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解析2——资源配置
工艺解析模型的第1项内容,是依托企业管理系统改善,进行基础数据整理。虽然,基础数据整理需求,来源于工艺解析模型,但不影响不同管理理念、不同专业管理策略对工艺解析数据内涵所发生的作用。基础数据表现方式与内在质量,是相辅相成的。基础数据的内在质量是变化的,是可持续改善的,其表现方式(格式)是固定的。工艺解析依据基础数据模型,整合企业现有作业资源,明确“用什么做”和“做什么”,这是工艺解析模型的第2项内容。工艺解析数据架构图谱2、规范作业资源在生产方式中,生产作业资源是相对稳定的条件变量,是依据日常生产活动一般规律,整合企业现有作业资源的结果。包括硬资源,如厂房、能源供应、设备、人力;软资源,如技术(劳动技能、工艺水平)、组织、管理(素养、理念、模式)等。如何优化企业作业资源,不在工艺解析讨论范围。将企业现有作业资源的整合方式,进行模式化归纳,是作业资源数字化孪生应用的要求,是工艺解析一项重要功能,更能促进企业作业资源合理整合,提升企业基本素质。(1)加工单元(详见《数据化工厂门槛——加工单元》)加工单元(MU,MachiningUnit),按基本生产组织对加工方法进行归类的数字化孪生概念,是生产组织与加工方法的整合结果。加工单元既然是加工方法在基本生产组织下的归类概念,那么,在定义上,可粗可细,可大可小。我们可以将一个基本生产组织对加工对象发生的作用,定义为一个加工单元,如将毛坯生产车间定义为一个“坯件”加工单元,它是砂型、铸造、退火、整理等加工方法的归类;也可以将一台设备对加工对象发生的作用,定义为一个加工单元,如一条铸造线,一台普通铣床,一台压路机。因此,定义加工单元,需要遵循组织单列、工种专业、劳动负荷近似、符合多品种加工对象在同工序上对生产元(设备与人工)选用的范围要求。1)基本生产组织归属。一个按技术专业组成的“车工班”,会有“普车”(C、CA、CA等卧式车床)、“大车”(CW、C……等卧式车床)、“长车”(头尾中心距超过mm的卧式车床)等加工单元;一个按任务性质组成的“金加工工段”,会有“卧车”(多台多种规格的卧式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多台多种规格的数控卧式车床)、“铣削”(多台多规格的卧铣和立铣)、“刨削”(多台多规格的牛头刨床)等加工单元;一个按常态工艺流程组成的“齿轮工段”,会有“车削”(车外圆、内圆、平面)、“插床”(插键槽)、“齿加工”(滚齿、剃齿、插齿)、“磨齿”(齿轮精磨)等加工单元。在社会实践中,企业都会根据常规生产任务要求、厂房平面布局,甚至根据管理人员能力,组成基本生产基层组织。基本生产基层组织,本质上是加工方法的一种归类形式。职能为基本生产的企业组织,必有一个以上加工单元;加工单元称谓在所属基本生产的基层行政组织下具有唯一性;末级生产组织(班组)可与平行组织共有同一的加工单元。加工单元二种模式对于加工单元而言,它的从属组织会因班次不同改变。同时,应赋予从属组织下加工单元的排序次序,以便在统计分析时,符合生产常态下加工单元的排列顺序。生产任务的末级收受单位,是基本生产职能的基层行政组织;生产组织通过所属加工单元,选用生产元(设备、人工);所选用生产元按加工单元定义的工序,实现工序加工要求。同理,人事部门会有招聘、薪酬、档案、社保等职能单元;技术部门会有设计、图纸、工艺、工装等职能单元;财务部门会有总账、仓储、资产、出纳、资金等职能单元,等等。组织末级,都可以展开为不同的专业功能。2)同一作业主体属性。加工单元既然是加工方法归类的概念,就要对作业主体进行区分。首先,要将作业主体区分为以设备为主或以人工劳动为主;其次要区分作业主体构成形式,是单台设备或单人构成的,还是由多台设备或多人,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构成的。定义加工单元“设备/劳动”属性。在离散型生产中,以设备为主的生产,必定含有人工劳动;有的人工劳动也会在劳动中借助设备。区分作业主体的“设备/劳动”属性,通常根据加工时间占用比例判定。一次加工必要时间占用设备较占用人工长的,为“设备”属性,反之为“劳动”(人工)属性。在包装工序中,自动包装机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穿带、收紧、打扣一次完成,人工只是将包装箱搬上搬下,这是“设备”属性的加工单元;有的产品包装不能在打包机平台上进行,长宽高三个方向的穿带、收紧工作,要人工利用辅助工具完成,打包机只做抓带、打扣,占用人工时间长于占用设备时间,这是“劳动”属性的加工单元。区分加工单元的“设备/劳动”属性,有利于建立加工单元下生产元的选择条件,有利于设备效率和劳动效率的统计分析,有利于构建依据工艺节拍或劳动定额,进行成本核算的不同方式。同一作业主体属性的延伸,是要求同一的作业主体构成形式,详见下节“生产元”。