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市场 >> 招远当年家家户户做草帘,草门帘是全国首创
家家户户做草帘
文
冷大川
用玉米皮纺成草绳坯做门帘、窗帘这项产业,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的招远,很多村子是家家动手、人人参与。
我们冷家庄村做草帘起步早。刚开始,我们本地纺坯还不成规模,用的坯绳靠草帘厂派出六七个精壮男劳力,常年到当时掖县朱桥一带收购,然后再一捆捆装麻袋,用自行车载回来,草帘厂分发到各户进行加工。报酬是,粗坯绳做成大板门帘,记8工分;细坯绳做成小板门帘,记5工分。
做草帘工具很简单,一块板作标准,一个木钻用来挑扣鼻,一把剪刀剪坯绳。
看花容易绣花难。学做草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留坯的长短还是缠绕的角度都有讲究。留的坯过长,浪费坯绳,缠绕环扣过多又显得鼻扣太小;留的坯过短,缠绕环扣不够数,草帘的鼻扣过大也不中看,由于技术不到位,一节草帘缠绕环扣不平整,节与节之间冲不齐,这样的产品草帘厂是不收的。
村草帘厂供给的坯绳质量也不一样,有时拿到的坯绳粗细不匀,或者白皮没有包好,有丝丝绺绺微黄的玉米皮边显露在外面,做成帘扣后色泽不好;有的则是纺的坯绳皲道不到位,坯绳一经润水,自然裂开,农村人称作“绺了”,缠绕时费时费力,还时常要剪掉破裂开的,白白浪费很多坯绳。
由于参与的村民多,做草帘这项产业逐渐推广开,形成了规模,坯绳市场也随之产生。每逢集日,偌大的坯绳市一溜儿摆开。许多大闺女小媳妇除了下地劳动,剩余时间就是纺坯绳。有些学校当年搞学农劳动、勤工俭学,也教纺坯绳。当地街柳村一个姓李的男孩,是个中学生,他心灵手巧,利用早晚、假日、星期天等课余时间纺绳卖的钱,几乎抵得上整日下地劳动挣工分得的钱。
纺坯绳用的纺车,当地叫拎子。坯绳纺好后要桄在桄子上晾干,然后捆绑成把。随着本地坯绳供应量的扩大,逐渐替代了到外地购买,避免了许多麻烦。
县草帘厂不仅负责技术指导、产品推销,还帮助解决原料收购、供应,为草帘市场发展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随着草帘制作规模的扩大,在制作工艺和花色品种方面也有新的要求和突破。由刚开始的纯白色草帘发展为将玉米皮着色,出现棕、白两色的门帘。后来又染出绿色、毛红色等不同的颜色。门帘开始设计上花色图案,县草制艺品厂发放图样,有的图案是动、植物一类,如门帘上漂游着几条鱼、椰子树等等。在门帘的样式制作上也有变化,将帘扣做成栝篓的式样就是其中一种。在用5厘米板则的基础上,坯绳要求做得更细,帘扣中间要包上高粱秸瓤,使其做成后显示出两头尖细、中间有圆肚的形状。早期的门帘做成后,都镶挂在草制艺品厂发给的横条木板上。
在当时农村经济条件还不富裕的情况下,草帘制作这项产业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记得我们村当时是冷大滨负责草帘厂工作,这个人有能力、善经营,草制品制作在我们村开展得红红火火。全村老少几乎收工回家就忙活,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当时不仅原料供应充足,而且制作的任务量也很大,有时为了不耽误第二天送货,通宵达旦地干。记得有时赶上麦收、秋收,分的草帘任务又多,我们起五更拔麦子、割豆子,半夜回来,几乎顾不得吃饭就忙活起草帘来。为了赶做草帘,大家聚到打麦场,在电灯下你说我笑,消除了一天的劳累和困乏。有时连日拔麦子,手上水泡一个接一个,涨得拿不住剪刀和板则,为了赶制任务,为了多得工分,真是咬紧牙关。冬天夜长,一家人围坐炕头,做着做着,已是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困了,眯一阵,起来又做,一宿赶制一两挂草帘是常有的事。
在制作草帘这项产业之前,玉米棒子扒下的皮,有的人家挑选很白的用作蒸包子、馒头;有的老人用来编织蒲团子坐着;大多用来做牲口草料或用来作烧草。而在制作草帘刚开始,只是挑选洁白的,放在瓮或缸里,点燃硫磺,用塑料纸蒙紧进行熏制,做白草帘。当染色草帘出现以后,玉米皮无论内外、黄白,无一例外地被全部收集起来,能熏制的进行熏制,需染色的加以染色,全部纺成坯制作草帘。有些纺坯高手,自家的玉米皮不够用,就到邻家甚至周边村子购买。那几年,经常会看到有人骑着自行车或推着小推车,走街串巷,吆喝着收玉米皮。
据招远市志记载,当年的草制艺品厂产品有草鞋底、草门帘、草地毯、草提篮、草坐垫、草杂品几大类,多个花样,多个规格。草门帘是主导产品,也是全国首创产品,年最高产量是万挂。以年为例,投放加工费万元,工业总产值.9万元,实现税利16.7万元,产品远销美、英、日、法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了招远草制艺品的一段佳话。
原标题《家家户户做草帘》
原文发表于年10月26日《烟台晚报-烟台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