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门

霸气周氏家训获中纪委在全国推广

发布时间:2022/7/13 10:22:02   

点上面“周氏总群"加入周氏家族

11月15日,中纪委网站重磅推出一组与池州有关的视频文章:《安徽池州东至周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文章以东至周氏为题,解密周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原因。据悉,此文是中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七十六期内容,已通过中纪委网站、客户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安徽池州东至周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

东至周氏

  东至周氏,又称纸坑山周氏、建德周氏、至德周氏,晚清著名世家望族。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诗人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十九世纪初,东至周家不过蓬门小户一族,但自周馥始,在晚清至20世纪的百年时间里,整个周氏家族迅速发展成为文商并举的大家族。周馥以一布衣之身,奋发图强,官至两广总督。周馥后人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等更在实业、藏书、学术等领域成果斐然。

周氏家族代表人物

  周馥(-),生于安徽建德(今东至县),字玉山,谱名宗培,幼年勤于攻读,青年时因战乱外出闯荡。因一笔好字为李鸿章所赏识,为李器重,协助李办理洋务达30余年,参与筹建北洋海军,协助设立天津机器局、天津电报局、天津武备学堂等事宜。自年始,先后任津海关道、直隶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等职。

  周学熙(-),周馥之子,字缉之,号止庵,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他曾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州煤矿等,于华北近代工业的发展助益颇多,与当时南方著名的实业家张謇齐名,并称“南张北周”。他还曾任官立山东大学堂(今山东大学)总办(校长)、北洋工艺学堂(今河北工业大学)督办(校长),于近代教育事业亦出力甚多。

  周叔弢(-),周馥之孙,著名实业家,曾任天津市副市长,年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弢还是一位古籍文物收藏家。

东至周氏家规

  周氏家规家训包括《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周氏家族周馥家训六条》和《负暄闲语》三部分。其中,《负暄闲语》是周馥为教育子孙后代而撰写的散文体家训,全书分二卷,分别从读书、体道、崇儒、处事、待人、治家、葆生、延师、婚娶、卜葬、祖训、鬼神等十二个方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建议,以此约束子孙的行为。

周氏宗谱

(视频长16分51秒,请在wifi环境下播放)

视频脚本

安徽东至周氏:六世书香百年家风

  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城东郊,有个叫周村的小村庄。从这里走出了一个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它就是东至周氏家族。这个村庄紧靠一座山,叫纸坑山,所以后人又称这个家族为“纸坑山周氏”。

  纸坑山周氏远祖是唐代的中丞周访,由徽州迁至东至。后裔中有唐末诗人周繇、宋朝武将周泰星等。时间来到十九世纪中叶,自周馥始,在晚清以来的百年时间里,周氏家族迅速发展成为声名远扬、文商并举的大家族。

六世书香:人才荟萃集于一门

  在中国近代史上,几代周家人在政界、商界、学界都颇有建树。周馥(-)一身正气、勇于担当,于朝廷危难时,治水、兴实业、理外交,政绩突出。周馥育有六子,四子周学熙(-)尤为出色。

  周学熙是近代著名实业家,他开创华北实业之先河,创办启新洋灰公司和滦州煤矿,促进了华北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当时南方著名的实业家张謇齐名,并称“南张北周”。

  第三代传人中,周叔弢(-)是著名民族实业家,曾担任天津市副市长,年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此外,还有著名佛教史研究专家周叔迦;著名数学家、中国集邮大王周达;著名文物收藏家周季木;著名民族实业家周志俊等。

  周家第四代良字辈、第五代启字辈依然人才辈出,学者居多。比如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一良,著名数学家周炜良,著名红学家周绍良,著名生物学家周以良,著名建筑家、曾任北京亚运会工程总建筑师周治良,空间及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周启鸣等,传承至今,长盛不衰。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白化文:

  有人说,周家子孙中教授、学者之多,涉及学科之广,办一所中等规模的大学也绰绰有余,这并不夸张!

