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介绍 >> 缺芯潮过后,留下了哪些启示
每一个芯片产业危机的亲历者一定都深切的懂得:“供应链安全有时是比产品研发更要紧的事。”
半导体供需矛盾“趋缓”
当前,在经历了近2年的缺芯和产能扩充之后,芯片行业的缺货潮似乎开始出现缓解的迹象。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大幅降低,消费芯片出现减产砍单的现象。
此前,联发科已对四季度5G芯片砍单30%-35%;高通也对高端骁龙8系列产量下调10%-15%。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表示,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恐怕到明年一季度都难以改善。
消费电子市场遇冷的隐忧,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浮现。通货膨胀、俄乌战争、供应链受阻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PC、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出货量明显下降。在此趋势下,国际大厂纷纷拉响下行警报,包括英特尔、英伟达、美光等巨头在内的芯片企业均表示,之前各产品系列的需求连续两年激增,但未来几个月会较为坎坷,消费环境转冷。
TrendForce指出,目前晶圆代工厂客户砍单的情况正持续扩大,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图像传感器及部分MCU都已出现砍单情况,8英寸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下滑情况最为显著。
因此,导致晶圆代工厂不得不通过降价“抢客”。据经济日报消息,已有晶圆代工厂近期降价逾一成。为了防堵订单流失,一些晶圆代工厂向客户约定,在部分特定制程开出“优惠价”,折让约个位数百分比,相当于变相降价。
台积电表示,针对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疲软,半导体供应链库存过高的现象,预期需要几个季度时间重新平衡至较健康水平;中芯国际也遭遇到消费电子客户砍单,有些工艺节点松下来,正在寻找新客户补位。
有业内人士透露,以前都是客户送上门,现在需要出门找客户了。尽管代工厂都不愿意公开承认,但这些信息得到了多方交叉验证,跟代工厂打交道的芯片设计公司的反馈也是如此。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过去两年,芯片大厂疯狂扩产,但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因此出现了一种结构性供给过剩现象。
野村证券继8月底保守看待今明两年全球芯片出货成长率之后,在9月初又下修了这两年的成长率,将今年全球芯片出货成长率由原先预估的9.9%大砍至5.7%、年由衰退0.5%扩大至衰退6%。
在此前《小心,半导体下行周期来袭》一文中,一众行业机构的预测也体现出业界对未来芯片产能过剩的担忧,半导体即将进入下行周期的论调“甚嚣尘上”。
缺芯潮起,产能是头等大事
回顾过去两年的半导体市场,自年起,缺芯潮全球蔓延,国内外原厂芯片交期拉长,市场价格也出现暴涨。导致很多晶圆厂、封测厂生产节奏被打乱,部分芯片设计公司供货不能保证,下游厂商到处找货、大规模备货,恐慌性下单遍布整个产业链,导致产业真实需求成迷,缺货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当时整个芯片行业的头等大事,就是找产能。
“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全部体现在‘能抢到多少货’这一指标上。”在供应链产能紧张的情况下,争取产能成为了所有半导体企业的必修课。
尤其是对于大量中小型的芯片设计创业公司,产能开始成为一件攸关生死存亡的事情,没有产能意味着停摆,已经流片的芯片也不能量产验证,这会严重影响后续融资,CEO带队全国跑找产能已经不是新鲜事。
在典型周期性的芯片行业,每一次危机都意味着格局轮换。拿到产能的厂商将成为赢家,而竞争失败者,很可能已经站在了危险的边缘。
人人危难之下,供应链安全成为产业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