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资源 >> 这些生物医药企业一度离开上海,如今它们又
这些年,生物医药产业里有个有趣的新现象:许多在上海初创、一度转移到外地的企业陆续又回流到了上海。就像那些离家闯荡的少年,成熟后,重又回到家乡。这时候,他们和家乡都已变样。
因摘得首个国产pd-1桂冠而声名大噪的君实生物就走出了这样的轨迹。年,君实生物在上海张江药谷大厦一间不足平方米的实验室起步。一年后,公司从研发进入产业化布局,在苏州吴江开发区建立了一个小规模生产基地。几年后,公司业务扩张,君实生物又回到上海,在临港建立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基地。
还有一些企业也走出了类似的回归之路:它们有的在外地研发,但把临床试验医院;有的在张江初次创业,二次创业虽不在上海,但千方百计把一部分业务落回上海;有的从上海出发游学海外,学成归来,考察各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后,还是选择始发地上海……
这些生物医药产业回流上海,背后有政策环境的调整,有企业发展的需求,有上海独特的优势,有生物医药创新的客观规律,甚至还有许多身在其中的业内人士都难以准确陈述的理由。然而清晰的是,回流之势在形成。
重新认识制造业
前些年,上海生物医药界都在说一句话——墙内开花墙外香。大意是说,许多创新型的生物医药企业诞生在上海张江药谷,但当它们研发出产品,要开花结果的时候,就纷纷迁到了其他地区。
对企业来说,外迁最主要的因素是上海“贵”——人贵、地贵。一家“烧钱”而无产出的生物科技企业要在上海拿地建厂搞生产难度极大,于是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成为普遍出路。
“贵”,一方面客观上由于上海生产、生活成本高,但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政策导向。过去,研发、营销两头附加值较高,而制造往往附加值较低,价值链分配呈现“微笑曲线”布局。在“微笑曲线”理论的指导下,生物医药产业的制造环节一度不像研发那样受重视,逐渐流向了上海以外的地区。
但是,现在制造业技术含量不断提升,高端制造的附加值不断增加,“微笑曲线”逐步被拉平。基于这个新判断,近年来上海生物医药政策方向有所调整,提出“张江研发+上海制造”战略,打造生物医药“上海制造”品牌。上海市经信委生物医药处处长李甲说:“我们给外界释放一个非常强烈的信号,就是上海发展生物医药不仅要总部、要研发,还要制造。”
除了价值链的考虑,生物医药企业回流也是源于研发与制造高度依存的特性。
这里涉及生物医药的基本知识。药物研制大体可以分为化学药、生物药、中药三类。化学药由化学结构决定,结构定了,疗效就定了。“化学药的研发、生产可以完全切割开。比方说我在美国研发了一种化学药,你在中国生产,我们不需要有太多交流,我只要打个电话告诉你结构就好了。”生物医药企业安诺瓴路ceo姚树元说。
但是引领当代生物医药创新的生物药则不同,它的研发、生产难以独立运作,用学术语言说就是模块化程度低。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威利·史以生产重组dna蛋白类药物的工艺为例,解释了生物药研发、生产的依存关系。他们说,对于生物药,研发包括确认产品(蛋白质结构)是否具有理想的疗效(如消炎)以及设计一个能生产这个特定蛋白质的工艺。工艺的任何细小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另外,我们并不能完全了解所有可能影响关键工艺的变量。
在工艺研发过程中,研发与制造过程存在大量的迭代关系(试验并消除误差)。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生物医药企业尽管在产业化初期把制造搬离研发所在地上海,后来还是设法回流,把制造和研发环节放在一起。
重新认识空间约束
几天前,润佳医药刚刚向临港管委会提交了一份材料,协商他们在临港一块土地的用途问题。
润佳医药也可算是一家回流企业。公司创始人吕佳声是上海人,高中毕业后赴美留学,一路读到博士,后来在北美一所高校就职。回国后,他在苏州创立了润佳医药,两年前在张江设立研发中心,并在临港购买了55亩产业化基地。
“当初在临港拿地的时候,我们是打算做制剂的。但是企业在发展,行业在发展,公司现在希望拿这块地做小核酸。小核酸是新生事物,可惜在老的框架体系下,它属于原料药。所以在产业环境准入上我们遇到了现实困难。”吕佳声说。
润佳医药在材料中向临港管委会报告了小核酸药物的生产技术特点、有限的环境影响,以及有效的控制方法。他说:“政府很愿意跟我们讨论这个事情,并协助我们办理申请,展现出了开明的态度。他们能及时掌握科学技术动态、对新产业开放包容、亲商。这令我们由衷敬佩、心中充满暖意。”