  近代周氏家族由周馥开始,下沿五代,他们在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将自己融入民族前进的潮流,人才荟萃,集于一门。究其原因,家规家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池州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永中:

  以家规家训为代表的家族文化是最富于人性的文化,是最有人文关怀的文化。家族文化是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心灵归属的精神家园。心中有了这个“家园”,我们就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

百年家风:见证传承的力量

  翻开《周氏宗谱》,家训六条、家规十八条赫然在目。周馥晚年还撰写治家宝典《负暄闲语》,关于读书处事、待人治家都有详细训诫,要求后世子孙随时参悟以助学力。

勤学习

  家规第三条:“子孙七八岁须入塾读书,朝夕不离书房,勿与邪避之人相近。”周馥认为,第一等好事是读书。他在《负暄闲语》读书篇中告诫子孙,要“眼觑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教育后人读书、做人、做事都要树立大格局。格局大,方可做大事,成就大事。周馥不仅严格要求子孙后人,自己也一生与书为伴。

  周馥曾孙、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景良:

  曾祖周馥做官数十年,政事相当复杂,但他不废读书。晚清名士于式枚曾经这样说道,“尚书(指周馥)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废书。文忠(指李鸿章)尝为余言,曩(从前)在兵间,偶行诸将吏营帐,至尚书所,几上皆宋儒书,心独异之,以为异日可任大事”。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余华林:

  周馥对儿孙教育严格要求,周学熙9岁时与三哥周学涵吃住在私塾,没有仆役,自己打扫书室。

从正业

  家训第四条:“子弟如读书不久,急欲谋生,必须力勤正业。”《负暄闲语》处事篇中也提到:“大凡人存心公正,则虑事详审。先审此事于国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别无流弊否?”要求后人从正业,做正事,以国为重,顾全大局。

  周馥为人正气凛然。他在自序中说:“我任司道日,遇有益于国于民之事,莫不勇往图之,未尝一日偷安。每当利害未明时,先为大府画策。”年,周馥协助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三年后母亲病故,他丁忧回乡。深知周馥才干的两江总督沈葆桢托人致意,希望周馥留在江苏。周馥答复道:“李相国(李鸿章)待我厚,我既出山,安可无端弃北而南?大丈夫出处,惟义是视,何计利害?”守制期满后,周馥最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海防支应局,为北洋海军建设殚精竭虑。

  辛亥革命后,受内外压力,周学熙创办的滦州煤矿和英商霸占的开平煤矿被迫不公平合并,滦州煤矿以十倍面积只得四成利益,而且管理权尽入英人之手,其结果与周学熙的开办初衷简直南辕北辙。为此周学熙拒绝出任新公司的督办,还在家中写了一副对联:“孤忠惟有天知我,万事当思后视今。”

  周馥孙辈同样谨守家训,看重民族大义,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中。

  国家图书馆史籍馆研究馆员程有庆:

  周馥的孙子周叔弢先生非常喜欢收藏。解放后,他多次把自己毕生的藏书捐献给国家。年,他向北京图书馆捐赠了宋元明代的刻本、抄本多种、多册,这些都是上乘的精品。年,他又捐献善本多种,约册,以及众多的文物。

重勤俭

  家规第五条:“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必须饮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庐有常度……若子弟溺于骄奢,用度无节,必致事蓄无资,渐入邪路。”周馥祖父周乐鸣在他十余岁的时候勉励他说:“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又告诫他说“人能吃苦,自然守分,自然励志向上,贫可致富,贱可致贵。”“他日纵富贵,仍要吃苦做事。不吃苦,虽富贵不能久也,可以我语传示子孙勿忘。”

  池州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周胜良:

  周馥虽然官居高位,但不忘祖父教导,清正节俭。他代理直隶布政使的时候,官吏送来五百两银子,说是“惯例银”,但他严词拒绝了。周馥任山东巡抚的时候,他夫人七十生辰,下属送寿屏的,只记录下屏上文字,东西都退了,僚友寿礼一概不收。

