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艺门 >> 工艺门资源 >> 打铜打铁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铜艺之
打铜
一把锤子,一块铜片,需要千锤百打和数十道工序,才能敲打出一件铜器。
在一锤一錾间,考验的是匠人的精雕细琢,体现是匠人的“岁月”和用心坚守。
打铜是浙江金华市永康主要的手工技艺之一,“打铜打铁走四方,府府县县不离康”的谚语,生动地展现了永康铜匠、铁匠的闯劲以及铜、铁手工艺影响之大,流传之广。
曾几何时,打铜匠背着一副行担吆喝呐喊,走街串巷、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全国。
那时家家户户都使用铜器,铜制的锅碗瓢盆深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快节奏的今天,铜器已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在永康,七代做铜器的程家全家仍然坚守着家传铜艺,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用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打造”一件铜器。
永康铜艺传承人:程颐
“府府县县不离康。我们永康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乡,我家六代打铜,到我手上已是第七代。”80后的程颐出生于浙江金华永康,是永康铜艺代表性传承人。
铜作品:《福意禅莲花》
永康是中国五金之都,而铜山即永康五金之源头。《山海经》《永康县志》《永康年鉴》等典籍的记载,铜孔坪、大秧田、铜屙滩等重要遗迹的科学考证,以及铜山村民的耳闻目睹、亲力亲为,无不说明这样一个事实——铜山是产铜之山,铜山因产铜而得名,铜山因产铜而闻名。
铜作品:《沧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铜手艺逐渐失去了市场,程颐的父亲——程育全先后做过油漆、雕刻、钉秤,甚至还补过鞋。兜兜转转,最后还是挑起了铜壶担。
“我们的祖辈挑着铜壶担走南闯北,上门到户打铜修锁制作铜器,艺精品美,享誉各地。父亲认为这份祖业要保留下来。”程颐介绍说。
程颐(右)与父亲程育全(左)
年,程颐的父亲程育全和祖父程朱昌从一个小作坊做起,逐渐创立了如今国内数一数二的铜雕企业——神雕公司。
如今,“神雕”已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业界翘楚,执宗教造像、城市雕塑领域牛耳,程育全则成了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并在东阳留下了诸多“手泽”:市博物馆的铜门、市外国语小学体艺馆铜雕,以及陆光正、黄小明等大师艺术馆内的铜门楼与铜装饰,都出自神雕铜艺。
神雕厂区航拍图
“对于打铜的深厚感情,是流淌在我们家人的血液里的。”从小跟着祖辈学习制作铜器的程颐已子承父业,受到人生阅历丰富的祖辈经验上的指导和做事的精神鼓励,目前致力于工艺美术和铜艺建筑装饰的创新研究与设计,让铜器重新融入生活,传扬铜器文化。
程颐
从一块貌不惊人的铜片到一件精美的铜器,需要经过无数次敲打、煅烧,才能造就厚薄均匀、表面平整的“上好”铜器。程颐就在这敲敲打打的声音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和青春岁月。
铜器制作是对对体力和脑力有双重考验,更需要时间来完成一件作品。制作铜器的一系列工序都得自己在大量的实践中积累经验。
“制作不同的铜器,需要不一样的工具。在敲打之后,放于火中煅烧,铜片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即使是从小跟着父辈打造铜器,程颐认为自己在学艺路上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工具——鸟口
“打铜器是个细致活。传统技艺的精华在于手工。虽然现在有机器生产,但是手工仍是不可取代的。像敲打和焊接这两道工序,手法纯熟的艺人做出来是不一样的。敲打时要均匀紧凑,焊接时要无缝,这些都是对手艺的极致追求。”在铜器制作路上继续钻研探索的程颐说,爷爷和父亲的精神是他的有力臂膀,鼓舞着他前进。
“铜器重在实用。以前铜器在日常生活里都用得上的,所以打铜的人特别多。现在打铜这个老行当已经成为非遗项目了,如果要继续为当下生活服务,就得改进工艺,优化造型。老手艺要用更新的形式融入生活。”从年起,程颐和父亲程育全就一门心思投入铜壶研发事业。
数年前,茶道盛行,铜壶、银壶、锡壶等渐渐流行起来,用金属制作的壶烧水几乎成了饮茶爱好者的标配。
程颐和父亲决定研发一款融入新时代的创新元素的产品。经过无数次失败与调测,神雕铜壶系列产品正式面世。
“原创是工艺美术的灵魂。铜壶的原创能力,体现在器型上。”负责公司铜壶产品研创计划的程颐说,每件产品从设计到成型,需要一年半载光阴。
为了丰富铜壶造型,父子俩除了用手工锻打出痕迹外,还用錾刻、镶嵌等技法装饰壶身,相继研发出“山水”“玄月”“南瓜”等产品。
“壶本身的意境就带着‘仙境或宇宙之意’”,而造型优美充满禅意的铜壶,使用便利、亦增益健康。我们希望借助禅意铜茶器,和大家一起领略禅茶一味的文化。”
为了弘扬永康铜文化,年,父子俩投建了国内首家铜文化博物馆——神雕铜文化博物馆,专门开辟生活铜器空间,展示自己一家人研发的原创禅意铜壶;以此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铜文化交流活动,培养永康铜艺传承新人。
对于程家而言,铜已经成为一种家族基因,第七代传人程颐、程萍萍(程颐的妹妹)大学毕业之后,相继回到家乡,做起了基层的设计工作,弘扬铜文化。
在神雕铜艺第七代传承人程颐带领下,工具和工艺都进行了革新和改进,形成了传统工艺加神雕品牌的商业模式。对铜壶艺术在中国的复兴,程颐表示很有信心。
铜产品:《玄月流水》
关于更多永康铜艺的故事,程颐和程萍萍有更加详细的讲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361.html