人们常说上海土地紧张,对于土地等空间资源问题,就像润佳医药的案例体现的那样,政府与企业都在重新认识。土地资源约束是客观的,生物医药企业都知道,在张江一房难求。但土地紧张又是相对的,上海毕竟有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海市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保障产业基地内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工业用地面积不少于平方公里”。
为了留住生物医药产业等先进制造业,上海提出了“打开空间”的具体方案。就在今年,上海出台了新版产业地图,进一步优化了新型产业体系布局。其中在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推出了生命蓝湾、东方美谷、湾区生物医药港等7个特色产业园区,总面积42平方公里,可供产业用地1.2万亩,可租售物业面积万平方米。“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这两句话在上海市、区、街镇等各级层面都能常常听到。
一方面政府在打开空间,另一方面,新一代生物医药产业的特性又决定了它用地更加集约。
以中国常见疾病高血脂用药为例,过去患者需要每天吃药;抗体药出现以后,只需两三周静脉注射一次;下一代核酸药上市后,又会减少到半年皮下注射一次。吕佳声说:“一个患者一年就打两针,所以对产能的要求不是那么高。现在很热门的基因编辑药,一个患者一辈子只需要打一针。夸张一点说,一个小工厂就能解决全世界的问题了。”
回流的启示
这些年,生物医药企业回流上海的形式多种多样。
比如在上海创立的睿昂基因,发展过程中在全国收购了多家试剂生产厂,但是他们还是希望未来把更多产能放到上海。公司创始人熊慧说:“我在上海读书,在美国读书,一路读上来,接着创业。身为科学家,我骨子里还是喜欢做学术研究,social(社交)非我所长,也不太会主动找领导要资源。上海的文化恰恰对我这样科学家出身的创业者很友好。”
比如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景昱医疗,公司ceo宁益华每天在上海和苏州之间往返,不仅仅是因为家在上海,也因为景昱的研发、临床合作机构,如上海交大,医院,医院,医院等都在上海。宁益华说:“医院的资源得天独厚。”
比如迈科康生物,最近在临港拿地,计划建设基于新型佐剂的创新疫苗转产平台。公司创始人陈德祥博士和上海的缘分要上溯到年前后,那时他还身在美国,在张江远程创立了第一家公司。多年后回国创业,他把迈科康生物总部放在了成都,但始终放不下上海情结,陆续把一部分研发和制造放到了上海。陈德祥说:“一家生物医药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的话,上海是最好的选择。”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离不开人才和生态。当企业选择一座城市时,考量最多的往往是人才和生态。
业界早有共识,上海有全国最丰富的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人才库。这些人才源于三种渠道:外资巨头在上海培育的人才、海外归国的科学家、中国本土培养的专业人才。据《上海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白皮书》统计,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各类高水平人才占全国的1/5。他们共同构成了产业的家底。
人才的汇集往往与生态直接相关。以张江研发人员为例,他们中的一大批人来自罗氏、辉瑞、礼来、诺华等外资巨头早年在上海设立的研发中心,而这些跨国企业选择上海,又源于上海开放的生态。此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服务型政府等都是决定人才流向的重要生态因素。科望医药ceo纪晓辉说:“若论人才聚集、资本聚集、政策扶持、交通便利、信息便利,上海的生态系统是绝对领先的。”
尽管如此,良好的生态并非一座城市独有的秘籍。它更像是一个公开的配方,其他城市采用类似的配方后,也可以发展出有竞争力的产业。比如苏州“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的产业服务模式就颇为业界称道,再如深圳的引才政策、对生物医药产品研发的财政支持也极具吸引力。
对上海来说,企业回流远不是故事的结局。研究回流现象,也不是为了庆贺胜利,而是为了思考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做对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可以见贤思齐。业界常说,研发一款新药需要十年功。也许可以把今天的回流比作一款新药研发的开始,未来的许多年里,仍需要不断培育、投入,才能收获新的成果。
本文作者:宰飞
题图来源:孟雨涵摄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