  父亲是最好的老师,周学熙后来居官,亦廉洁自持,不敢有一毫分外之物,所办实业,亦以民生为志,不在于谋利。他勤于职守,任开平矿务局董事时,月薪仅六十余元,以十元为零用之费,以五十元寄家中,自奉不敢稍为浪费,家人亦勤俭持家,自食其力。偶有积蓄,也留待今后兴办实业投资之用。他常常告诫家人:“大富由天,小富由俭”。他将勤俭为本奉为治家之宝,不敢有半点侈靡。

培心地

  家训第一条:“心为一身之主,身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无尽。”周氏后人之所以多诚惠桑梓,跟“培心地”这一家训有莫大关系。

  周学熙曾经回忆,母亲吴太夫人性极慈祥,生平见贫苦人,施济如恐不及。其母曾经告诫周学熙说:“家乡山多田少,生计艰难,汝异日有力,必多办善举。”周学熙谨志不敢忘,他关心家乡建设,热心为家乡办学校、建医院、创讲习所、造大桥、筑河坝、辟义田、修文庙、护文物、捐资编县志等,做了许多泽被后世的实事,使乡人受益至今。年天津发大水时,他一边调集启新、开滦公司船只运送灾民到唐山暂避,一边倡捐义赈救济难民。年,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大旱,灾民拖儿带女,衣衫褴褛涌进天津,处境十分悲惨,他见之十分同情和痛心,邀集同仁募捐义赈,设立粥厂收养余人,直到次年2月给资遣返原籍恢复生产。

  池州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姚北生:

  周家几代人皆以忠厚慈善著称。他们秉承“自奉极薄,待人极厚”的品德,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今天东至境内看到的洋灰坝、万善桥就是当年周氏家族为家乡人民所建。

  读书如尝食,甘苦在心领;一步一从容,即事即思省;久久心自明,豁然开万顷……

  回望东至周氏家族,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周氏家规家训,始终是周氏子孙为人处世之根本,在时代的潮流中,在历史的岁月里,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东至风光·历山揽胜

  ●东至周氏家规摘编

勤学业

  子孙七八岁须入塾读书,朝夕不离书房,勿与邪僻之人相近。古语:卖金买书读,读书买金易①。如果父母不姑息,使其孜孜不倦,读一年自有一年之效,读十年自有十年之效。

  ——摘自《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勤学业》

  

  ①读书买金易:与《劝学文》中“书中自有黄金屋”意义相似。

  

  子孙七八岁时必须进入私塾读书,应早晚不离书房,切勿与品行不端的人接触。古语说:卖金买书读虽是困难,但读书后买金就容易了。如果父母不迁就子女,让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读一年书有一年的作用,读十年书自有十年书的功效。

  眼觑千古之上,心契造化之微。

  ——摘自周馥《负暄闲语》

  

  眼界要高远,做事应细微。这句话教育子弟读书、做事、做人既要树立大格局又要洞察细微。格局大,方可读千古雄文;洞察细微,方可成就大事业。周馥以后,周学熙、周叔弢、周一良诸多后人,做事、做学问,莫不体现这一点。

戒非为

  子弟如读书久,急欲谋生,必须力勤正业,或志不为耕读,而技艺百工可以资身,不妨习之。若不务正业,如赌博、唆讼作词状、不孝养父母、不守王法等,族长或禁止,或不准入祠祭祀,或将草谱①名字贴除。若再不悔改,不准入正谱,不视为周氏子孙。

  ——摘自《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戒非为》

  

  ①草谱:谱是家族内按辈份编的表册。草谱与正谱相对,系草修的非正式谱。

  

  子弟若读书久了,想急于谋生,必须追求正业,即使志不在读书和耕作,技艺百工也可以养活自己,也不妨去学习。如果不务正业,如赌博、唆使他人打官司代人捉刀、不赡养父母、不守法规等等,族长或者大力禁止,或不准入祠堂,或在草谱上将名字除去。倘若不悔改,不准入正谱,不准当作周氏家族的子孙。

  子弟与人交游①,须择端方之士,以期有过相规,有善相劝。若言行诡谲②,心地不良及好事逞讼者,当一概远之,勿受其累。族长与父兄宜时戒之。

  ——摘自《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慎交接》

  

  ①交游:结交朋友。

  ②诡谲:诡异,诡诈。

  

