点,和其他成型方法相比,它生产的青瓷更加轻盈。但是注浆成型工艺也受到模具工艺的限制,作品形态单一、造型简单。印坯成型工艺是当代龙泉青瓷大批量生产的另一种重要方法,它和注浆成型相比,坯胎更厚,成型后可以进一步在坯体上进行装饰和加工。目前龙泉青瓷的印坯成型工艺还会借助机器进行印坯,主要有压坯成型和滚压成型。压坯成型是利用旋转的石膏模具与上下运动的样板刀挤压来实现成型;滚压成型是利用现代滚压机滚头与滚筒相互旋转挤压泥料并使其沿石膏模具内壁自下而上运动而成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地控制泥坯的大小,提高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劳动时间,它在龙泉青瓷的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了解更多可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9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