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数据派数读浙江省打造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

发布时间:2022/11/15 15:05:10   

6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动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文旅中国“数读非遗”专题特别选取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资源丰富的浙江省,带来浙江省积极探索打造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重要窗口”的数据解读。

4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2项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项目

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中传统技艺类55项、传统美术类24项

浙江省是传统手工技艺大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资源丰富。据了解,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浙江传统工艺保护、传承、发展与振兴的新途径,大力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努力打造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重要窗口”,取得了良好成效。

注重政策驱动,健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政策保障体系

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联合经信、财政等部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从政策方面推动传统工艺的振兴。研究出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工程行动计划》等,提出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不断健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注重项目保护,进一步提升保护传承水平

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以浙江十大历史经典产业为重点,对具备一定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及传统医药类项目,建立一批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给予重点扶持。22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组织评定首批省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共项。根据项目的影响、规模和发展前景情况,按引领项目、示范项目、发展项目三个大类实施分类管理。要求各地在现有保护规划基础上制订振兴发展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振兴措施,推动形成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模式。制定出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浙江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省级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了解项目存续状况,严格实施“八个一”保护措施,全面落实保护责任,确保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学术研究交流,举办“大匠至心”非遗传承发展杭州沙龙、“青出于蓝”中国传统染缬技艺传承人对话等,突出传统工艺振兴主题,帮助传承人开拓眼界,研究解决一批传统技艺制约性难题,不断提升传统工艺设计、制作与衍生品研究开发能力,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注重人才培养,增强传承人队伍素质

以“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为目标,以传统工艺传承人群为重点,依托浙江省5所研培院校组织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四五”期间共举办48期,培训学员人次;同时实施浙江省本级非遗中青年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浙江省非遗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聚焦传统工艺相关非遗门类,每年开展“非遗薪传”系列展演展评活动,年至今,先后推出了以青瓷、石雕、塑艺陶艺、抽纱刺绣、根雕艺术、金石篆刻、宝剑锻制技艺、纸艺扇艺等为主题的展评活动,评选出“薪传奖”、优秀展演及优秀组织奖,着力培育和发现中青年非遗传承人,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推动非遗与教育相融合,支持高等院校开设专业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人才,如丽水学院设立青瓷学院,培养了一批适应青瓷产业发展需要的研发队伍和技术骨干。

注重载体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探索丰富传统工艺保护的实践,推动更紧密融入生产生活,提升非遗项目传承活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建设,先后评审命名两批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共家,东阳木雕、青田石雕等5家保护单位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功创建东阳市国家级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市拱墅区“城市非遗工作站”,支持在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和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公布20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98个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探索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新路径。加强传统工艺类特色小镇培育,支持丝绸、黄酒、茶叶、青瓷、宝剑、文房、木雕等历史经典产业传承发展,培育形成一批非遗特色产业集群。加强跨区域帮扶,开展与山区26县工坊的互动协作;在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工艺周)、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浙江非遗生活馆设立“非遗+扶贫”专题板块,以传统工艺为重点,推动非遗传承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支持省内非遗工坊与四川等西部省份开展帮扶合作,杭州市推进浙藏非遗纺织扶贫工坊项目。注重依托特色非遗资源,突出传统工艺振兴,积极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认定浙江省非遗主题小镇52个,评选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项,发布首批浙江省非遗主题旅游线路16条。连续3年成功举办“非遗购物节·浙江消费季”活动,年6月1日至30日,浙江省销售非遗产品及相关衍生品.66万件,销售总额10.04亿元,为提振社会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注重展示传播,广泛弘扬传统工艺内涵价值

浙江省成功举办14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浙江传统工艺振兴成果,积极探索“非遗+互联网”,举办“云上博览会”,开启“永不落幕”模式。年开始,博览会新增“杭州工艺周”活动,采取“一馆多点”的模式,围绕金属工艺、竹木工艺、陶瓷工艺、漆器髹饰工艺等主题,举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薪传奖评选(提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邀请展、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等活动,努力打造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重要品牌。连续举办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非遗生活馆,为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提供展示、展演、展销平台,推动我省非遗传承传播创新。中国龙泉青瓷宝剑节、青田石雕文化节、东阳木雕节等专题性展会也呈现各自特色。联合中央媒体开展“央媒浙江行”采风活动,聚焦传统工艺,深入一线报道,受到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5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