  子弟与人结交朋友,必须选择品貌端正的人,从而能有过错相互规谏,有善行相互勉励。如果言行诡异,心地不善以及惹是生非、逞强争讼的,应当一概远离,切勿受其连累。族长和父兄应该时时劝诫子弟。

  大凡人存心公正,则虑事详审。先审此事于国有益否?于民有益否?即有益矣,能持久而别无流弊否?斟酌已定,义当举办,尤须预料上下、左右之人有无掣肘,如何防备?后来守成者能否不致变更,反以惠民之政变为殃民?俱须一一了然于心。

  违义而荣,不如守义而困。

  ——摘自周馥《负暄闲语》

  

  存有公正之心,那么考虑事情就会详细周到一些。周馥告诫子孙,考虑事情要把是否对国家有利放在第一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道义。做事要仔细审慎,谋定而后动。

重勤俭

  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必须饮食有常品,衣服有常式,室庐有常度,男女早作晚息,必有定时。若子弟溺于骄奢,用度无节,必致事蓄①无资,渐入邪路。族长父兄应时加教导以警戒之。

  ——摘自《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重勤俭》

  

  ①事蓄:维持一家生计。

  

  耕读之家勤俭为首要事务。饮食应平常,穿着应普通,居所应适度,男女早上劳作、晚上休息,应按一定时间。如果子弟沉溺在骄惯奢侈之中,用度没有节制,必然会导致维持家庭生计没有资金,渐渐走入邪路。族长及父兄应时时加以教导,警戒这类事情发生。

端家范

  一家之中,家长为主。家长之身,系一家模型。尔身不正,如正人何?故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妻子尚不能行,其余可知矣。几见人陷于邪僻①,而能正家裕后②耶?今日子弟即后来之家长,不可不讲修身之学。

  ——摘自《周氏家族周馥家训六条·端家范》

  

  ①邪僻:荒谬反常,品行不端。

  ②正家裕后:家庭关系有序,为后人造福。

  

  一家之中,家长为主。家长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家庭的榜样。你身子不正,如何正人呢?所以说:自己不按道理去行动,那么道就不会在其妻子与儿女身上实行。连自己的妻子与儿女都不能实行,其余的可想而知了。哪有人自己陷在品行不端中,却能使家庭关系有序、后人有福气呢?现在的子弟就是后来的家长,不可以不讲究修身的学问。

  为家长者,必须谨守礼法①,以御②群弟子。凡非礼法之事,一毫不得沾染。父为子之表率,兄为弟之表率,夫为妻之表率,身苟不正如正人何?

  ——摘自《周氏家族家规十八条·端表率》

  

  ①礼法:礼仪法度。

  ②御:管理、约束。

  

  作为家长的,必须严格遵守礼仪法规,来管理约束众多子弟。凡是违背礼仪法规的事,一丝一毫也不得沾染。父亲应该作为儿子的表率,兄长要做弟弟的表率,丈夫要做妻子的表率。如果自己的身子不正,怎么去正人呢?

培心地

  心为一身之主,身为一家之主。培心地即培家本也。人生世间,百物受用有尽,惟此善根①无尽。故曰:耕尧②田者有水患,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岁丰收,无忧无虑。盖家之兴衰久长,系于一心。人生求福,以培养心地为先。心地若坏,百事皆坏,无可指望矣。

  ——摘自《周氏家族周馥家训六条·培心地》

  

  ①善根:向善之心,慈悲之心。

  ②尧:皆为古代贤明的君主,后面提到的“汤”也一样。

  

  内心是身体的主人,身体是家庭的主人。培养内心就是培育家庭的根本。人生在世,万物享用都有穷尽之时,而只有善根才享用不尽。所以说:即使耕种尧的田地,也有水患之忧;耕汤的田地,也有旱灾之愁。只有耕种“心田”,方能无忧无虑,年年丰收。大凡家庭的兴衰的长久,都系于一颗善良之心。人生若求福气,当以培养内心为首要目标,心地若不好,百事难成功。不可能指望其它途径求得福气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9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