以“设备”属性加工单元为主的,趋向于装备密集型;“劳动”属性加工单元较多的,趋向于劳动密集型。技术与设备、劳动不是平行概念,因此,用技术密集型来定义,缺乏合理性。3)同一劳动技能。在加工单元中,劳动技能需求是同一的,即同一工种,这是由同一加工单元属性定位的。加工单元定义的同一作业主体构成形式,对劳动技能形成了同一需求。同一工种,可以是单一工种,也可以是多工种。产线组合形式的生产线,往往需要多个工种的岗位劳动,上机→套环→接驳→压装→下机,每个岗位的工种(劳动技能)往往不同;热冲加工是一种作业主体的顺序组合形式,需要预热工(岗位称谓)与冲工(岗位称谓)配合作业;在作为作业主体单体形式的大型装备操作中,往往需要2人以上不同工种的岗位配合。工种对劳动技能而言,岗位是对具体工作位置操作要求的统称。加工单元的同一工种特性,首先定位了加工单元的劳动技能需求。这个需求,不但定位了劳动技能,还应通过“等级”,界定所需的最低技能水平。我们不可能让只会蛮敲毛锉的初级钳工,去装配发动机涡轮叶片。这就需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不同工种的技能水平建立等级及考评办法。当然,等级的建立,往往会综合所有工种,形成薪酬水平一致的等级标准。其次,是通过同一工种特性,包括最低技能等级需求,牵引出与之相对应的劳动报酬,形成制造成本中的直接人工平均成本。在很多离散型生产企业中,往往将技能等级隐含在对应岗位的招聘条件中,表现为按加工单元设定的月度预定报酬(计划月薪)。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为加工单元配置“小时计件工资额”:将计划月薪的计件工资部分,分解到每小时。最后,加工单元的工种配置,沟通了人力资源系统中的现有基本生产工人。通过员工在基本生产组织的注册(包括临时借用)与技能选择(多工种,多能工),为当前产能测算、生产执行控制和薪酬计算,提供数据支持。4)同一宽放系数。(详见《破冰-计件工资》)宽放系数(AF,AmplificationFactor),一次加工占用作业主体时间(包括与直接生产无关的非周期性常态行为占用时间),与直接加工占用时间的倍数,即占用作业主体的“(辅助生产活动+直接加工时间)÷直接加工时间”。这里定义的是劳动时间,劳动环境、劳动强度等,应通过其他收入补贴项解决。宽放系数对应同一工种下,同一作业主体构成形式。对于企业一般性加工任务而言,是在加工单元生产常态下,一次加工的时间结构评价。高度自动化的单体专用设备,组合形式的作业主体,往往宽放系数接近或等于1,通用设备与劳动属性的加工单元,宽放系数在1~2之间。当设备属性加工单元的宽放系数>2时,应为“劳动”属性;当“劳动”属性加工单元的宽放系数>2时,应为“设备”属性。加工单元的宽放系数≤1,并且≤2。宽放系数的倒数是计划(预算)产能利用率。采用产能利用率排产(绝对生产时间÷宽放系数÷工艺节拍),与采用宽放系数排产(绝对生产时间÷(工艺节拍×宽放系数)),其结果是一致的。由于员工计件报酬中包括了宽放系数含有的劳动时间,为了统一数据格式,方便数据对比,建议采用宽放系数排产模式。在同一加工单元中,不同岗位、不同执行工序、不同加工对象的宽放系数是有差异的。因此,需要根据生产常态取得同一评价值。同一加工单元不同工种的宽放系数,存在较大差异时,可通过薪酬系统调整(如通过分配系数)。工序名称是加工目的简称,加工单元称谓是加工方法统称。(2)生产元生产元(IPU,IndependentProductionUnit),独立生产单元,即不间断进行一次加工的单个作业主体。一台设备,通过上机、加工、下机,完成一个加工件的一次加工,然后向下道工序转道,视作一个独立生产元。同理,由多台设备通过固化关系组成的,不间断地对加工对象进行一次加工的,也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元。在加工单元下,设立生产元,对基本生产组织进行生产资源整合,就是将基本生产设备与基本生产工人,向基本生产组织注册。长期生产活动形成的资源整合结果,是建立生产元的基础。在生产元的数字化孪生工作中,要根据生产任务对象、产能平衡办法、产量计酬模式等需求,对现有的生产元构成,进行合理性评估,完善和优化生产元的资源配置。1)独立作业主体构成形式。无论构成作业主体的是“设备”还是“劳动”,都存在着单体、组合两种基本形式;在组合形式中,又存在着按加工顺序加工的顺序组合,按相同工序同时加工的并列组合,以及顺序组合与并列组合并存的复合组合三种形式。从上道工序以一个数量转道过来的加工对象(在制品编组,详见《在制品通则》),通过组合后一个个设备(工人)的不同功能,顺序加工出来的,是顺序组合;通过组合后一个个设备(人)的相同功能,平行加工出来的,是并列组合。组合形式与计件模式相关,这是需要做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